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申生之死:唯父母之命是從就是孝嗎?

申生之死:唯父母之命是從就是孝嗎?

導讀

「孝順」已經成了現代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今日,我們對儒家所講的「孝」容易存在這樣一種誤解:孝就是對父母之命百依百順。但古人是否會認同這個理解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春秋時的晉國有一位國君叫晉獻公,他在攻打驪戎時,獲得了驪戎所獻的一名美人,名喚驪姬。

晉獻公對此女寵愛非常,數年後,將驪姬立為夫人。

當時晉國的世子是申生,頗有賢名,其母齊姜早亡。驪姬生下公子奚齊後,意圖剷除申生,立自己的兒子為世子。

於是,她暗中指使晉獻公的親信進讒言,令其疏遠申生。晉獻公二十一年,驪姬製造機會,暗中在世子申生獻給晉獻公的胙肉中下毒,並使晉獻公察覺,嫁禍於申生。

申生聞訊,於驚恐中逃回自己的封地,而盛怒之下的晉獻公,對兒子申生起了殺心。

根據《禮記·檀弓》記載,當時,申生的弟弟重耳勸說他道:「你為何不向父親說出實情,為自己辯白呢?」

申生答道:「不可。父親寵愛驪姬,倘若我說出了實情,便是傷了他的心啊。」

重耳又進言道:「那你為什麼不出逃到別國去呢?」

申生回答說:「這樣也不行。父親說我想弒君,試問天下誰沒有父親?哪會有一個國家肯接納像我這樣背著弒父罪名的人啊!」

最終,申生在極度的絕望與悲涼之中,自盡於封地。

這無疑是一場令人唏噓的悲劇,始作俑者當然是居心叵測的驪姬和猜忌多疑的晉獻公,但世子申生的做法是不是就無可指責呢?

《禮記·檀弓》載,申生因為太過順從父親而自盡,而獲得了「恭世子」的謚號。

對「恭」這一謚號當作何理解?《謚法》曰:「敬順事上曰恭。」東漢著名的經注家鄭玄解釋道:「言行如此,可以為恭,於孝則未之有。」

也就是說,申生順從父親意志而自盡的行為只能稱得上「恭」,而全然稱不上是「孝」。

在這種情況下,申生應當如何做才能算得上是「孝」?

宋儒陳浩認為,申生應該先婉言向父母進諫,陳說是非,若父母不從,便竭力相勸,若再不從,則號哭以規勸,若仍然沒有辦法扭轉父母之意,乃至於將要被殺,就應該逃離。

那麼,申生的做法為什麼稱不上是「孝」呢?唐代的孔穎達解道:「父不義也,孝子不陷親於不義,而申生不能自理,遂陷父有殺子之惡。雖心存孝,而於理終非,故不曰孝,但謚為恭,以其順於父事而已。」

也就是說,「孝」的一個基本衡量標準是不使父母陷於不義的境地,這意味著,孝子要在父母陷於不義之前察覺出可能的危險,及時勸諫提醒,不使父母最終犯下惡事。

表面看來,申生的自儘是順從了父親的意願,但實際上,卻是使自己的父親從此背上了殺無辜之子的罪名,雖然他的用心是出於孝,但做法則是全然曲解了「孝」。

儒家並沒有預設父母是不會犯錯的,正因為父母隨時可能會犯錯,因此,「孝」就不是無條件的順從父母,而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適時地對父母提出勸諫,成就父母之美名,而不使父母陷入不義。

在這個意義上,「孝」真正要求我們的,不是對父母的順從,而是對父母的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不進則退 如何度過學習的瓶頸期?
中秋快樂:唯美思念 期盼團圓
景物詩:追尋人間繁華 回歸自然棲息
身在異鄉,何為團圓,何為中秋?
中秋:浪漫美好 熱切真摯 深情款款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