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是一大管牙膏!英特爾第八代桌面酷睿 i7 處理器首測

這是一大管牙膏!英特爾第八代桌面酷睿 i7 處理器首測

2017 年上演了不少好戲,一方面 GPU 領域 AMD 異軍突起殺出來個 RX Vega 與 NVIDIA 來了個錯位交鋒,另一方面 CPU 領域還是 AMD 祭出一手 Ryzen 好牌打得 Intel 措手不及。不過這不打緊,你方唱罷我登場,掐指一算,Intel 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該登場了。

距離第七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正式推出僅 8 個月就迅速推出第八代,究其原因還是 Intel 感受到了來自 AMD Ryzen 處理器的壓力。特別是 Ryzen 3、Ryzen 5 及 Ryzen 7 每個系列的每款處理器都在核心數及線程數上遠超 i3、i5 及 i7 系列的對應產品,直接導致酷睿系列產品雖然單核心性能上領先對手不少,但在多核心性能上卻低於對手,同時性價比上還處於劣勢,甚至可以大膽地說,這是酷睿系列處理器自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面對強勢的 AMD Ryzen 處理器,Intel 也是沒閑著,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 40% 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可謂是歷代酷睿家族中提升最大的一次了,這主要得益於核心數及線程數上的全面升級。我們都知道酷睿 i7 從 2008 年誕生之初就是 4 核心 8 線程,而從第八代酷睿 i7 系列開始,將直接升級為 6 核心 12 線程,同樣受惠的還有升級至 6 核心 6 線程的酷睿 i5 系列,及升級至 4 核心 4 線程的 i3 系列。正因為這樣,2017 年稱得上是英特爾酷睿系列處理器革命性的一年了。

這樣的變化,對於消費者來說可算是「喜大普奔」了,以往只能買 4 核心 8 線程酷睿 i7 的錢,如今卻能直接買 6 核心 12 線程,豈不美滋滋?

參數聽起來美滋滋,實際跑起來到底怎麼樣?是否有非常大的提升呢?我們尾巴編輯部也第一時間拿到了第八代酷睿 i7-8700 處理器,並搭配華碩 Z370-E Gaming 這款搭載 Z370 晶元組的全新主板來了一番簡單的測試。

第八代桌面級酷睿 i7 處理器共有兩款產品,i7-8700K 及 i7-8700。其中,被稱為擁有英特爾最強遊戲性能的 i7-8700K 默認主頻為 3.6GHz,最高睿頻 4.7GHz,不鎖倍頻設計,擁有 6 個核心和 12 線程,TDP 95W,擁有 12MB 的三級緩存,;而酷睿 i7-8700 處理器,不帶 K 的它基礎頻率 3.2GHz,睿頻 4.6GHz,TDP 65W,其他方面則與 i7-8700K 一致。

與第八代桌面酷睿處理器一起誕生的還有 Z370 晶元組,雖然看起來依舊是 LGA1151,但英特爾明確地表示,你可以在 Z370 主板上安裝第六代及第七代的酷睿處理器,但是沒辦法在 Z170 及 Z270 主板上安裝第八代酷睿處理器。聽到這相信不少人就要憤怒了:憑什麼啊?不都還是一樣的牙膏嗎?

Intel 微微一笑,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這牙膏可不一樣,由於酷睿 i3、i5 及 i7 處理器在核心數上都有所增加,因此必須要提供更高的供電效率,同時為超頻及內存路由支持提供了增強型的封裝供電功能。因此整體來看,只有專門增強了供電性能的 Z370 晶元組主板才能更好地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服務。當然,我知道這個理由並不能讓玩家們信服,後續也應該會有人不信邪地將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強行安在 Z270 甚至是 Z170 主板上的。

別人怎麼玩我們管不著,還是來看看華碩這款 ROG STRIX Z270-E Gaming 主板有什麼變化吧!

