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竟對中國歷史有那麼多的貢獻!

康熙竟對中國歷史有那麼多的貢獻!

康熙皇帝身上有著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其勇武與奮進,受到了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熏陶;仁愛與韜略,則來自漢族儒學的營養。他8歲繼位時,清雖立而民未安,鼎雖移而國未盛。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新進、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具有當時最高的文化素質。這為他展現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莫定了基礎。康熙君臨天下引年,「經文緯武,裹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康熙帝是中國皇朝史上一位偉大的君主,也是唯一學貫中西的學習型皇帝。

下面我們來說說康熙對中國的歷史貢獻。

第一,削平三藩,固統一。

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三藩佔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為清初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從順治朝開始,軍費開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以順治十七年(1660年)為例,國家正賦收人銀2566萬兩,而雲南一省就要支出銀900多萬兩,加上福建、廣東兩省共需2000餘萬兩,「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到了康熙初年,財政困難局面仍舊未見好轉。三藩在自己的獨立王國里,設立稅卡,私行鑄錢,圈佔 土地,掠賣人口。平西王吳三桂還自行選派官員,稱為「西選」。康熙帝除鰲拜後,三藩成為他最大的心病。他要削平三藩,強化皇權。 當時,朝廷上主張不可撤藩的占絕大多數,支持撤藩的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官員。20歲的康熙帝力排眾議,他認為:「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yong)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於是,下令撤藩!

一石激起千層浪。「東南西北,在在鼎沸」、京城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而且先後發生京師大地震、太和殿火災,康熙帝愛後赫舍里氏也崩逝。朝里,與朝外,外叛與內變,雷火與地震,天災與人禍,連連擊到年輕的康熙皇帝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師不少官員甚至把家眷送歸江南鄉里。

臨大事,有靜氣。青年天子玄燁在危急時刻,持心堅定,氣靜不慌。原來主張不可撤藩的大學士索額圖、戶部侍郎魏象樞等,提出要處斬建議撤藩的大臣。康熙帝義正詞嚴:撤藩出自聯意,他們何罪之有?這就堅定了主張平叛的大臣的決心。他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布其罪狀。不久又將留居京師的吳三桂之子應熊、孫世霖等逮捕處死。消息傳到吳軍,吳三桂正在吃飯,聞訊大驚。後西藏五世達賴喇嘛為吳三桂說情,請求朝廷「裂土罷兵」,遭到康熙帝的堅決駁斥。他為了安定驚恐的軍心,慌亂的民心,每天游景山,觀騎射,以示胸有成竹。有人進行諷諫,康熙置若同聞。事後他說:「當時我要是表現出一絲驚恐來,就會人心動搖,說不定會出現意外的情況!」他的堅定決心和平靜心態,對於穩定大局和安定人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經過八年平叛戰爭,終於取得削平三藩的勝利。群臣請上尊號,康熙帝嚴辭拒絕。他認為,八年戰火,生民塗炭,應該務實,切戒虛名。隨後,他開始著手統一台灣。

第二,統一台灣,開府設縣。

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佔台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鄭成功死後,其一子鄭經奉南明正朔(即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埃(shuang)年幼、部屬內江、台灣政局不穩的時機,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統一了台灣。設台灣府,隸屬於福建。台灣府下設三縣—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派總兵官一員、率官兵八千,駐防颱灣。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三,抵禦外侵,締結和約。

黑龍江地域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人關後,沙俄東進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地區,佔領雅克薩(今阿爾巴津)、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呼瑪爾(今呼瑪)等城。康熙統一台灣後,調派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劃定了以額爾古納河、格爾畢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整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都是中國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的外交勝利。

第四,親征朔漠,善治蒙古。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則進一步解決了漠西蒙占和漠北蒙古的問題。從秦漢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難題,到康熙時才算得解康熙說:「昔秦興土木之工,修築長城。找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蒙古成為清朝北部堅固的長城。

第五,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清軍入關後,最大的弊政莫過去圈佔土地,跑馬占田,任意圈奪。順治帝曾諭令禁止圈地,但禁而不止。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恢復生產。為促進農業生產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績。

第六,移天縮地,興建園林。

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木蘭圍場等,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第七,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康熙時的大清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輻員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那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並創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康皇帝是中國自秦始皇一以來少有的好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之所以能成為歷史上的明君,這件事可以看出來
《康熙大帝》布衣宰相方苞對康熙說了什麼,使其決意傳位於胤禛?
千古一帝我認為應該是明神宗而不是康熙
在位九十年的帝王,比康熙乾隆都長
孝庄去世,康熙悲傷欲絕不顧群臣和妃嬪勸阻,做了件「不孝」的事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