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人真的不用坐月子么?

西方人真的不用坐月子么?

原標題:西方人真的不用坐月子么?

5月2日上午,凱特王妃誕下一名據說是25年來英國王室的第一位小公主,此後舉國一片粉紅。除了對王室小公主的祝福聲之外,好像中國人更多的是驚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之大!才生完孩子不到10個小時王妃就穿著裙子,腳踩高跟鞋站在微風中面見公眾。這些都是中國產婦的大忌,王妃難道不用坐月子嗎?西方人不坐月子真的就完全沒有問題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是非常重視坐月子的。尤其家有老人者,他們督促尤甚。出門在外國的同胞們會驚奇地發現歐美的女性在生育之後,會像凱特王妃一樣很快便會推著嬰兒車出現在大街上曬太陽。 她們為什麼不用坐月子?她們為什麼不得月子病? 同樣是產婦,她們不得,我們也不應該得。下面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其中的奧秘,同時小編也為大家帶來了科學坐月子的十大建議。

中西坐月子文化的差異

1、月子飲食

西方:大多數西方女性生產後兩、三天,沒有任何忌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兒什麼就玩兒什麼,很多英國、美國接待婦女生產的醫院,在新媽媽們產下孩子之後隔三個小時,護士就會抱著新生兒來吃媽媽的奶,同時,依照每個新媽媽不同的飲食習慣,護士們也會送來冰塊、冰激凌、果汁等飲品。

中國:產後第二天的新媽媽們只能喝小米粥。產後一星期左右,為了催乳,新媽媽還要喝雞湯、魚湯等等。

2、生活起居

西方:如果是順產,歐美新媽媽們會在24小時離開醫院,如果是剖宮產會稍微延遲一些時候回家,而一回到家中,她們走親訪友、不需要特別的護理,特別是在起居和飲食方面沒有任何的顧及。

中國: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可能會請媽媽或者是婆婆伺候月子,而有金錢實力的家庭則會請月嫂、或者是去月子中心療養。月子期中產婦會被要求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吹風、出門等。

中西方坐月子方式的種種不同,產生了鮮明的對比。這令不少新媽媽感到疑惑:是不是中國媽媽們就特別嬌貴?為什麼西方女性不用坐月子呢?

為什麼西方女性不用坐月子?

說法一:西方女性營養好西方女性的飲食結構和中國人有完全的不同,各種乳酪、火腿肉和高品質的橄欖油是主要食物,這和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有著明顯的的區別。可能你會說,西方女性的飲食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中國傳統營養學就講究營養均衡,從肉禽蛋奶和蔬菜水果的攝取中同樣各異攝取各種營養成分,在營養上不會比西方女性差。但是,老一輩的人們當時生活在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短缺,更別說有很好的營養了。在加上懷孕,身體營養都被胎兒汲取了,因此月子期必須大補。中國傳統的坐月子方式是從那時人們的營養狀況決定的。

說法二:西方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狀況不同西方女性愛健身,身體狀況要比中國女性好。西方的少年兒童,一般只上半天學,下午幾乎都在健身房裡。西方影視女明星,幾乎個個堅持身體造型訓練,她們身上除了肌肉,少有贅肉。而在中國,會經常運動和健身的女性僅占極少部分,這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國家教育制度決定的,從小升初,到考高中、考大學,中國孩子就活在功課和成績的重壓下,有空餘時間都拿去做功課和上補習班了,做體育鍛煉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女性的體質。

說法三:西方人以魚肉類的食物為主,按照中醫理論,「魚生火,肉生痰」,從體質上說,他們的火熱濕性很重,而為了把這些濁氣散出去,所以他們的肌膚腠理就和我們東方人有很大區別,他們的毛孔很大,以便通過毛孔的開泄功能把濕氣代謝出體外,而骨節粗疏,使他們會有更充裕的時間驅除寒邪,更不怕寒邪會被封閉在骨節里,自然,他們也就沒有形成坐月子的傳統。

那是不是西方人不坐月子就一點事都沒有呢。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體質,「多虛多瘀」是產後女性共同的特點,懷孕期貯留的多餘水分、毒素,生產後殘留子宮內的垃圾能否順利排出以及虧損的氣血能否及時補益影響著女性此後一生的健康。西方女性產後不坐月子,不調理,短時間內也許看不出什麼,實際上已經給女性健康埋下了隱患——在國外行醫的中醫大夫發現,西方很多女性在西醫院得不到有效治療後不得不求助於中醫,而這些所謂的「頑疾」其實就是「月子病」,就是產後沒有坐月子種下的「惡果」。而即使中醫大夫為她們講明病因之後,她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當年剛生完寶寶的她僅僅喝了一杯冷飲,就導致了二十年後9顆牙齒的脫落」。

