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林舊事》-杭城「國慶」記憶

《武林舊事》-杭城「國慶」記憶

封面:錢塘記憶珍藏老照片,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後,第一個隆重的慶典活動是在湖濱公園舉行的。

《武林舊事》--杭城「國慶」記憶

十月一日,慶祝「國慶」大遊行是杭城解放後每年一度的頭等大事,人們對這項活動的重視程度遠超「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的節日。

杭城的九月,天氣漸涼,湖濱公園遊人漸多,專門的施工隊開始在公園沿途上街沿用厚厚的木板搭建臨時檢閱台。各基層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也大張旗鼓地組織人力、物力搭牌樓,造彩車、排節目等以迎接「國慶」。

國慶節臨近,更有日日夜夜加班加點趕工時急就的「獻禮」工程,竣工捷報此起彼伏。工礦企業商店的職工進行徹底的大掃除意味著左盼右盼的「國慶」假日即將來臨。商店,菜場的貨架上的商品也比平時豐富了,居民的購貨卡、購糧證里有專門指定國慶期間使用的各種票證。城裡的居民早早地相約近郊、鄉下的親戚朋友在「國慶」前夕進城準備次日看一年一度的「國慶」大遊行。

橫幅標語,紅旗招展,張燈結綵的節日氣氛越來越濃,西湖裡釣青殼老毛鉗蝦也是最佳的時節。

建國初,杭州的「國慶」遊行活動是從湖濱路北端西大街起,往南至解放路左拐到官巷口,後來又延至金衙庄止。

臨時的檢閱台搭在平海路口西湖湖濱「三碼頭」陳英士紀念碑下,兩側是長長的台階式觀禮台,屆時入座的是黨、政、軍、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和工農業戰線上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分子列席觀摩隆重的「國慶」大遊行。

1964年「國慶」觀禮證。當年,能夠應邀參加「國慶」大遊行觀禮的人士是有一份可以炫耀的殊榮。

國慶節凌晨,相應的主要道路實行交通管制,大多數市民只能遠遠地站在岔路口,遙望遊行隊伍中彩車頂上的迎風飄揚的彩旗,側耳旁聽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口號聲和搖曳升空的彩色氫氣球。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城鄉居民從杭城的四面八方湧來,通霄達旦地守候一個立足之處,當然順便探親訪友、購物、遊玩也是計划了好久的大事。

1984年國慶節,「杭州人防」的遊行隊伍通過延齡路仁和路口。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延安路北端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檢閱台(獅虎橋路口,現為杭州科技館)。從此,慶祝國慶節或其它重要活動的遊行路線改成從紅太陽廣場(武林廣場)始經延齡路、解放路到金衙庄為止。

為了觀看「國慶」遊行,凡遊行隊伍所經過的沿途商家、住戶都擠滿了親朋好友,通宵達旦,累並快活著。

大約二個小時的遊行結束了,觀遊行的人群四散,走親訪友,購物,逛西湖。1984年國慶節杭州酒家前。

1984年國慶前竣工的武林廣場噴水池。

1984年,建國三十五周年的大慶,不但按慣例舉行遊行活動和煙花晚會,還在延齡路、解放路、湖濱路等重要地段張燈結綵舉行「國慶燈會」。武林廣場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拆掉了原先33米高的旗杆,大草坪中間建了大型的音樂噴水池和奏樂少女、紅綢舞組合雕塑,內容及數字的組合寓意杭州為絲綢之府和紀念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日及「國慶」三十五周年。

那年起,市民觀看遊行也方便寬鬆多了,只要起個早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佔一個位子,就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國慶」大遊行了。

1984年國慶燈會,解放路百貨商店前。

1984年始,絢麗燦爛的「國慶「煙花是在西湖上空綻放的。

璀璨絢麗的杭城「國慶」之夜。

不同年代的10月1日,不同的心境。杭城學者林辛莞(林濤)先生,半椽書屋、聽濤樓主的民國33年(1944年)10月1日和1952年10月1日的日記原稿。

如今,杭城的城市結構和布局及市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常規的「國慶」遊行不知何年起也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亦好!真正的國富民強,未必需要轟轟烈烈的形式來張揚的。

2015年9月30日乙未八月十八杭城聞瀾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勝賢的錢塘記憶 的精彩文章:

《武林舊事》-湖墅里-(4)

TAG:章勝賢的錢塘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