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動·心已遠
十一假期已漸漸接近尾聲,沒有出行計劃的你,免受做沙丁魚罐頭,充當別人相機里的人肉背景牆,被翻倍漲價的景點、旅館宰得假裝心甘情願之苦,悶在家裡看片追劇也能環遊世界!
這個十一舒舒服服窩在沙發,
做點好吃的,好喝的,把堵車排隊關在窗外;
為朋友圈竭盡全力拍出來的清涼照片微笑著點贊;
你都看了點什麼電影,追了點什麼劇?
下面先為大家推薦來自【看片追劇】專題徵稿各位中讀用戶的影片推薦,為你不出行的假期填點糧。
《塞拉芬娜》
「讀美術史的時候你可能見不到她的畫,但若是你見了會倒吸一口涼氣,那些花卉色彩濃烈,咄咄逼人,滿天滿地佔據畫面,活了一樣地向你撲過來,粗野、原始、刺人神經、令人驚悸。畫這些畫的人沒能在美術史上站一席之地,但她的確很特殊,她的畫也很特殊,而「瘋癲」的她和她「瘋癲」的畫都在2008年的法國電影「花開花落」(「Seraphine」)里活了過來,她叫塞拉芬娜(Seraphine)。
塞拉芬娜是二十世紀初巴黎一個小鎮上的一個中年打掃女僕,醜陋粗俗,沒什麼文化,卻奇異地對繪畫無師自通,白天的勞累之後,晚上回到獨居的小破屋就瘋狂地畫畫,沒錢買顏料就用偷來、拿來、撿來的各種代用品湊合。她畫畫並不為名利,她覺得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都能跟她說話,她把它們對她說的話用畫筆記在畫布上,這個過程是她生命需要的,不畫畫她就活不了。
一個偶然來這小鎮的德國著名畫商伍德發現了她的畫,答應要把她挖掘出來,但她不幸運,一戰爆發後伍德逃回德國,這事就擱下了。戰後伍德又來到小鎮,再次發現了以為已經不在人世的她,這次她的命運真的像是要逆轉了,幫她賣出了一些畫,她甚至發了點小財,伍德還答應幫她在巴黎開畫展。但老天爺不眷戀她,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來了,藝術品市場蕭條,伍德對她的承諾變成了空話。1942年,塞拉芬娜死在了瘋人院里,如果不死,也許有一天,她會在美術上上起碼被提上一筆。
我之所以敢從頭到尾劇透,是因為這是那種電影:講盡了一切情節和細節,也完全代替不了你親自的觀看,也完全不會影響你觀看時的被震撼。所以,放心吧!」
——中讀用戶@唱歌的虎
《狗鎮》
「這是一部2003年在戛納首映的老電影——《狗鎮》。
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多拍驚悚懸疑、心理災難之類的片子,是戛納常客。你或許會不習慣該片舞台化的呈現方式。但最終的觀影結果告訴你:只要你沉得下心來,這是一部不會讓你失望的片子。
主人公格蕾絲與狗鎮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導演把狗鎮設置成一個貧窮荒僻的小村,它很普通,普通到就像是世界上任何一個依憑自然生息的所在;同時,它又很封閉,自成體系,依靠約定俗成的規矩生活,恰克是唯一從都市來的人,他和格蕾絲的區別在於,他代表了一種惡(或許也曾嚮往善),所以融入了惡,而格蕾絲不是。狗鎮的確如恰克所說是從里爛到外的村子,所以,格蕾絲在狗鎮的遭遇註定是一場悲劇。
影片的前期,狗鎮人收留格蕾絲,人物情緒愉快,影片呈現出甜蘋果一般的幸福味道。但生活並不會輕易饒過一個柔弱的女人,尤其是一個鮮桃般充滿誘惑力的女人。當警察再次來臨,格蕾絲被視為危險的通緝犯之後,狗鎮人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似乎更明確了冒著欺騙警察追查的風險,必須從這個女孩身上得到補償!魔鬼從恰克身上伸出了觸角,恰克說格蕾絲傲慢(或許當一個男人覬覦女人,卻得不到女人迎合的時候,都會說她傲慢),並且在警察嚴密搜查時,無恥地強暴了她。或許是格蕾絲太想留在狗鎮,或許是她沒有看到更多的惡,所以她阻止了湯姆去找恰克,而且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容忍恰克性侵。影片里說這個姑娘天性里「一切往前看」,恰恰是人物性格的這種設置,才能在影片里最大限度地把各種惡加到她身上。
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狗鎮人的人性之惡輪番登場。從老人到小孩,無論是男是女,都磨刀霍霍。當格蕾絲逃離狗鎮的計劃失敗後,狗鎮人變本加厲,給她拴上鏈子,她成了公共妓女。最後,連一直幫助她的湯姆都要違背她的意願索取她的身體。格蕾絲哀嘆:湯姆,你不要消失。湯姆可能也感受到了恰克所說的傲慢,他無法破解格蕾絲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他無法借著愛情的名義佔有她,所以他選擇讓她消亡。
格蕾絲當初為了逃離父親的世界,偶然間來到狗鎮,在遭遇極惡嘗遍極苦之後,她接納了父親的邏輯:不該原諒的就要接受懲罰!影片中作為黑社會老大的父親出場很少,最後就像上帝降臨人間,一番神諭過後,格蕾絲接過上帝之鞭,狗鎮陷於火海,一時間血雨腥風,無人倖免。
影片最讓人思量的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導致惡的集中暴發?
