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地方」如何凝聚「大人才」

「小地方」如何凝聚「大人才」

【人才聚焦】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招才引智上演了一場「大逆轉」。從之前的基礎弱、底子薄、成效差,到兩年內引進培養的領軍型人才突破100人,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人才紛紛帶項目、帶團隊、帶資金落地創業——

「小地方」如何凝聚「大人才」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突出產業優勢精準引才

兩年前,在海外學習工作多年,以擅長臨床分子診斷研發在業界著稱的國家「千人計劃」引進人才丁春明,從新加坡回國,在輾轉義烏、杭州、上海等地之後,最終選擇了落戶溫州甌海,並很快與其在美國的博士生導師、美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查爾斯·康托聯合創辦了一家分子診斷行業企業,重點從事癌症液態活檢系列產品開發。

丁春明(右二)的科研創業團隊。資料圖片

丁春明的科創團隊為什麼放棄國外優厚待遇,選擇來到溫州甌海創業?這與甌海區精準施策引進人才密切相關。據該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依託溫州醫科大學檢驗醫學學科優勢,專項啟動建設溫州市精準醫療與體外診斷產業研究院、中心實驗室與產業孵化園等平台,按照「人才+」模式,集「領軍型人才+高校優勢學科+產業研究院+專業孵化器+批量行業企業」五位於一體,形成了體外診斷產業培育發展的生態鏈。目前,甌海區已落地企業有14家,正在對接的創業項目有42項,其中包括2個諾貝爾獎得主和1位院士的創業項目,預計到年底企業數將增至35家,力爭到2020年達到100家。

近年來,甌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招才引智」工作,推出了「甌越英才計劃」「甌海人才新政42條」等舉措。他們緊緊圍繞全區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針對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按照人才「帶項目、帶資金、帶團隊」來甌創業優先原則,講求「實際、實用、實效、精準」,面向全球尋找引進重點行業領域的各類型人才。

搭建科創平台聯合留才

2016年,在海外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黃承哲博士回國後,不僅入選了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還與「溫商」翁新地合作成立了溫州鼎佳環保有限公司,從事大氣和水污染治理行業,隨即又被溫州大學聘為教授。

政府特聘專家、高校教授、企業創始人(或技術人員),類似黃承哲這樣落戶溫州甌海的高端人才,可以兼有這「三種身份」,並為這三方提供服務,因此他們也可以享受「三份待遇」——政府獎勵補助、高校薪金待遇、企業收益報酬,形成了轄區政府、所在高校、創業企業三方聯合引才、用才、留才的「校地合作共引共享共用機制」。通過人才在三大用人主體中核心地位的帶動,打破三者之間的資源阻隔和交通壁壘,從而真正實現產學研的一體化有機互動、滾動提升的循環機制。

加拿大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陳忠偉領銜的「新一代柔性鋰離子電池」創業項目剛剛落戶溫州甌海,便獲得了該區1000萬元科研經費補助和4000平方米場地減免支持。談及落戶甌海的原因,陳忠偉說:「一是看到溫州大學化材學院在電化學方面有良好的學科基礎;二是因為在甌海可同時享受高校院所與區政府兩方面的政策支持。這既有利於我開展下一步的科研,又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了便利。」

目前,溫州甌海已經集聚了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肯恩大學等8所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溫州研究院等22家科研院所或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從2015年開始,甌海區開展校地人才合作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校地產學合作,開創了互惠共贏的「新樣板」。2016年以來,校地聯動精準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200多人,同時擔任大學教授和企業老闆的達63人。

依託產業升級育活人才

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溫州甌海不斷集聚高端人才,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目前,通過人才集中創業,甌海已經形成了生命健康(體外診斷方向)、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方向)、新材料(柔性微型電池方向)、信息經濟(大數據應用方向)4個新興產業雛形。

甌海區引才、留才、用人的典型,也正是溫州市依託「人才強市」戰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縮影。近年來,溫州研究出台了「人才新政十條」「以情引才十條」,推進實施「580海外精英引進計劃」,人才集聚成效顯著。現在,全市自主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4人,浙江省「千人計劃」專家128人。

溫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科教新區、山水甌海」。當前,甌海正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宜業、宜居、宜游——三宜共享」的理念,規劃建設一批產業興旺、生態優美、配套完善的特色小鎮,將專業科技園、休閑旅遊區、商業綜合體融在小鎮內,打造「15分鐘生活圈」。圍繞甌海「高教新區」,建設時尚製造小鎮、肯恩風情小鎮、生命健康小鎮、世界溫州人科技園等一批科創平台,打造環大學科技產業帶、溫州城南科創大走廊。

引進一批人才,帶來一組項目,引領一項產業,建設一座新城。溫州甌海,「人、產、城」融合的人才生態不斷繁榮。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06日 0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網 的精彩文章: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
探索專業化標準化科學化醫學傳播
先就業後付款成職業教育雷區 達內推出就業險能否見效?
輔導班老師斥家長不報班:不就心疼錢嗎 會遭報應的

TAG:未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