嗯?慢著,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主要還是為底部的 M.2 SSD 介面增加了一個 M.2 散熱鎧甲,相當於把 Z370 晶元組的散熱鎧甲給延長了。

至於其他地方則變化不大,可以說是套用了 Z270 晶元組那幾塊主板的設計了,還好本來的顏值就比較高,並能搭配自家的 AURA SYNC 燈效同步系統與其他硬體產品做燈效的聯動。我們拿到的這塊 Z370-E Gaming 應該還只是工程版本,因此少了一個板載的無線網卡,正式版本會加入。

尾巴們應該還是對這顆酷睿 i7-8700 處理器的性能跑分比較感興趣吧?這裡我先上一部分跑分結果。

3DMark 是個比較直觀模擬 CPU 及 GPU 在遊戲中性能表現的測試軟體,這裡我們摘取在 Time Spy、Fire Strike Ultra 及 Fire Strike Extreme 中 CPU 的得分(即物理得分)進行對比,所採用的顯卡均為公版 GTX1080Ti。可以看到即使是面對 i7-7700K 這樣不鎖倍頻的上一代遊戲王者,i7-8700 依舊不虛,同時與 AMD 的 Ryzen 7 1700X 相比,稍有落後,但也是緊追不捨。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 CINEBENCH R15 上的表現。經過測試我們也能發現,8 核心的 Ryzen 7 1700X 在綜合成績上表現得更好,但 i7-8700 也不差,遠勝上一代 4 核心的 i7-7700K。單核性能表現上,i7-8700 與 i7-7700K 相差無幾,自然也是遠甩主頻偏低的 Ryzen 7 1700X 一大截了。

壓縮與解壓縮亦是我們日常會遇到的使用場景,其實它也是十分考驗處理器的多核性能的。這裡我們通過 7zip 自帶的基準測試對 i7-8700 進行測試,可見其得分已經接近 8 核的 Ryzen 7 1700X,而 i7-7700K 因核心數及線程數遠少於前面兩位而落後較多。

來到實際應用階段,我們來看看在 Lightroom 中的表現,三個平台均將同一批 RAW 格式的圖片導出成 JPG 格式,並看看它們的所用時間。其中 i7-8700 的表現是最好的,用時最短;i7-7700K 雖然核心數和線程數較少,但頻率較高,因此這裡也沒佔下風。

雖然我們這次體驗的不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中的遊戲王者 i7-8700K 處理器,但哪怕是 i7-8700,其整體實力相較於第七代酷睿 i7 也有著不錯的提升,甚至在不少環節把 i7-7700K 也壓了下去。當然,除了性能,i7-8700 在功耗及發熱控制方面同樣了得,滿載僅 60 度左右,而 i7-7700K 滿載時非常容易達到 80 度。

如果你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六代或第七代酷睿 i7 處理器,但在遊戲、視頻剪輯等方面,有更高的性能要求,那麼第八代酷睿 i7 處理器是個不錯的選擇,更多核心及線程數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還在用第五代甚至之前酷睿處理器的小夥伴們,以往同樣價錢只能買到 4 核心 8 線程的酷睿 i7,現在直接上 6 核心 12 線程了,還有什麼理由不更新換代?

通過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全面升級核心及線程數這一舉動,Intel 在告訴廣大的 PC 玩家們,他們才是 CPU 屆真正的王者。當然,玩家們自然是更願意看到 AMD 的 Ryzen 能夠與 Intel 酷睿爭個不相上下,從而不管在性能上、還是價格上,都能佔到兩家最大的便宜。正所謂競爭讓科技進步,這不是說著玩的,Intel 在面對強勁對手的時候,也總算把自己「雄獅」的一面展示了出來。

你可能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機兔 的精彩文章:

用一張插畫,看出你是哪種類型人
這個登場尷尬了所有人,與蘋果三星齊名的谷歌手機第二代來了
榮耀又要甩大招,這回依然是千元機
力懟蘋果,華為Mate新機將採用另類命名法
vivo撂下狠話:雖然今年沒有,但一定是我們首發

TAG:玩機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