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自然奇觀:錢塘江觀潮
天下自然奇觀:錢塘江觀潮
枯木
中秋節是個家人團聚的日子,親人們兒孫繞膝,歡聚一堂,月餅盤促,果品琳琅;美酒佳肴,丹桂飄香;賞月品茗,閑聊家常;其樂融融,如蜜如糖。
也有人趁此良機,舉家出遊,觀名勝古迹,大好河山,開闊心胸,增長見識,非常有紀念意義。若論中秋節出遊地點,全國著名景點不勝枚舉,都是上好選擇,雖然各處人滿為患,道路擁堵,然則假期有限,再說觀景也是觀人,有人的風景似乎更加有韻味,於是人們每每抱怨萬分,然而依舊是樂此不疲。
大多名勝古迹,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舊貌依存,可以錯峰參觀,避開高峰,既少了擁擠,有礙觀瞻,又可以盡情領略文化韻味。然而自然景觀,卻只能以季節為準,不好錯峰,方可領略自然的奇妙所在。錢塘江觀潮就是最著名的自然奇觀,而且中秋節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是一年當中潮水最壯觀、最有觀賞性的時機,因此,人再多,如果想觀潮不留遺憾,自然以此時最佳。
錢塘江潮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潮湧之一,其形成原因是由於地形、氣候和天體運動有關係。首先是錢塘江入海口如喇叭形,猶如古代的釜甑,口小肚子大,杭州灣外口寬達100餘公里,而內口僅幾公里,潮水易進不易退,前浪未盡,後浪又來,層浪相疊,致使浪潮激高。
再加上天體運動,每個月「朔」(初一)、「望」(十五、十六)日,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力比其他時候要強,而且中秋節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吸引力最強,因此造成海水潮汐最大。再一個就是東南沿海秋季刮東南風,風助潮勢,潮隨風涌,幾個方面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錢塘江潮湧著名的自然奇觀。
錢塘江觀潮,以海寧鹽官為佳。最佳觀潮位置有大缺口的交叉潮、龍頭角的一線潮、老鹽倉的回頭潮、觀潮公園的夜潮等等。如果是舉家出遊,可以自駕驅車前往,如果人少,建議坐高鐵,減少旅途勞頓。
到海寧,最好是先觀夜潮,夜潮聲勢豪壯,雷聲震天。可在鹽官觀潮公園觀看,在午夜時分,岸堤燈火通明,明月當空,錢塘江江面如鏡,閃爍的銀色的光芒,陣陣秋風襲來,略帶潮濕鹹水味,讓人感覺到絲絲涼意,忽然間,遠處傳來陣陣鬱悶的轟隆聲,如萬馬奔騰在草原上,又如千百戰鼓同時擂起,直透胸間。
鼓雜訊中,江面上躥起了條條黑色的蛟龍,從遠處向前進發,又若從海底潛伏而起,飛躍海面,扭動咆哮,直撲而來。猶如巨雷炸響,頓時江面翻江倒海,破濤洶湧,前方一條白線,又若巨練,團簇玉蓮花,逐漸升高,成為一面巨大的玉牆,擊打在岸堤上,銀珠掉地,珠玉傾覆。尚未反應過來,疏忽平靜,巨龍入海,悠然無蹤,短短几分鐘,讓人感受到自然地威力和造物主的奇蹟。
白天觀潮,自然人頭涌動,客流如織,去晚了無下足之處,只好邊走邊看,略找人少處住腳,左顧右盼。人聲鼎沸,不聞潮聲,只有眾鳴,尚未知覺,只聽見人們呼喊「潮來了」、「來了」,便極目遠眺,江面風平浪靜,隱約聽見沉悶的響聲,只見霧蒙蒙的遠處,出現一條白線,緩緩而來,隨之速度越來越快,可以看清楚東潮南潮,相互交叉,越過沙洲,迅速推進,浪高丈余,瞬間到了眼前,氣勢洶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岸堤上瘋狂擊打,頑劣猙獰,海水四濺,銀珠迸發,不少人身上落下了大滴的海水,猶然未覺。人們向前奔涌,追逐巨浪而去,奈何浪速飛快,依次衝擊岸堤,"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橫在浪花中","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場面驚心動魄,扣人心弦,錢塘江潮湧,名不虛傳,時間雖短,意味悠長。
看到潮湧,想起以前的「弄潮兒」。在隋唐時期,就有了弄潮兒記載,唐代詩人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說明那時就有了弄潮兒這個行當。到了南宋,當時朝廷偏安杭州(臨安),只知道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每到八月十八大潮汛,達官貴人們逼令漁民下海弄潮取樂。
當時的詞人周密曾在《武林舊事》記載「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弄潮兒給達官貴族取樂,事實上非常兇險,海水無情,每年都有不少人葬身魚腹,家破人亡,後來才被禁令取消。但是「弄潮兒」一詞卻保留了下來,形容不畏艱難,敢於進取,敢於拼搏的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有中性含義,可貶可褒。
觀潮後建議去海寧海神廟和王國維故居一游,至於其他景點則看自己興趣。海神廟有雍正和乾隆御賜的碑亭,可以回味幾百年前的江山歷史。不少人說乾隆是漢人,並且有模有樣的說是海寧陳家陳閣老的兒子,被雍正妻子掉包,這不過是漢人的意淫罷了。想想雍正那麼精明聰慧,能夠被騙?再加上雍正並不是不能生育,而且有四個兒子;況且當時雍正還未登基,前途未卜,至於用自己的女兒去換一個其他種族的孩子?這真是天大的笑話,只不過是後人精神勝利法而已。至於六下江南只能說明乾隆是個明君,關心堤防建設,因為這關係到國庫收入和民心穩定的大事,不能因之就牽強附會。
王國維故居值得一去,並不是有什麼值得參觀的,而是王國維是值得弔唁的文人之一。雖然是清朝的遺老,自殺之因「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至今並無太多結論。但是王國維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他的《人間詞話》對後人的影響尤為顯著,,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外出旅遊,自然是放鬆心情,調節情緒,增長識聞,開闊眼見。每看到自然之瑰麗,景物之美好,無不欣然,每到人文古迹,莫不追古思今,感慨萬千。人生短促,光陰似箭,「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是旅遊的一個對照吧。
2017-10-6榆木齋(yumuzhai)


※中秋節民間習俗趣談
※莫留皋魚之嘆:子欲養而親不待
※秋天花卉推薦:美麗的蔥蓮和韭蓮
※秋天一定要住在北京
※米竹的鑒賞與養護管理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