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新媽媽的產後沮喪

新媽媽的產後沮喪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圖文無關)

Nancy Williams

Santa Maria CA USA

From: NEW BEGINNINGS, Vol. 21 No. 3, May-June 2004, pp. 84-88

Season Yang譯,Shiuh-jane、Daisy審稿

嬰兒的誕生通常被視為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看著臂彎里的孩子,父母們感覺到他們長久以來期待的夢想已經實現。

但是,初為人父母者所體驗到的情緒可能與狂喜和滿足相反。一些專家估計約百分之五十到八十的女人產後會被不同程度的沮喪情緒影響。(Komaroff 1999)她們可能會感到悲傷、疲勞,或者焦慮。有些情緒可能是由於產後荷爾蒙的改變引起的。照顧一個不能自理的嬰兒,媽媽會缺少睡眠,失去對自我生活的掌控感,這些也會引起抑鬱情緒。對大多數女人來說,這些「產後沮喪」只會持續一段短時間,一般出現於產後的慌亂期,而且完全可以融入於母職的工作中。

但是,有些女人發現她們籠罩在一種無法言說的無盡的悲傷中。她們可能患上了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的癥狀包括無助感、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對生活沒有興趣(見下文)。這些感覺持續不走,停留數星期,媽媽似乎無法自我改善。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但不是唯一一種在生產後顯現的情緒障礙。情緒障礙是一個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用來描述沮喪、焦慮和恐懼等感覺的術語。它也可以用來描述不適當的「情緒高漲」的感覺——稱之為「躁狂」。由於科學研究已經更多地了解了大腦及其運作,心理健康專家和廣大民眾已經認識到抑鬱和其它心理障礙,不是像以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有性格缺陷或缺乏意志力所引起的。抑鬱和其它情緒障礙是大腦中生理因素與人的生活經驗交互影響造成的。

抑鬱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他/她的一生中都會經歷一次重大的抑鬱。對易感的人來說,懷孕、生產和成為新手媽媽帶來的生理和情感上的壓力都可能引起抑鬱和其它心理健康問題。在生產後的第一年,10%的新手媽媽會出現產後抑鬱(ACOG 1999)。其它情緒障礙,如躁鬱症(在此期間深度抑鬱和極度活躍、快樂兩種情緒交替出現),通常在成年早期首次出現。因此,沮喪和其它情緒障礙會影響許多婦女,在他們照顧和哺乳他們的孩子時。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情緒障礙的影響範圍從對生活輕微的破壞到個體嚴重喪失能力。當媽媽可能經常敏感地察覺到什麼事情不對時,家庭成員有時候是最先發現的。有些女人持續地悲傷、焦慮,對母親的身份感到不開心。之後,癥狀嚴重的女人會有幻覺或妄想以及對現實的扭曲感。

研究顯示,與抑鬱情緒做鬥爭的媽媽無法勝任好媽媽的角色。嬰兒的發育依賴於一個能與之積極互動的照料者。通過母親與嬰兒之間的大量日常互動,嬰兒的大腦神經和信息網路得以發展。嬰兒通過與媽媽的眼神交會、媽媽生動的面部表情、口頭的回應等等來學習社會行為、語言表達等一切技能。一個沒有精力起床或沒有精力與她的寶寶進行「交談」的媽媽是不能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一個抑鬱的媽媽已經失去了自己照顧嬰兒與其他孩子所帶來的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的幸福感。

這就是為什麼及時治療產後抑鬱和其它情緒障礙很重要的原因。媽媽和寶寶的福祉都處於危險之中。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根據個體的需要,治療產後抑鬱和其它情緒障礙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在許多情況下「談話」治療很有效。一個心理治療師能幫助一個母親用對她自己及她的處境更實際的評價替換掉她給予自己的錯誤信息(如「我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這種療法稱為認知行為療法。它的目標是幫助人們了解關於自己對世界和自身的錯誤信念,進而學習以新的方式思考。專業諮詢也可以幫助個體為自我建立起更好的支持系統,並且找到方法來滿足自我的需求。

有時候抑鬱症也會用藥物治療,藥物能在相對短的時間裡很好地減輕癥狀。但是,只使用藥物治療產後憂鬱是不明智的。藥物或許能幫助一個人在數周內感覺好些,但是治療能幫助人改變生活從而獲得長期的健康。

