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大學張強PNAS:陰離子固定的柔性複合電解質保護金屬鋰負極

清華大學張強PNAS:陰離子固定的柔性複合電解質保護金屬鋰負極

【引言】

金屬鋰有極高的理論容(3860 mAh g-1)與最低的電勢(-3.04 V vs. SHE),是下一代電池負極的極佳選擇。然而,鋰離子在從電解質沉積至負極的過程中,不均勻沉積容易形成樹枝狀或苔蘚狀枝晶,不僅降低了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庫倫效率,還存在安全隱患,大大限制了金屬鋰電池的實際應用。

金屬鋰電池通常使用有機液態電解質,由於金屬鋰本徵具有的高化學與電化學活性,有機液態電解液不可避免的與金屬鋰反應,形成脆弱的固液界面膜,引發鋰離子的不均勻分布,消耗電解液,引發枝晶生長。

【成果簡介】

近日,清華大學張強研究團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上發表文章,提出利用陰離子固定的無機陶瓷材料(鋁摻雜Li6.75La3Zr1.75Ta0.25O12, LLZTO)與有機聚合物材料(PEO-LiTFSI)構築柔性複合固態電解質(PEO-LiTFSI-LLZTO, PLL)膜,抑制金屬鋰負極枝晶生長。複合電解質中的陰離子(TFSI-)被聚合物基體和陶瓷填料束縛,形成了均勻分布的空間電荷層,進而引導鋰離子均勻分布,實現金屬鋰的無枝晶沉積。鋰鹽中陰離子與鋰離子的解離有助於降低聚合物結晶度,構建了快速、穩定的鋰離子傳輸通道。無機快離子導體LLZTO的加入將拓寬聚合物電解質的電化學窗口,表現出極佳的電解質-電極界面穩定性與電化學循環性能。該複合固態電解質膜在極高溫度下提供屏障,阻隔正負極短路,提升電池循環效率與安全性。

【圖文導讀】

圖一:金屬鋰負極表面鋰離子電化學沉積過程圖

(A)在陰離子固定的PLL複合固態電解質中,鋰離子均勻沉積

(B)在陰離子未被固定的常規電解質中,易生成枝晶

圖二:複合固態電解質膜形貌和結構表徵

(A,B)PLL複合固態電解質在平整和彎曲狀態下光學照片

(C,D)PLL複合固態電解質表面和側面的SEM照片,比例尺為10 μm

(E)不同電解質的XRD衍射圖譜

圖三:複合固態電解質中鋰離子擴散性質

(A)PLL複合固態電解質從20oC到80oC的Arrhenius圖像。插圖為室溫下EIS圖譜

(B)不同電解質的鋰離子遷移數

(C,D)有限元模擬結果。在不同陰離子固定比例的電解質中,電沉積時離子濃度從負極表面到電解質中濃度分布。其中(C)為開始沉積1.0 s後,(D)為穩態

(E,F)金屬鋰在(E)PLL電解質和(F)常規電解質中沉積形貌,比例尺為10 μm

圖四:電化學循環性質

(A,B)全固態磷酸鐵鋰-金屬鋰電池在60oC下(A)循環性能及(B)充放電曲線

(C)對稱Li-Li電池在0.10 mA·cm?2充放電曲線

(D)全固態柔性NCM-金屬鋰軟包電池點亮LED燈泡

圖五:陰離子被聚合物鏈段與LLZTO顆粒固定

【總結與展望】

該工作提出利用柔性複合固態電解質膜中PEO聚合物鏈段與LLZTO顆粒將陰離子固定,形成了均勻的空間電荷層,引導鋰離子均勻分布,實現無枝晶的全固態金屬鋰負極。在金屬鋰電池循環過程中,採用本複合固態電解質的全固態Li-Li對稱電池極化低至10 mV,並穩定循環400小時,體現了極佳的電解質-電極界面穩定性。將複合固態電解質、金屬鋰負極、LiFePO4正極匹配構建全固態電池,在60oC下實現比容量高於150 mAh g-1。與LiNi0.5Co0.2Mn0.3O2正極匹配組裝軟包電池,電池在多種彎曲狀態下均可正常工作。本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無枝晶金屬鋰電池構建策略,為下一代安全、柔性金屬鋰電池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清華大學張強研究團隊致力於能源材料,尤其是金屬鋰、鋰硫電池、電催化方面的研究。在金屬鋰負極領域內,通過適時原位在線手段研究固態電解質面膜,引入納米骨架、人工SEI、表面固態電解質保護調控金屬鋰的沉積行為,抑制鋰枝晶生長,實現金屬鋰的高效安全利用。這些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Small 2014, 10, 4257; ACS Nano 2015, 9, 6373; Adv. Mater. 2016, 28, 2155-2162; Adv. Mater. 2016, 28, 2888-2895; Adv. Sci. 2016, 3, 1500213; Energy Storage Mater. 2016, 3, 77-84;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605989; Energy Storage Mater. 2017, 6, 18-25; Chem 2017, 2, 258–270;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7764等。近期,該研究團隊在Chem. Rev.上進行了二次電池中安全金屬鋰負極評述(Chem. Rev. 2017, 117, 10403)。

崔屹Nature Nanotechnology: 金屬鋰負極替代者——鋰合金/石墨烯負極!

本文由張強老師團隊供稿,材料人 背逆時光 整理編輯。

技術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材料人 的精彩文章:

ACS Nano.:在石墨表面通過電荷狀態和氫鍵來穩定超分子馬達
Adv.Energy Mater.:在具有碳電極的無空穴傳輸材料MAPbBr3太陽能電池中實現高達1.57 V的高開路電壓
MAT SCI ENG A:嚮應用跨越——冷軋Al0.25CoCrFeNi高熵合金
J.Am.Ceram.Soc.:Te元素替換對Bi2O2Se陶瓷電熱輸運性質的協同優化
新南威爾士大學Adv.Mater.: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TAG:材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