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洲人的捕魚工具中的柳、竹編類

滿洲人的捕魚工具中的柳、竹編類

滿洲人的捕魚工具

前邊接前天和昨天發表作者富察晨楓的文章《滿族人的捕魚工具》、《滿洲人的捕魚工具(二)》,第一部分講的網具,一共有十個。第二部分鉤(釣)具,一共有五個。今天發表第三部分,是柳、竹編類。

未完,明天將繼續發表,敬請期待。

滿洲人的捕魚工具(三)

「柳、竹編類

(先續昨天「鉤」具)

6、趔(lai三聲):長兩米的木柄固定一長約四米的竹片,竹片寬約6cm,兩邊固定有三至四對相對應的鉤。使用時竹片與木柄呈迴旋狀。冬季鑿開冰眼(直經60cm右右,將帶鉤的竹片放入冰下水中,上下抽動木柄,竹片來回運動,冬季魚休眠不愛運動,被鉤出水面。魚被鉤住時人有感覺。

「竹、柳編類」

1、須籠:一般用柳條或笤條等編成筒狀,直經40至50cm,長約70至80cm,兩頭有圓型孔供魚鑽入,口內有喇叭狀排成的硬簽,伎魚能進不能出。

2、花籃子:竹蔑編成。結構同上條。

3、懶囤:直經1、2米至1、5米高約1米左右的筐狀物,裡邊放帶有氣味的餌(多用苞米窩頭掰成小塊),和重物,上口放一些小樹枝。有繩栓在筐邊,繩上端有浮標為標誌,用船放入較深水中。過一定時間用船起囤。

4、魚罩:用去皮的細柳條製成。高約80cm,上口直經約25cm,下口約50至55cm。多人拿魚罩在淺河水中或池塘邊水深80cm以下水面使用。人多可將魚驚起,罩到魚時魚撞罩拿罩的手有感覺,上口伸進手而捉之。

5、下亮子:秫秸或柳條織編成簾狀,置於有流水的欄河懼中間。利用水流將魚灘在亮上而得魚。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編者註:作者富察晨楓年紀比較大,依據民間收集的素材,不斷給大家發文章。作者又不善於用電腦,每次均是用手機編輯書寫,非常辛苦。在此表示感謝。

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言論,如文章有說的不到或不全的地區,歡迎指正,共同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族家鄉雙城的諺語
滿洲人的捕魚工具(二)
我佩服通天狄仁傑的編劇告訴我歷史真相
賞月之時,請不要忘記是這位滿洲科學家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
絕密檔案里的孫wen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