照顧產後情緒障礙的媽媽是對醫護人員的獨特的挑戰,其中包含精神健康照顧者。治療精神疾病的醫護人員,有精神病學家和內科醫生,他們可能會開抗抑鬱藥物;而心理學家、諮詢師和治療師,他們可能會提供「談話」治療。當他們治療有新生兒的媽媽們時,他們需要考慮到有兩個病人而不是通常說的一個病人。媽媽和孩子是相互依賴的,尤其是在哺乳期的時候。他們是個「二聯體」,也就是說二者是一體的。對媽媽的治療必須同時照顧到媽媽和孩子。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很多醫護人員沒有制定哺乳雙方的治療計劃的培訓經歷和經驗。因此,在治療一開始媽媽們就被告知必須斷奶,以便治療她們的抑鬱症,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內科醫生可能會告訴媽媽她必須停止母乳餵養,因為擔心孩子會通過母親的乳汁而受到藥物的影響。治療師也可能會建議斷奶,因為他們相信如果家庭成員能用奶瓶餵養孩子,媽媽就能休息和放鬆。很多醫護人員持有奶瓶餵養的心態,這是西方文化中的普遍觀點。一個堅持母乳餵養作為她的「生活方式」的媽媽面臨很多挑戰,她常常會被認為是做了一個愚蠢的、有害的決定。那些為媽媽的病而恐慌、憂慮的家庭成員可能也無法幫助媽媽反對治療建議,其中可能包括突然斷奶。

一個從躁狂發作中恢復過來的媽媽(她的醫生堅持要她立刻斷奶,因為她正在吃的葯會影響到孩子)後來說:

人們不能理解你和你丈夫希望獲得幫助、恢復健康的願望是如何迫切。經常三或者四個醫護人員給出相互衝突的意見,我們不知道聽誰的。精神病醫生不會把孩子視為需要考慮的對象,兒科醫生對我們又無能為力。給我的孩子斷奶讓我感到很傷心,尤其是現在,由於經常耳朵感染,我們正面臨給孩子植入中耳通氣管的手術。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但是,仔細研究斷奶會發現,斷奶對孩子和媽媽的潛在風險可能要高於所期待獲得的任何好處。在一個媽媽有抑鬱症或其它情緒障礙的情況下,有些風險與斷奶密切相關。

母親的風險

乳房疼痛。大多數女人在面臨突然斷奶時遭遇過乳房腫脹,包括乳房感染和膿腫的風險。一個將停止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採取幾個步驟來減輕她的乳房腫脹。這些步驟當中包含獲得一個適當的吸奶器或者學會手動擠奶,同時視乳房發炎和感染情況使用冰袋。有些用來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具有催奶效果,也就是說,他們會使乳房生產更多的奶。這會加劇漲奶的疼痛並減緩乳房停止產奶的進程。

荷爾蒙的改變。突然斷奶給母性的雌激素、黃體酮和催乳素帶來巨大的改變。這樣的變化可能導致情緒波動,也可能使母親的抑鬱症加劇。每當母親哺乳寶寶時,她的心情就會正向地受到釋放於血液中的催產素所影響;突然斷奶剝奪了一個沮喪的媽媽的這種情緒促進荷爾蒙。

長期照看孩子的額外壓力。家人和朋友團結起來幫助處於危機中的媽媽,他們準備並且樂於用奶瓶餵養孩子,這樣媽媽就能稍微休息一下。但是這種幫助是短暫的,因為生活需要幫助者們把注意力放到其它地方。當沒有幫助者的時候,這個媽媽發現她有了額外的壓力:清洗、準備奶瓶和其它相關用具,而在以前母乳餵養的時候她只需要舒服地坐下來,輕鬆地把孩子抱到她胸前。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額外的開支。斷奶的代價不僅僅是購買嬰兒配方奶的額外費用,還有孩子更頻繁地生病的花費。奶瓶和其它餵養相關用具需要購買。這些經濟負擔會降臨到年輕的夫婦身上,他們可能負擔不起這些。

生育能力恢復。對一個已經疲於應對的家庭來說又一次懷孕的可能性是一個重要的要關注的問題。給孩子斷奶會導致媽媽的生育能力恢復,因此她必須考慮避孕。這也會增加花費。在選擇不避孕的家庭里,哺乳期閉經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控制生育間隔的途徑。

