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唐代·閻立本《步輦圖》

唐代·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代·韓滉《五牛圖》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

清代·郎世寧《百駿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上十座不朽的豐碑,是華夏文明史上十部偉大的巨著,是一部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是華夏文明的永久標鑒。它們承載著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它們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亘萬里的錦繡河山;它們流傳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歷史。

名稱:洛神賦圖.很難找到原圖了,有很多都是宋摹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東晉洛神賦圖

類別:字畫

年代:東晉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珍品

文物現狀:這幅畫現在有四個摹本,分別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處。

《洛神賦圖》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顧愷之(約344—405)字長康,小字虎頭,江蘇無錫人,約364年在南京為石棺寺畫維摩詰像,引起轟動。366年當上大司馬參軍,392年為殷仲堪參軍,405年升為散騎常侍。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傳世的《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是他的代表作。他還是我國撰寫完整畫論的第一人,著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台山記》,提出「以形寫神」的理論,對後世影響很深。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步輦圖》

《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圖卷右半是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中為祿東贊,後為通譯者。在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圖焦點。作者煞費苦心地加以生動細緻的刻畫,畫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範與威儀。作者為了更好地突現出太宗的至尊風度,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一是以宮女們的嬌小、稚嫩,以她們或執扇或抬輦、或側或正、或趨或行的體態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深沉與凝定,是為反襯;二是以祿東贊的誠摯謙恭、持重有禮來襯托唐太宗的端肅平和、藹然可親之態,是為正襯。該圖不設背景,結構上自右向左,由緊密而漸趨疏朗、重點突出,節奏鮮明。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5]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6]

唐·韓滉《五牛圖》

韓滉 (723―787),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師休之子。那時,韓干以畫馬著稱,韓滉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它問世後,收藏者包括趙構、趙伯昂、趙孟頫、乾隆等著名人物。在明代,它幾易其主。清兵入關後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間,才從民間收集到宮中珍藏。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訊。上個世紀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愛國人士發現。

1950年初,周恩來總理收到這位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中說,唐代韓滉的《五牛圖》要在香港露面,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幣,自己無力購買,希望中央政府出資儘快收回國寶。周總理立即給文化部下達指示,鑒定真偽,不惜一切代價購回,並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後,立即組織專家赴港,鑒定《五牛圖》確系真跡,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以6萬港元成交。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縱28.7厘米,橫335厘米。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作。[7]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全長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畫面以屏風相隔。第一段描繪韓熙載在宴會進行中與賓客們聽歌女彈琵琶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韓熙載和他的賓客們全神貫注側耳傾聽的神態。第二段描繪韓熙載親自為舞女擊鼓,所有的賓客都以讚賞的神色注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似乎都陶醉在美妙的鼓聲中。第三段描繪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韓熙載坐在床邊,一面洗手,一面和幾個女子談話。第四段是描繪韓熙載坐聽管樂的場面。韓熙載盤膝坐在椅子上,好像在跟一個女子說話,另有五個女子做吹奏的準備,她們雖然坐在一排,但各有各的動作,毫不呆板。第五段是描繪韓熙載的眾賓客與歌女們談話的情景。

這幅畫卷不僅僅是一幅描寫私人生活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的風情。由於作者的細微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把韓熙載生活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畫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這幅巨作中,畫有四十多個神態各異的人物,蒙太奇一樣地重複出現,各個性格突出,神情描繪自然。《韓熙載夜宴圖》從一個生活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生活場面。畫家用驚人的觀察力,和對主人公命運與思想的深刻理解,創作出的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們永久回味。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後即創作了《千里江山圖》。惜年壽不永,20餘歲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優秀青年畫家。[8]

畫中描寫崗巒起伏的群山和煙波浩淼的江湖。依山臨水,布置以漁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長橋,並穿插捕魚、駛船、行路、趕腳、遊玩等人物活動。形像精細,刻畫入微,人物雖細小如豆,而意態栩栩如生,飛鳥雖輕輕一點,卻具翱翔之勢。山石皴法以披麻與斧劈相結合,綜合了南、北兩派的特長。設色繼承了唐以來的青綠畫法,於單純統一的藍綠色調中求變化。用赭色為襯托,使石青,石綠顏色在對比中更加鮮亮奪目。整個畫面雄渾壯闊,氣勢磅礴,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將自然山水,描繪得如錦似綉,分外秀麗壯美,是一幅既寫實又富理想的山水畫作品,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少見的巨制。卷後有當時蔡京的題跋,證明此畫是真跡無疑。

《千里江山圖》畫卷表現了綿亘山勢,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飛泉,水村野市,漁船遊艇,橋樑水車,茅蓬樓閣,以及捕魚、游賞、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動。全面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突出石青石綠的厚重,蒼翠效果,使畫面爽朗富麗。水、天、樹、石間,用摻粉加赭的色澤渲染。用勾勒畫輪廓,也間以沒骨法畫樹榦,用皴點畫山坡,豐富了青綠山水的表現力。人物活動栩栩如生。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境界的嚮往。[8]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畫卷,北宋風俗畫作品。傳世名作、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藝術水平高超,而且圍繞著它還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故事。 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10]

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後,歷代莫及。

這卷名畫在此後的數百年間流傳有緒,歷盡滄桑。從畫上題跋看。此畫最初是為無用禪師所作。一百多年後的明成化年間,為著名畫家沈周所得。至明萬曆年間,又歸大書畫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轉手為宜興吳之矩所藏。吳又傳給其子吳洪裕。吳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軒藏之。吳洪裕愛此畫若寶,臨終之際,竟想仿唐太宗以《蘭亭序》殉葬之例,囑人將此畫投入火中,焚以為殉。幸得其侄子吳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畫易之,將《富春山居圖》從火中搶出,才免遭「火殉」。但畫的前段已燒去寸許,從此分為長短兩段。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11]

仇英(仇,音Qiú),字實父,一作實甫、號十洲,太倉(今江蘇太倉)人,移家吳縣(今江蘇蘇州)。約生於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存世畫跡有《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沈、文、唐三家,不僅以畫取勝,且佐以詩句題跋,就畫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仇英在繪畫上以「重彩仕女」著稱於世,《漢宮春曉圖》是仇英重彩仕女畫的傑出代表。此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清·郎世寧《百駿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清·郎世寧《百駿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清·郎世寧《百駿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清·郎世寧《百駿圖》

清·郎世寧《百駿圖》

《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厘米、橫813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義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你應該知道 好好學學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話鎮繪鑫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畫-墨輕蘸煙雨江南,聽雨碎風撫琴弦!
牛 經典手繪《蛋殼上的十二金釵》!
工筆畫白描-傳統 線描欣賞

TAG:童話鎮繪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