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長

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長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熊孩子花式作妖搞出些爆炸性新聞,在這兩年已經算不得什麼新鮮事了,甚至就連熊家長們也會時不時跳出來,為自己博個新聞頭條,這不,她姐最近就看到了一起:

廣西的陳小姐在影院觀影時,身邊坐著一個不停吵鬧的小男孩,不堪其擾的她換坐到前排,不曾想男孩立即開始改踢前排椅背。

忍無可忍的陳小姐轉身請男孩不要再踢了,萬萬沒想到這一句話便激怒了小孩的家長。

和小男孩一起來的兩位女性先是不客氣地回應陳小姐,「你沒素質,就要踢你。」散場時更是直接發起了攻擊,不僅打傷了陳小姐,還誤傷了好心拉架的保潔阿姨。

視頻在這裡

兩位女子10秒內攻擊陳小姐不下10次

戰鬥力max

這則新聞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熊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本身便已昭告了家長的教育缺位,不曾想這位媽媽不僅未感到羞愧,還出手傷人,給孩子做出了最錯誤的示範。

熊孩子熊家長上演的鬧劇屢見不鮮,大家也一致同意「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可身為家長的你,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防止孩子滑向「變熊」的深淵呢?

1

作為家長,你的同理心更重要

無獨有偶,「電影院傷人事件」發生的同時,在北戴河開往天津的高鐵上,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高鐵上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不停哭鬧,嚴重影響到了車上其他身心俱疲的乘客,一位小夥子對孩子家長說了句:能不能安靜點,我們都很累。

聽到此話的孩子父親勃然大怒,揚起手中礦泉水瓶就向小夥子頭上砸去。

當時在車上的這位乘客的評論引發了熱議

事情曝出後,有人認為嬰兒尚在襁褓,家長無法斥責管教,小夥子和嬰兒計較的做法不太妥當,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評論里,也有網友分享了她的所見所聞:

同樣是在高鐵上,一位媽媽帶了兩個孩子,一個尚在襁褓,一個6歲左右,兩個孩子哭鬧是免不了的,可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她一直在車廂連接處哄著兩個孩子,全程6個半小時的車程,她基本沒有回去過自己的座位。

這6個半小時里,車廂里的乘客沒有受到孩子哭鬧聲的影響,而這位媽媽,也受到了全車廂乘客的尊敬。

GIF/283K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縱使是嬰兒哭鬧,家長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她姐想並不是這樣。

同樣的情況下,一位家長理直氣壯地出手傷人,一位則盡其所能避免打擾到乘客,而這,正是身為家長是否具有同理心的區別。

家長若有同理心,便能充分換位思考。

當自己的孩子做出別人眼中「熊」的行為時,第一反應便不會是以一句「小孩子都這樣」為他開脫責任,而是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孩子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和傷害。

孩子還是嬰兒時,家長缺失同理心,也許只是會在公共場合對他人造成困擾。

而當孩子長大後,這種缺失,有時會放任孩子對他人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她姐曾聽朋友說起這樣一件事,那時她正懷孕5、6個月,某天和老公出門散步,遇到了一個7、8歲正抱著籃球的男孩。

男孩看到朋友隆起的肚子很好奇,舉起籃球就向朋友砸去,幸好朋友反應快抬手一擋,但還是驚變了臉色。

孩子的奶奶(或外婆)此時走了過來,拉起小孩就要走,可這熊孩子居然抱起球再次向朋友拋去。

這一次朋友老公搶斷了球,並順勢把球甩了出去,砸中熊孩子的腦袋,熊孩子倒地大哭。這時熊孩子的奶奶反而不樂意了,不停說砸壞孩子怎麼辦......

當時聽完朋友的講述,她姐心有餘悸之外更是充滿了擔心。

孩子做出朝孕婦肚子丟球的可怕舉動,再看看孩子奶奶(或外婆)的態度,難以想像家長如此缺失基本的同理心,這個孩子將來還會因為「不懂事」做出什麼事情來。

知乎上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是熊孩子,那麼通常來說,他不是大家眼裡的熊孩子。我所見過的熊孩子無一例外是父母眼中的完美藝術品

雖有誇張成分但這句話還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若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瑕,他卻常受到陌生人的橫眉豎目,此時你便不該理直氣壯地呵斥別人,而是應當反省,是否因為自己缺失了同理心,而讓你的孩子漸漸變成了別人眼裡的熊孩子。

GIF/1357K

2

作為家長,你應當讓他為錯誤付出代價

當你自我審查時,發現身為家長的你能夠體諒別人,擁有很好的同理心,那麼恭喜你,你已然領先了許多家長一大步。

可貪玩調皮畢竟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大人無法時刻關注著孩子,當他還是不可避免地犯下錯誤時,又該怎麼做呢?