親子連接的破壞。抑鬱的媽媽們發現她們不能儘力與她們的孩子玩耍、擁抱她們的孩子等等。哺乳的時候,能確保孩子與她們的媽媽每天有數次充滿愛意的接觸。與母乳餵養相關的「母性荷爾蒙」促進媽媽與她的孩子的連接。如果奶瓶餵養成為養育孩子的一個選項,媽媽可能就不會花那麼多的一樣高質量時間給她的嬰兒。

無助感。一般而言,有情緒障礙的媽媽們感覺失控、無力、沒有希望。母乳餵養可能是能幫助這些媽媽們對她自己以及履行母職感覺好一些的一件事。讓她停止母乳餵養給了她又一個能力不足的信息。如果其他人接手照顧寶寶,她的不足和無力便被確定了。甚至在被強行斷奶數十年後,媽媽們還會有巨大的悲痛和對醫護人員的敵意。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嬰兒的風險

嬰兒越小,過敏和其它營養問題的風險越大。對嬰兒來說,替代母乳的配方奶有很大的健康風險,包括過敏風險增大,得I型糖尿病、肥胖、克羅恩氏病等的風險會增大。

更頻繁、更嚴重地生病。母乳餵養保護嬰兒避免感染流行病。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更頻繁地感冒,耳部感染,腹瀉以及胃腸不適。斷奶不僅會給嬰兒的健康帶來風險,也會給嬰兒的養育帶來挑戰。生病的嬰兒一整天都需要並且要求更多的關心。

依戀創傷。一個不許靠近乳房來取食和獲取安慰的嬰兒可能會極度悲傷。媽媽和嬰兒的長時間的分離可能會帶來持續的影響。研究清晰地表明,媽媽和嬰兒極需彼此在一起,以便讓嬰兒能正常生長和發育。證據說明當他們不能互動的時候,終身的沮喪可能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形成了。一個對新生老鼠的研究表明,在新生兒時期斷奶並且與鼠媽媽隔離24小時後,幫助調節情緒的應激激素升高,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的系統被破壞。(Schmidt 2002)嬰兒經歷的由於突然斷奶帶來的悲痛是真實的,醫護人員或是替代看護人不應忽略或看輕這一點。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由於媽媽的情緒障礙而掙扎的母乳餵養二聯體可能尤其容易受到突然斷奶的傷害。如果荷爾蒙的改變和負面信息導致媽媽的情緒螺旋式下降,她會變得不那麼能有效地照顧她的孩子。如果嬰兒由於消化不良或是過敏導致更虛弱,就對媽媽的養育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一個更難滿足的嬰兒會使媽媽覺得自己更不足和無助。同時,由於很多專家相信精神疾病有遺傳因素的影響,突然斷奶帶來的依戀的破壞將使孩子未來產生情緒障礙的可能性增加,得出這樣的推論看起來就合乎情理。

應該如何處理產後抑鬱

很多情況下,當媽媽由於產後抑鬱或是其它類型的情緒障礙接受治療時繼續母乳餵養是可能的。為了繼續照顧她的孩子和自我恢復,她需要醫護人員和家人、朋友的支持。讓每個支持她的人認識到並且尊重她和孩子的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親朋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對於產生積極的結果至關重要。很多抑鬱的媽媽都有無力感和邊緣化的感受。另外,那些照顧她的人可能會控制或者強迫她同意治療計劃,那些治療計劃沒有考慮母乳餵養和親自照顧她的嬰兒對她來說是重要的。這也許是那些關心媽媽的人自身的恐懼感帶來的結果,因為看到媽媽如此艱難會令人擔心。事實是,雖然她有病,但是通常她完全有能力做決定。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也就是說,媽媽們完全能在任何形式的危機來臨前與家庭成員討論母乳餵養的重要性。媽媽們可以分享她們對於親子關係的感受,實行母乳餵養的目標與願望,以及未來對她的伴侶與關心的人的希望。當家人和朋友理解了媽媽眼中母乳餵養的重要性,或許他們就不會把斷奶的建議當作第一選擇。有了這點認識也會使這些人準備好在發生危機時支持母乳媽媽和孩子。分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的電話和國際母乳會朋友的名字可以幫助她的家人了解母乳餵養。

找到一個理解母乳餵養共生體觀點的精神健康照顧者對於媽媽的治療也很重要。媽媽會經常看精神病醫生和心理治療師,因為他們在治療中扮演著不同角色。如果可能的話她需要兩者的幫助。