我相信,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融合,中華傳統醫學的「治未病」理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女性認識到產後調理的重要性,和東方女性一樣老老實實地在家「坐月子」。

科學合理「坐月子」的10條建議

如果媽媽們能了解產褥期的變化,注意上述問題,科學地坐月子,相信產後一定能恢復健康美麗。

1、適宜的室內環境:產婦和寶寶的居室要安靜、整潔、光線充足、溫度與濕度適中,有較好的通風。夏日溫度高時,要注意降溫防中暑,冬天氣候寒冷時,要注意保暖防涼。

2、保持空氣流通。產婦「坐月子」期間最忌諱空氣不流通。比如門窗緊閉、裹頭扎腿,導致室內空氣混濁,容易讓產婦及嬰兒患病。冬天可以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每次半小時左右,避免過堂風、直流風,或者開窗通風時,產婦和嬰兒可以到另一個房間。

3、注意休息

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產後一定要在家裡靜養,注意休息,不要讓自己再疲勞,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二天,你就應該下地走動。產婦與寶寶休息時,卧室要保持安靜,避免噪音,以免突然的響聲,引起嬰兒不自主的反射動作。剖宮產的產婦在24小時候就可以起床做輕微的活動,這有利於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使大小便通暢。

4、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

產後要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惡露的顏色通常由紅變粉變白,數量由多漸少,由血腥味到無味,一般一個月後應排凈,若惡露不凈或出現異常,就要及時看醫生。要記得在產後6周時去醫院做產後檢查。

5、保持精神愉快

產後的女性,由於生理上的變化,精神比較脆弱,加之壓力增大,有可能發生產後憂鬱症。因此,一定要在家裡保持歡樂的氣氛,尤其是丈夫應該多體諒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給予支持。

6、合理安排飲食

產後的前幾天,產婦的身體非常虛弱,既要恢復自身的生理功能,同時還要哺乳,因此,產婦需要充足的熱量和各種飲食營養,以分泌充足的乳汁。

坐月子的飲食原則是:食物要鬆軟、可口、易消化吸收;少吃多餐;葷素相宜,清淡適宜;干稀搭配;這樣更利於消化和吸引;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不宜過度、過快進補。

7、保持清潔衛生

從產後的第二天起,產婦可以和平常一樣,正常地梳頭、刷牙、漱口。梳頭會使產婦頭皮的血液通暢,精神增加。如果產婦牙齦有問題,可以先用紗布包住手指漱口,可活血通絡、牢固牙齒。

正常刷牙:月子里也要健康刷牙、漱口。產後牙齦嬌嫩,建議用軟毛質地的牙刷,避免冷水刺激,應用溫水刷牙、漱口。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牙齦。

正常洗頭:月子里適當的洗頭和梳頭對身體有好處。洗頭水溫適宜,在37℃左右,洗完後及時擦乾或用吹風機吹乾,避免被涼氣吹。頭髮未乾之前,不能立刻入睡,會導致濕邪入侵襲導致頭疼、頸部不適。

正常洗澡:產後24小時後可以擦拭身體局部。產後1周可以淋浴。避免坐浴。控制好合理的水溫,調整好浴室內的溫度,把握好洗澡時間,可不太長,10分鐘左右為宜。注意未癒合的會陰及腹部傷口處不要沾水。

8、適當鍛煉身體

堅持在月子里進行必要的身體鍛煉,做一些產後體操,可以很好地恢復產婦的體質、體型。一般來說,產後14天,產婦就可以開始進行簡單的腹肌收縮、仰卧起坐等運動,但要視情況,不能勉強,不能過於劇烈。喜歡有氧舞蹈的媽媽,則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開始。總之,產後運動要持之以恆。

產後一段時間不能做較粗重的活兒,如:洗衣、提水、抬重物等,否則會患子宮脫垂。

9、絕對避免性生活

女性的生殖器官經過妊娠和分娩的變化的創傷,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通常產婦身體的全面恢復需要56天。正常分娩56天後,才能開始性生活,最好是月經恢復後再開始性生活。產鉗及會陰側切縫合術者,在傷口癒合,疤痕形成後才能開始性生活。

10、衣著乾淨舒適。產後產婦新陳代謝旺盛,汗多惡露多,乳汁常溢出沾染衣物,容易引起細菌繁殖,引發多種感染,因此產婦的衣物要勤洗勤換,太陽下晾曬殺菌,以防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子 的精彩文章:

新手媽媽如何坐好月子,受益一輩子
產後坐月子是新媽媽恢復的一個重要時刻,這8大禁忌,你中招沒
秋季媽媽坐月子要注意事項,出了月子年10歲還不落病根,終身受益
月子中心體驗報告‖吃吃吃竟然治好了我的產後高血糖!

TAG: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