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愛好書法加shufayi02為好友

王羲之在蘭亭修禊之前來到天台山,被天台山的美景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他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同時不停地練字,不停的洗筆洗硯,竟然把一個澄澈青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這樣得名的。

有一天夜裡,王羲之練字到深夜,他逐個字逐個字地看著、思考著,對自己的字還是不甚滿意,他又看又練,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忽然,一陣清風過處,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

「哪裡,哪裡!」王羲之一邊讓坐,一邊謙虛地回答。他見這位老人仔仔細細地觀看自己寫得字,便請教說:「老丈啊,請您多多指正。」

老人見王羲之一片誠心,說道:「你伸過手來。」

王羲之心裡納悶,老人要做什麼呢?他見老人一本正經,不像開玩笑,便慢慢地伸了過去。老人接過筆,笑容可掬地說:「我看你誠心誠意學寫字,讓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老人說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你會更快進步起來的。」說罷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台白雲……」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個「永」字,他比呀劃呀,寫呀練呀,終於領悟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白雲先生授的真是好筆訣!此後,王羲之練得更勤奮了,他的書法也更加洒脫了,奇妙了。

以後,王羲之回到紹興,與文友在蘭亭歡聚時,揮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書法珍寶《蘭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雲先生的「永」字筆訣,誠心誠意地寫了一部《黃庭經》,放在山頂一個突兀峭險的岩洞里,後人就叫它「黃經洞」。今天,有些膽大的旅遊者,還要爬上黃經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還藏著王羲之的《黃庭經》呢?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王羲之《蘭亭集序》

2、唐太宗練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處理政事的空閑時間裡,潛心練習書法。當時,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宮中任職,由於他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練習「戩」,因怕寫不好有失體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話,於是便故意將「戈」字空著不寫,而私下請虞世南代為填補。

唐太宗為了顯示自己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便拿著幾幅作品請諫議大夫魏徵觀看,並徵求魏徵的意見說:「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學士的字?」魏徵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一遍,始終含笑不語。這時,唐太宗有些焦急地問他:「是像還是不像,你怎麼不說話?」魏徵連忙說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你直言無妨,朕恕你無罪。」這時魏徵才奏道:「據臣看,其中只有『戩』字右半邊的『戈』旁和虞學士寫的一般無二,其餘的均相去甚運」。唐太宗聽了這番話後後,感嘆不已,深深佩服魏徵的眼力,從而也領悟學習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學有所成,必須痛下苦功。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李世民《溫泉銘》拓本 巴黎國立圖書館

3、鄭虔紅葉作書

鄭虔是唐玄宗時代的著名學者,書法家,學問很淵博。他青年時代就愛好寫字繪畫,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貧寒,窮得連紙張也買不起,用什麼來練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廟裡存放有幾間屋子的柿葉,他便搬到寺廟裡住下,每天取紅色的柿葉當紙,刻苦學書。時間一長,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鄭虔終於艱難而玉成,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見了讚嘆不已,稱之為「鄭虔三絕」。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傳)鄭虔 草書大人賦(局部)

4、掘墓偷藝

鍾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非常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痴狂的地步。據說他曾經在抱犢山讀書,為了練習好書法,將山中的石頭、樹木都寫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韋誕等人談論書法用筆,因為興緻濃厚,以致於睡前還不斷地心摹手畫,竟然將被子給劃破了幾個洞。

韋誕也是當時一位書法家,據說他手頭有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論」,因此他的書法水平非常高,當時人都推崇他的書法,認為是當朝第一書法家。鍾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絕,鍾繇氣得捶胸嘔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韋誕過世後,鍾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終於了解用筆的奧妙。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鍾繇楷書《宣示表》(局部),現在所看到的刻本,一般被認為是根據王羲之臨本所摹刻。

5、蘇東坡五不寫

書家有書家的個性,在某種情況下,會拒絕寫字。蘇東坡遇到下列五種情況絕不提筆贈書,這就是「五不寫」。

限定字體大小的不寫:東坡認為求書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見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筆法的工拙,大概怕字體太大浪費紙張吧!既然擔心浪費紙張,又何必多此一舉,浪費筆墨呢?

不認識,未曾謀面的人不寫:東坡曾經回答劉元忠一封信,說道:「白雲居士是不是你的號稱?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麼說,我既然不認識他,就不便隨便落款贈送,如果真是你的名號,我卻不喜歡你輕易使用這個我不知道的別號。」結果自然沒有寫啦!這大概是怕別人別有居心,或誠意不夠,不知珍惜。東坡是自負的,假如字落在一個下里巴人手中,豈不是對牛彈琴,他如何捨得?

綾絹不寫:東坡認為綾絹該用來做衣服,不該用來寫字。如果用綾絹寫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想藉他的字畫,揚名後世的不寫:當時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過他的筆法,以求彰顯於後代,東坡非常生氣,他認為這種方式未免太卑鄙無恥了,世人不憑正當手段求得門徑,卻只會鑽營、巴結,這種邪風杜絕還來不及,怎麼能再助長呢?

文無深意,無法下筆不寫:如果所寫的沒有內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調淺陋,當然寫不得了!