精神病醫生應該要願意探索能讓媽媽繼續母乳餵養的治療方案。包括尋找各種藥物對母乳餵養和嬰兒的影響的信息。了解很多用來治療這些問題的藥物與母乳餵養是不矛盾的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一種安全、有效的替代藥物可能會用來治療這個媽媽的情緒障礙。詳細的藥物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包括國際母乳會專業聯絡部門和書面材料如Dr. Thomas Hale『s的書籍《藥物與母乳餵養》。這些信息在適當時可以與醫護人員分享。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當醫生決定開藥時,除了藥物會在媽媽乳汁里外還有幾個因素要考慮。藥物是否有害取決於進入到乳汁中的藥物的含量和嬰兒的年齡以及嬰兒攝入的奶量。嬰兒從媽媽乳汁中汲取少量藥物的風險要與嬰兒配方奶帶來的風險做比較。當使用某些藥物時,監測孩子的血中藥物濃度、觀察不良反應是明智的做法。在監測嬰兒可能發生的藥物反應上,媽媽的醫生可以向嬰兒的醫生諮詢。

一個好的治療師應該是樂於傾聽和了解家庭特殊需要的,包括媽媽在母乳餵養關係上所賦予的價值。這位照料者可能樂於與其它醫護人員交談(經媽媽的同意)。與其勸媽媽斷奶,治療師不如傾聽媽媽關於她對母乳餵養關係的感受,只要可能,不僅僅支持,而且向其它醫護人員倡導。

在一個媽媽有抑鬱症的時候立即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她是否還能照顧她的嬰兒和家裡的其它孩子。如果這個媽媽被認為自己能照顧她的嬰兒,那麼母乳餵養肯定能讓她輕鬆一些。如果她需要幫助,她的幫助者們能幫她做家務,或者幫她照顧大一點的孩子,以便她能集中精力照顧她的新生兒。有嚴重情緒障礙的女人(她們的癥狀或者對現實的扭曲妨礙到了嬰兒甚至是她自己的安全)可能需要朋友和家人輪流在身邊陪伴她和她的嬰兒。這允許媽媽和寶寶之間的連接持續,同時也確保他們的安全。這位媽媽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即使她的幫助者必須幫助她把孩子抱到她的胸前。

圖國際母乳會中國圖片庫

如果必須住院,家裡人要考慮定期把嬰兒帶給媽媽,同時準備吸奶器以及幫助她使用吸奶器。多數情況下,很可能是這樣的:支持繼續母乳餵養的想法是新鮮的,因此很可能會被懷疑甚至是被譏諷。如果媽媽無法面對這些麻煩,關愛她的人的支持再次變得非常重要。

幸運的是,產後抑鬱及其他情緒障礙已經有了有效的療法。這些疾病不會帶著過去的污名,而治療也不需要中斷任何媽媽和寶寶的連接。當媽媽和她的配偶、朋友以及其它家庭成員和醫護人員一起努力,可以找到使媽媽能夠在復原過程中繼續母乳餵養又能治療她的情緒障礙的辦法,媽媽和她的嬰兒都將獲益。

References(參考文獻)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Answers to Common Questions about Postpartum Depression. Washington DC: ACOG, 2002.

Hale, T.R. Medications and Mothers Milk, Eleventh Edition. Amarillo, Texas: Pharmasoft Publishing, 2004.

Kendall-Tackett, K.A. The Hidden Feelings of Motherhood. Oakland, Californi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2001.

Komaroff, A.L., e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Family Health Guid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9.

Mohrbacher, N. and Stock, J. THE BREASTFEEDING ANSWER BOOK. Schaumburg, Illinois: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 2003.

Schmidt, M. et al. Maternal reg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in the 20 day-old rat: consequences of laboratory weaning.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2002; 14(6):450-57.

Taj, R. and Sikander, K.S. Effects of maternal depression on breast-feeding. Journal of Pak Med Assoc 2003; 53(1):8-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G尊 的精彩文章:

乾貨滿滿-待產包里哪些產品實用,哪些雞肋,卸貨媽媽帶你看個遍
GIF:現在的孩子真是人小鬼大
GIF:這樣鍛煉對生孩子有沒有幫助?
笑話段子:爸爸從現在開始我們還是做朋友吧
有些人真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TAG:MG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