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興華:福鼎白茶,陽光的味道

陳興華:福鼎白茶,陽光的味道

「出門喝酒之前,先在家中泡一壺白茶,微醺回來茶已涼,正好。這壺茶喝下去,頓時神清氣爽,酒解大半。」評茶專家告訴我一個「秘方」。

茶按照發酵程度來分,可以分為白、綠、黃、青、紅、黑六大類,白茶的發酵程度最低。關於白茶的起源,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在1963年就提出,白茶始創於福鼎,製造歷史較其他茶類為短。

另一些茶學界學者則認為,福鼎白茶創於遠古。太姥山地區流傳的一則傳說也印證了這一說法。相傳堯時有一老母,居才山(今太姥山),見山下麻疹流行,便教鄉民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動上蒼,羽化成仙,後人尊其為「太姥娘娘」,並向她學習種茶。這個傳說透露出當地先民遠古時代就識茶用茶的信息,並且主要是用於治療麻疹、發燒、水土不服等疾病。

福鼎白茶中最為人所驚嘆的是白毫銀針,其芽頭肥壯、肩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如銀,在各大茶類品系中,它是外形最優美者之一。從來佳茗似佳人,白毫銀針更被稱為「茶中美人」。美人者,秀色可餐也。是以品飲銀針,要用無色無花的玻璃杯,開水高沖,茶芽翻騰後便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而後絡繹升起,如陳槍列戟般條條挺立、上下交錯,生機盎然。

據史料記載,白毫銀針早在1891年即開始外銷,在歐洲一直享有較高的地位。據說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在沖泡紅茶的時候,還要在杯中加兩片銀針,可見其名貴。

除了銀針,主要品種還有白牡丹、貢眉、壽眉。白茶的湯色清雅,呈杏黃色,香氣清淡,滋味醇和,回甘悠長。不論是外觀還是口感,白茶都給人一種遠離人間煙火的印象,有一種質樸的韻致。細品起來,就像是田間山林中的原味,有「茶鬼」將之形象地描述為「稻草味」——就是凝固著陽光的味道。

這和白茶簡單而特殊的製作工藝有關。一般,茶農會將茶青薄薄地攤在水篩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萎凋至七八成干,再移到烈日下曬至足干。也有先萎凋,再用文火烘焙至足乾的。在萎凋、晾曬的過程中,要根據茶芽的失水程度進行調節,工序雖簡單,要正確掌握卻很不容易,特別是要制出好茶,比其他茶類更為困難。

明朝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說:「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這種不炒不揉的製法,最大程度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因其原始、自然,所以極為保健。張天福曾笑曰:「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這樣,每天三杯茶,第一杯就是福鼎白茶。」這位百歲茶人,每日都要接待從全國各地來拜訪的茶友,喝茶百盅,品種多樣,但第一杯總是白茶。

作者:陳興華

來源:福建日報

—THE END—

《白茶時間》是對中國白茶(福鼎白茶)科學與文化知識的系統梳理,引用了許多專家的白茶論述,文字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誇張的修飾,純屬「乾貨」,是學習白茶知識、了解白茶內涵、讀懂福鼎白茶的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著名作家王旭烽發出英雄帖:微茶莊園你參加嗎?
人生如茶,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陳偉霆吃貨人設不崩 見路人喝奶茶忙詢問「在哪買?」奶茶做法
中國特有油料樹種——油茶的栽培技術
花生中所含有的兒茶素對人體具有很強的抗老化的作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