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生物節律研究獲諾獎,懂中醫的小夥伴震驚不

生物節律研究獲諾獎,懂中醫的小夥伴震驚不

10月2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里·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10月3日《新京報》)

2015年,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創製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幾乎讓所有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的人員眼前一亮,尤其讓從事中醫工作、有中醫知識的國人眼前一亮。

一部《肘後備急方》能給屠呦呦帶來靈感,見證的是我國古代中醫典籍的博大精深。所有有志於醫學研究者,欲要取得驕人業績,必須向這些典籍挺進,並達到兼收並蓄。中醫中藥可供挖掘的內容,太多太多,潛力無限。

本年度三位研究生物鐘運行分子機制的科學家獲諾獎,幾乎更讓國人震驚。因為生物鐘現象,每位中醫都懂。針灸、養生、氣功所涉及的陰陽五行、經絡知識,比如「子午流注」等恰恰與生物節律對應,是生命科學。

而最大的遺憾是,對於這些知識,我們迄今拿不出分子式,不能將這些知識「物化」。那些質疑、圍攻中醫理論,不承認人體經絡存在及真氣運行,稱中醫是欺騙,是故弄玄虛的人士,也多是基於這一點。

由此看,我國中醫研究必須重拾自信,實在不能僅僅滿足於酸麻沉脹痛等官能感覺方面的「訴說」。

未來,如果有國外科學家以我國中醫理論和藥方,研究出生理學或醫學成績而獲諾獎,那麼我們會很難堪。 □賈志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