惡一直潛藏人心。影片中有一小男孩,為了更多得到格蕾絲的擁抱,威脅要告訴家長她打他,並且說「你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會尊敬你」,當格蕾絲勉強打他幾下之後,小男孩又向媽媽告狀,說格蕾絲打了人。格蕾絲就是這樣陷於百口莫辯。連小屁孩都懂得撒謊,要挾。惡的伎倆,人人都會。
惡的受害者,必須是讓人有所圖的。狗鎮的男人垂涎格蕾絲的美貌和身體,女人通過作踐格蕾絲,排解嫉妒,達到道德快感,唯一看起來要幫助格蕾絲的湯姆,最後證明也是有所圖的。
受害者也必須是極弱的,施虐者才能無所顧忌。格蕾絲被人追殺,又被警察通緝,無處可去,無人可依;而她身上忍耐的神性卻被狗鎮人看成是可欺。
讓人覺得感慨與諷刺的是,狗鎮人對格蕾絲的施惡基本上是通過民主決議的。所以,惡的合法化與光明正大,使集體暴虐暢通無阻。狗鎮人至死也不會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遭受滅頂的懲罰。
上帝猶如黑社會。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他高高在上,有蕩滌一切的力量。《舊約·創世紀》關於大洪水的故事,原文為「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布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向死而生,惡到極致,或許需要一種更決絕的力量來結束和開啟。
關於生存環境的集體惡意,許多影片都有過展現。比如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裁縫》,比如德普演的《剪刀手愛德華》,又比如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些片子的最後,有些惡得到了懲罰,而有些惡卻依舊存在。而《狗鎮》中黑社會老大的形象設置,以上帝視角俯瞰人世,超越善惡評價,完成了人性的大清洗。
這樣的片子,更多的是指向人性的黑暗。這種黑暗讓人感覺悲涼。
但或許,對人性保持一種適度悲觀,亦是一種明智?本來不期望,就不會太失望。」
——中讀用戶@日青
《大丈夫日記》
「可以說是小時候最喜歡的喜劇片了,昨天心血來潮又看了一遍,王祖賢還是一如既往的美啊,還有葉倩文的小腰……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真是膚淺得不得了,可以如此居高臨下。我也是沖著這點去看的,王祖賢、葉倩文、周潤發,俊男美女集聚一堂嘻嘻哈哈,多麼賞心悅目。導演的功力不錯,這種烏龍的劇情原本應該招致很多罵名才對,觀眾卻無一例外的表示何須計較這麼多,可見笑點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影片一共有兩對情侶,除了發哥那一對,還有周志雄和嘉麗。周志雄這個角色還有點意思,一直替發哥背鍋,縱然有諸多不滿也一直忍氣吞聲,女朋友嘉麗不是理想中的溫柔可人,但也默默忍受,並與她訂婚。
看得出來,周志雄不是很愛嘉麗,與她訂婚是迫於壓力。可能是歲數到了家裡人開始催婚,或是和莎莉一樣,霸道的嘉麗直接把婚戒套在了周志雄的手指上,並表示你要不娶我我就剪了你等等等。
嘉麗是真的很愛智雄呀,當嘉麗在試婚紗時,雖然特別喜歡卻生怕太貴了,志雄看到賬單會心疼。在祖爾面前說起志雄的那一刻,她的臉上滿是溫柔。一個外表強悍實則內心柔軟的女人啊。
志雄對嘉麗不具有這麼強大的愛,在面對祖兒時,他卻多次面露羞澀,扭扭捏捏。保留餘地都是有所期待,不可否認,溫柔美麗比自己女朋友強這麼多的祖兒,周志雄心動了。
大概真的是嘉麗太霸道了,當周志雄發現信了伊斯蘭教可以娶四個老婆後,果斷跟上發哥的步伐。加上嘉麗,一共娶了四個。其他三個都十分美艷動人,嘉麗的地位顯然是最低的,慘兮兮的排在最後抹眼淚。
看到這裡我在想,既然志雄沒有那麼愛嘉麗,那為什麼還要娶她呢?他大可以把嘉麗一腳踢走,抱著其他幾個漂亮老婆逍遙自在。
他還是太聰明了。
「老婆打你罵你都是為你好。」這種老婆是糟糠之妻,可以共患難的,換句話說,她們吃死你愛死你,會盡自己一切努力幫助你。周志雄是炒股做生意的,若一直左擁右抱美女佳麗,容易玩物喪志,這時候嘉麗的作用就好像紅太狼的一記平底鍋,敲了之後便神清氣爽、精神抖擻的去上班了。
