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冷別忘泡泡腳、捏捏腳,這些穴位要知道

天冷別忘泡泡腳、捏捏腳,這些穴位要知道

足陽明胃經

1.解溪(ST 41) 經穴

[定位]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2.沖陽(ST 42) 原穴

[定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與中間楔狀骨關節處,可觸及足背動脈。

3.陷谷(ST 43) 輸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間,第2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4.內庭(ST 44) 滎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5.厲兌 (ST 45) 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足太陰脾經

1.隱白 (SP 1) 井穴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2.大都(SP 2) 滎穴

[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關節遠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3.太白(SP 3) 輸穴;原穴

[定位]在跖區,第1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4.公孫 (SP 4)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沖脈)

[定位]在跖區,第1跖骨底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5.商丘(SP 5) 經穴

[定位]在踝區,內踝前下方,舟骨粗隆與內踝尖連線中點凹陷中。

足太陽膀胱經

1.崑崙(BL 60) 經穴

[定位]在踝區,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2.仆參(BL 61)

[定位]在跟區,崑崙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3.申脈(BL 62) 八脈交會穴(通於陽蹺脈)

[定位]在踝區,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緣與跟骨之間凹陷中。

4.金門(BL 63) 郄穴

[定位]在足背,外踝前緣直下,第5跖骨粗隆後方,骰骨下緣凹陷中。

5.京骨(BL 64) 原穴

[定位]在跖區,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6.束骨(BL 65) 輸穴

[定位]在跖區,第5跖趾關節的近端,赤白肉際處。

7.足通谷(BL 66) 滎穴

[定位]在足趾,第5跖趾關節的遠端,赤白肉際處。

8.至陰 (BL 67) 井穴

[定位]在足趾,足小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足少陰腎經

1.湧泉 (KI 1) 井穴

[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約當足底第2、3趾蹼緣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凹陷中。

2.然谷 (KI 2) 滎穴

[定位]在足內側,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3.太溪(KI 3) 輸穴;原穴

[定位]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4.大鐘 (KI 4) 絡穴

[定位]在跟區,內踝後下方,跟骨上緣,跟腱附著部前緣凹陷中。

5.水泉( KI 5) 郄穴

[定位]在跟區,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中。

6.照海 (KI 6) 八脈交會穴(通於陰蹺脈)

[定位]在踝區,內踝尖下1寸,內踝下緣邊際凹陷中。

足少陽膽經

1.丘墟 (GB 40) 原穴

[定位]在踝區,外踝的前下方,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中。

2.足臨泣(GB 41) 輸穴;八脈交會穴(通於帶脈)

[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結合部的前方,第5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中。

3.地五會(GB 42)

[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間,第4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4.俠溪(GB 43) 滎穴

[定位]在足背,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5.足竅陰 (GB 44) 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足厥陰肝經

1.大敦 (LR 1) 井穴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2.行間 (LR 2) 滎穴

[定位]在足背,第1、2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3.太沖 (LR 3) 輸穴;原穴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

4.中封(LR 4) 經穴

[定位]在踝區,內踝前,脛骨前肌肌腱的內側緣凹陷中。

經外奇穴

1.八風(EX-LE 10 )

[定位]在足背,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

2.獨陰(EX-LE 11)

[定位]在足底,第2趾的跖側遠端趾間關節的中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泡腳 的精彩文章:

搓搓手、晒晒背、泡泡腳,養生也可以很簡單!
泡腳也能治療白癜風?這四種泡腳方法你有在做嗎
熱水泡腳,陽氣生髮遠離疾病,這些細節多注意!
泡腳水裡丟一把,排光體內濕毒寒氣,大肚腩也消失了!
世界各國高鐵對比:中國速度最快,日本可乘車泡腳

TAG:泡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