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法藝術創作心理和精神分析:無意識、非自覺與靈感

書法藝術創作心理和精神分析:無意識、非自覺與靈感

多年來藝術創作中的心理學問題缺乏深入研究,心理學中的無意識更成為盲區,其實無意識是藝術創作中常常伴隨著靈感現象出現的大量存在的客觀事實。在藝術創作審美心理活動中,意識與無意識,自覺與非自覺,是相互交融、相互轉化和辯證統一的。

蘇軾 《黃州寒食帖》

書法藝術創作更是如此,它一方面是書法家有意識地自覺地活動,另一方面又確實有大量無意識、非自覺的因素,這也是創作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所謂無意識、非自覺,大體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就是藝術家在創作中似乎本能地、不知不覺地不受他清醒的意識和意志支配而進行的那種心理活動,甚至藝術家們是心不由主地被驅使著創造自己的作品的,他們創造作品僅僅是滿足他們天賦本質中的一種不可抗拒的衝動。

朱光潛《談美》

一些美學理論家也說,作家唯一忠實可信的嚮導,首先是他們的本能,朦朧的、不自覺的感覺,那是常常構成天才本性的全部力量。藝術創造作為審美活動,是充滿激情的,它是滿載著生動感性直觀材料的精神生產活動,在這種精神生產活動中,雖有抽象的邏輯思維作為其深廣的基礎,但決非邏輯思維的抽象模式所能完全規範和束縛得住的。有的人把它比作一條大河,河面可一目了然,而河的深層潛流是看不到的,創作猶如一條流動的河,有意識的自覺因素和無意識和非自覺因素一起流動,互相交融,滾滾向前,呈現出天然狀態,這種狀態作家不一定能夠以自己的意識完全控制得了。書法藝術創作中這種意識與無意識、自覺與非自覺的心理活動正是創作的最佳狀態。

蒙克畫作

目前對理解藝術心理現象影響較大的是「完型心理學」(即格式塔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完型心理學對理解藝術形式的整體性提供了理論武器.而系統提出無意識,並視之為文藝的動因和本質的是佛洛伊德。他敢於向那一直被忽略的精神生活的深層開掘,指出人並非傳統心理學所描述的純理性生物,強調人除了顯露在外的理性成分之外,還包含著激情和情緒,不可遏制的情感慾望.脫離感情控制的意向和衝動,以及自己往往意識不到的動機。這一學說有助於對人的無意識心理深層的研究和探討,對書法藝術的創作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趙之謙 書法

精神分析,是西方現代心理學和西方現代哲學的一個主要流派,它是由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醫學家佛洛伊德創立的。以無意識為基礎的人格學說是佛洛伊德學說的核心。早期他提出的「心理地形學」,認為人的心靈是由無意識(深層)、前意識(中層)、意識(表層)三個層次組成。

弗洛伊德

無意識(即潛意識),指人的被壓抑的慾望,本能衝動及其替代物(如夢等),它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它影響著人的全部有意識的生活,甚至整個個人和整個民族的命運。這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石。

前意識是指無意識中可以招回的部分,人們能夠回憶起的經驗。它是無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中介環節,起監督、把守關口的作用,不準無意識的本能和作用侵入意識之中。意識是指心理的表層部分,是同外界直接感知到的一縱即逝的心理現象。佛洛伊德還反對把意識和心理等同起來的觀點,認為意識只是心理活動中比較小而且非主要的部分。

宗白華《意境》

精神分析學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它把需要、動機、人格的研究提到首位,開創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新領域,而它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打破了理性主義的傳統.充分肯定了非理性在行為中的作用,開拓了無意識心理的研究,擴大了心理學探索的領域。

歐陽詢 《仲尼夢奠帖》

傳統心理學基本上是意識心理學,近代雖有學者對無意識現象作過討論.但真正以無意識為研究對象的還只有佛洛伊德。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這個長期被人們忽略的新課題——無意識問題,對我們洞察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內涵,全面調動人的精神活動(理性與非理性)的能動性.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對藝術創作特別是書法藝術創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迪文谷 的精彩文章:

第一本書出版始末·上——《龐中華:書寫人生華彩樂章》
「蘇三幣」——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三張「明星幣」
深山幽谷的尋夢歲月——《龐中華:書寫人生華彩樂章》
1999版人民幣上的「六朵花」:梅、菊、荷、月季、水仙、蘭花
古畫閑讀思緒:宋代畫家不拘成法,元代文人重立意創新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