最後還有一點,發哥的未來處境問題。伊斯蘭教的婦女是丈夫的財產,故而以面紗掩面。祖爾和莎莉真的可以接受這樣的設定一輩子嗎?人總是貪婪又自私的,莎莉和祖爾一定是針尖對麥芒,爭寵的局面在所難免。天啦嚕,發哥你該怎麼辦?一三五祖爾,二四六莎莉,周日是我的休息天咯。」
——中讀用戶@之煎
《歸來》
「電影《歸來》改編自旅美作家嚴歌苓的長篇小說《陸犯焉識》。
影片由張藝謀執導,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以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其妻馮婉瑜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為主線,層層推進,感人肺腑。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與家人音訊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因思念心切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跑回家。
然而他的行為給懷有芭蕾舞蹈夢想的女兒丹丹帶來巨大壓力,丹丹想方設法阻止母親馮婉瑜與父親陸焉識相見,結果使得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卻只能再次相隔天涯。
文革結束後,陸焉識終於平反歸來,家中一切已然物是人非——女兒丹丹放棄了自己的芭蕾夢想,成為一名普通的女工;深愛的妻子馮婉瑜,因患病不再認識眼前的他。
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以陌生人的身份艱難呼喚愛妻記憶……
陸焉識年輕時是受人仰慕的才俊,文革中成為眾人批判的對象。
被囚勞改農場的他歷盡艱辛重返故土只為望一眼日夜思念的妻兒,卻終敗給女兒演繹吳清華的舞台夢想,妻子更是為追被捕的他不幸患病。
斗轉星移,文革結束後的陸焉識終於能夠正大光明地歸來,只見到不復清明的妻子――她記得幾乎所有事情,獨獨不識焉識。
於是他又開始了新的征程——讓妻子認識自己。
曾經她日夜思念的人兒就在眼前她卻不識,
曾經他時刻盼望的恩愛場景只能就此擱淺。
我願意等,他想。
於是他每日早起陪她去接陸焉識,無論寒風,無論冷雪。
陸犯歸來,焉堪識?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本是最為樸素單純的美好誓言,
卻在他和她之間變得遙不可及。
君雖歸來,卿已忘卻。
幸而,這只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特殊悲劇。」
——中讀用戶@亓昨非
看完了來自【看片追劇】專題的中讀用戶推薦,你有沒有想到自己的十一專屬片單?
中讀推薦之中讀拓展運動一起動!
本次徵稿發起自【看片追劇】專題
徵稿主題為【身未動·心已遠】
本徵稿將持續到假期結束,所以你也可以等到假期結束來晒晒你【身未動·心已遠】的十一專屬片單
參與方式:
將300字以內的影劇推薦;
影劇信息;
(形式請參考本期反烏托邦影單或往期影視劇推薦清單)
寫在讀感區
(本文讀感區、【看片追劇】專題讀感區均可);
推薦內容:
想要利用十一假期煲一煲的
你耳聞已久的;
無意間想起的;
想去但無法去卻能在屏幕中假裝去一下的;
佳片好劇
如何關注【看片追劇】專題,發讀感:
-----------
完
感 謝 閱 讀
-----------
點此下載中讀寫讀感
or識別圖中二維碼,下載『中讀』APP
溫馨提示:
中讀APP已升級至5.2.3版
請各位用戶及時更新APP
or關注中讀微信號:lifeweekerclub
"中讀"現已全面上線,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


※一百五十年,當之無愧的BAZAAR時代
※《十年》作者蘇世:寫字是一種工作之外的平衡
※與合眾國同壽,直到地老天荒
※馬未都、海岩推薦,古董專家帶你去全球頂級博物館尋找中國珍寶
※「夜晚是一天中最令人愉快的部分」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