蘇東坡讓道

某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郊遊,見眾多農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條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農婦。二人相對,各不讓路。蘇學士出大言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吾乃讀書之人,汝婦當讓道於我。」婦人一笑,說道:「既自稱讀書人,當能對?」東坡說:「胸藏鬥牛,當然能對!」婦人於是脫口而出:「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大驚,半晌無言以對,兩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著他的窘態,哈哈大笑。蘇東坡見此情景,忽有所悟,趕忙「借梯」下台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

他雖然對了下聯,但心有餘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聰穎農婦,再不能等閑視之,而作此狂態。遂脫鞋襪下水田,拱手讓路。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蘇東坡行書《黃州寒食詩帖》(天下第三行書)

6、康熙學書法

康熙的母親對書法頗有研究,尤其喜歡當時書法大家趙涵的一些字帖,便讓康熙學習。康熙也樂此不疲,學習一個時期後康熙覺得差不多了,便試著上街寫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縣城私訪,在大街上鋪開紙張,揮筆寫到:「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丟了上邊的一點,儘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語道:「聽說周至有個趙涵字寫得不錯,諸位看我的字與趙涵比誰居其上?」

話音剛落,一位老者提筆在那個「然」字上添了一點,這一點點得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康熙見狀驚問:「請問老先生尊諱?」人群中有人搭話:「他就是我們周至的趙涵!」聽說是趙涵,康熙立即請他到酒家,席間便請教起書法來。趙涵也不客氣,從運筆到布局,從揣摩到腹稿,講得頭頭是道。康熙聽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稱奇:「先生造詣頗深,教誨之言當為師訓。」分手時,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並請趙涵進京稱臣。趙涵聽說是皇上駕到,嚇得連連叩頭:「萬歲明鑒,恕小人無禮!」

康熙私訪回京,想試試母親對書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寫的字拿給她看。母親拿起字來端詳了一會兒,說:「康熙學字數十年,只有一點像趙涵。」並把趙涵添上的一點指給康熙。康熙聽後對母親更加敬重,從此也堅定了他學習趙涵書法的決心。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康熙《行書七言詩扇面》

7、計賺名書

黃道周是明末著名書法家,節義千古尢為人樂道。傳說漳州有個黃梧,聲名狼藉。一次他想請黃道周為他新建的「上公祖廟」題匾。黃道周厭而辭之。黃道周就賄賂黃道周的婢女,許其「若得一字,酬以千金」,婢女故意在黃道周面前苦練書法,黃道周見其「廟」字寫得不好,就寫了一個讓她臨摹,婢女隨後即偷偷地把「廟」字送去領賞。過幾天又如法炮製,得到了「祖公」兩字,又一天練「上」字時,黃道周聯想起來恍然大悟,便把婢女解僱了。婢女無奈,只好暗自冒充黃道周的筆法寫了個「上」字交去塞責,以致做好的「上公祖廟」匾額十分彆扭。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黃道周小楷《孝經》(局部)

8、蕭翼賺《蘭亭》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曾以重金遍收大下名書墨跡的事。他對王羲之的字佩服得五體投地,聽說王羲之《蘭亭序》墨跡流傳在其七代孫僧智永手裡,智永已故,他的大徒弟辯才還在世。唐太宗曾三次詔見辯才,想逼他交出這件珍品.但辯才硬說歷經戰亂,不知去向,一再矢口否認。唐太宗無可奈何,但終不死心,便派足智多謀的監察御史蕭翼去徵收這件「寶貝」。

蕭翼知道強索硬逼不行,只能智取,便化裝成賣繭商人,假稱來自山東,路過會稽(今浙江紹興),投宿於永欣寺。這個「商人」為了接近辯才,就極力與辯才套近乎:談詩、論畫、下棋、評書法,終日高談闊論。辯才很高興,以為遇上知音,大有「只恨相知曉」之感,時常侃侃而談,以至通宵達旦。於是辯才無所顧忌,和「商人」成了「朋友」。數日後,「商人」見時機成熟,便帶來幾帖王羲之墨跡,在辯才面前賣弄其收藏的本領。這一下,說得辯才心裡有些「發癢」,就情不自禁地吐露了真情,說是智永先師把家傳的王羲之《蘭亭》真跡傳給了他,那才是舉世無雙的呢!「商人」聽後大笑,插手道:「《蘭亭》早已失散,你是胡吹。」辯才那裡耐得住這激將法,有一天終於橫下心,命小和尚爬上房梁,取出一個鐵匣子,興沖沖地把鐵匣打開,向「商人」展示出那秘而不宣的「寶貝」——《蘭亭》真跡。「商人」卻故意說是「拓本」,與其爭論不休,並將自己帶來的墨跡與之放在一起一比雌雄。後來,正巧辯才有事外出,「商人」便借故去取東西,將放在几案上「一比雌雄」的幾件墨跡,連同《蘭亭》統統順手牽羊拿走,到了永安驛。

蕭翼得到了《蘭亭》,則命人去招辯才,只見昔日的蕭生,驟然變成了御史大人,當他眼見蕭翼從袖中取出「敕旨」後,頓時瞠目結舌……

唐太宗得到《蘭亭》後愛不釋手,臨死時命令把《蘭亭》作為殉葬品與他同葬昭陵。

9、柳公權發奮練字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柳公權楷書《金剛經》

10、祝允明詩書戲權貴

祝允明是明代書法家,天資聰穎,博覽群書,性格豪爽,疾惡如仇。

有一位知府的兒子,不學無術,又自以為是。有一天,這位少爺寫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勝,到處炫耀自己兒子的「才華」。好多幫閑文人也幫助吹噓,有人提出一定要請祝允明來給文章題字。

請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辭,看過文章,提筆寫下了兩行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知府看後,大喜,幫閑們也說好好好,真乃詩文合璧,交相輝映。

不久,這事被唐伯虎知道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旁邊的一個朋友不解,唐伯虎解釋說:「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說那位少爺的文章寫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鷺上青天,是說那位少爺的文章離題萬里。」

古代大書法家都是怎麼練字的?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書譜》是每一位書法人的必修課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去練書法?看了你就知道了
那些獲得中國書法最高獎「終身成就獎」的書法家及其作品
36個「雙胞胎」漢字,你能辨別幾個!
這字,多寫能養壽!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