她姐覺得,這兩位家長的做法應該會給你啟發。

第一位是一個三歲半男孩的父親,某次在他帶孩子去超市時,孩子求他買一款果凍被拒絕,於是小傢伙就自己把果凍揣回了家。

回到家後小男孩順手牽羊的行為很快被發現,這位爸爸是怎麼做的呢?

天氣很熱,這位父親專門沒有開車,而是帶著孩子走了四十分鐘去超市歸還果凍,讓孩子給店裡道了歉,並在回家之後罰站了半個小時,第二天,這位父親又專門給孩子買了同款果凍。

一位發現自己兒子偷店裡巧克力後的父親的做法

另一位則是個小男孩的媽媽,小男孩在火車上不停地大喊大叫,這位母親多次勸說無果後,帶著孩子在下一站下了車,而這離他們的目的地還有將近三個小時的路程。

孩子傻眼了,母親對他說,我明白你有說話的慾望,但我們也要尊重車上的其他人,現在你可以想說多久說多久了,等你說夠不會打擾到別人了,我們再出發。

孩子也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哭鬧不停。這位母親卻很平靜,一再強調孩子自己犯的錯誤應自己承擔,因此他的威脅絲毫沒有起到作用。

母親說到做到,孩子停止哭鬧後他們立即買票上了車,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在公共場合喧嘩過。

兩位家長的做法如出一轍,也許我們並不會像那位母親一樣,也帶著孩子下車,但他們的教育觀念卻值得我們學習:

1.孩子做錯事,應該當即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為此付出代價。

2.付出代價並不等於簡單粗暴的打孩子一頓,而是直指他的錯誤,有針對性的讓他明白,自己這樣做會受到懲罰。

3.讓孩子承擔犯錯後應擔負的責任,孩子會羞愧也會抗拒,但正是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才會真正成長。

4.做錯了要懲罰,做對了要獎賞。當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後,家長應該讓他知道,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第一位爸爸說,他不想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聖人,但一定要成為一個人。

總有人愛把「孩子還小不懂事」當做擋箭牌,殊不知你一次次地用這個借口為熊孩子買單,最終這一切將會狠狠報復在你和孩子身上。

還記得之前引起軒然大波的熊孩子殺人事件嗎?

5歲的小男孩惡作劇地把2歲的小妹妹留在電梯里,最終造成小女孩從18樓墜亡,從此將兩個家庭都推入了痛苦的泥淖當中。

家庭的悲劇

不正是因為家長教育缺失所造成?

所以請永遠不要輕視孩子的每一個「熊」行為,也請不要為孩子找任何借口為錯誤開脫。

也許就是你的一次引導的疏忽,就會將你的家庭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3

作為家長,你應當規範你的言行

常有人說孩子和父母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與其說這種相像是指長相和性格,倒不如說更是指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她姐看到有人說曾見過這樣一對母子,孩子在地鐵站大吵大嚷不停尖叫,母親制止他時也是尖叫著的:你能不能別吵了!

有些好笑卻也有些辛酸,這位母親竭盡全力在管教自己的小孩,卻不知她的一言一行早已對孩子造成了最糟糕的影響。

言傳身教並不只是說說而已,孩子的行為恰恰就是家長的映照。

GIF/375K

孩子在公共場合肆意吵鬧,你呵斥他,他只會覺得不服氣,因為你在家裡就是這樣在和老公爭吵;

他和人發生矛盾把人家打到頭破血流,你覺得孩子太暴力,殊不知上一次在電影院,你已經為他做了面對爭執時的「最佳示範」....

很多時候,孩子的認知就是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無形顛覆的。

熊孩子從來就不是壞孩子,教育本身便是為了壓抑人性中的惡的一面,而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父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看在眼裡。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他會成為什麼樣子,就要看家長在這張紙上創作什麼。

孩子之所以會變熊,正是因為沒有控制自己行為的分寸感,而家長的責任,便是授予他們行為的合理尺度。

所以世界上從來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長。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遠離熊孩子的稱號,而這必然離不開每位父母心血的澆鑄。

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已經明白該如何做,才能不把自己的孩子推向「熊」的深淵了呢?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刊 的精彩文章:

淚目!周杰倫林俊傑雙J合體,這一次,青春圓滿了!
总有一顿饭,让你吃得泪流满面
范冰冰在《空天獵》里全程「素顏」?皮膚好的人就是這麼任性
王子文新劇顏值崩塌老10歲?小妖精曲筱綃哪兒去了
當超模奚夢瑤跳起這個舞,比維密走秀都要美!

TAG: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