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家菩薩戒講要(上)

在家菩薩戒講要(上)

在家菩薩戒講要(上)

——大乘寺菩薩戒期法要

玄欣2017.10.5大乘寺

南無千花台上盧舍那佛!(三稱)

三聚凈戒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祗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修行者更難

剛剛稱聖號時,沒有稱「釋迦牟尼佛」,而是改為「盧舍那佛」。因為我們舉辦的是菩薩戒期,受菩薩戒,講菩薩戒,學菩薩戒,而菩薩戒以《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為核心,菩薩戒是盧舍那佛所說。

盧舍那佛是佛的報身,也就是修行所證成的真實身份——受用身、果報身,是菩薩從初發心至十地圓滿,通過因位無量願行,所得到的萬德圓滿身,只有果地菩薩所能見到的無分齊色身。

釋迦牟尼佛則是盧舍那佛在我們娑婆世界的化身之一,身形與我們地球上人類相差不多;在不同地點,甚至在六道中,可以現為不同的身形,為不同的眾生所見,接受其不同的教化。

《梵網經菩薩戒品》是盧舍那佛說給法身大士,讓十方世界分身化佛——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轉為一切眾生所說心地法門。所以,大乘戒經之先,禮敬盧舍那佛。

當然,我們所受的六重二十八輕出自《優婆塞戒經》,但它同為菩薩戒藏,同屬大乘戒經,因此我們同樣先稱禮盧舍那佛。

菩薩戒是一切戒中最高戒法,雖然密宗還有三昧耶戒,其實也沒有超出菩薩戒之外,三昧耶戒也是菩薩戒的一部分,或者說一個分支。三昧耶戒也同樣是以凈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萬德為行相,重點在於不舍正法、不舍菩提心、不吝一切法、勿不利眾生等四重。這本身就是菩薩戒所要求,作為菩薩戒弟子,應當修一切善法,沒有選擇的權利,否則將無法利益一切眾生。這與一門深入並不相違,如同世間行行業業的工作,都是以本職工作為主,但並不是其它工作一竅不通,只是要有主有次。普通人不可能七十二行,行行都通,但作為世間智者,也必然會行行都略知一二。何況我們大乘修行人,為利益一切眾生,凡眾生所知,我們尚且皆應有所知,更何況同為大乘正法,怎麼能有舍一取一的思想呢?因而,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更不能對各個宗派有歡喜和排斥等不同的態度。當然,對各宗派中的非佛法成分,可以依法不予以弘揚,甚至批判,但一般不對整個宗派或個人人身進行攻擊。

廣學博聞、深思正觀是菩薩戒弟子的一個要素,因為菩薩要發菩提心,要利益眾生,自己不學,如何利益他人?捨棄菩提心就更不用說了,所修的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失去了意義。因為大乘本就是以菩提心為分界的,如果不發菩提心,縱使獲得解脫,也只是小乘解脫,不能成就佛果。狹義上說,甚至所修不算佛法——成佛之法。

學法後要不吝法,因為菩薩所受的戒,不僅在於不要做哪些事情,更在於必須做哪些事情,弘揚正法是菩薩必需要做事情,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則不能叫做菩薩。《梵網經》有:「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予。而菩薩噁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這裡除了見困不肯布施,還強調吝法不傳,都是菩薩重罪。菩薩不利益眾生,就像廚師不炒菜、教師不上課一樣,就成了名不符實的假菩薩。

菩薩戒重在發心,真發菩提心,則身心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經中常有外道、婆羅門、長者、居士、婦女等聞法悟解,改邪歸正,唱三皈五戒時,即得塵垢盡,證入初果乃至求佛出家證阿羅漢果。別解脫小果尚且以發心來決定,何況大乘菩薩究竟妙果,更不能離開發心而別行善法。

從發心、趣行、證果的次第上說,在家出家、年齡大小等,都沒有差別(經中有小沙彌均頭七歲出家,就證得阿羅漢果)。但要成佛,則必需以出家身才行,三世諸佛沒有在家相成佛。我們今天受了菩薩戒,是行菩薩道的開端,只是起點,不是終點。受戒證明我們真實發起了菩提心,標誌著真正要開始行持菩薩六度,要廣利眾生了。否則,你受菩薩戒也沒有意義,就像考取了名牌大學,也交足了學費,卻沒有去讀書一樣。

菩薩為利益眾生,為護持有情心行,寧可自己吃虧,也不忤逆他意,在戒行開遮上比較寬泛,但論存心,不拘事境。《大寶積經》中說:「為菩薩乘說不盡護戒,為聲聞乘說盡護戒。」這是強調,聲聞主要為了修自身,當然要嚴格持戒,因戒發定,因定生慧,才能現見我空而證果。而菩薩主要是為了利益眾生,在衡量眾生與自己的利益時,是把眾生利益放在首位的,所以寧可自己犯戒,也要護持眾生的心,不讓眾生三毒泛濫,不讓眾生墮落輪迴。經中又說:「為諸菩薩說開遮戒,為諸聲聞說唯遮戒。」同樣是強調,聲聞戒為了自己,盡量遮而不開;菩薩戒為了眾生,則可開可遮,靈活多變。但看發心,但看得益者多少,但看是為了誰,當然具體事例還得具體分析,不能自己說是為了眾生,就是為了眾生。

菩薩戒其實有好多種:梵網經[112卷61品]菩薩戒(10重48輕)、瓔珞本業經[2卷8品]菩薩戒(10重42輕)、瑜伽師地論[100卷5分]菩薩戒(4重43輕)、菩薩地持經[10卷27品]菩薩戒、菩薩善戒經[9卷30品]菩薩戒(42輕)、優婆塞戒經[7卷28品]菩薩戒(6重28輕)等,其中前二屬於頓立,後四屬於漸次。

目前通用的是梵網經菩薩戒,在家出家都有傳授,但《梵網經》中更多的內容只適合出家人,對於在家則形同虛設。因此,更多的人主張不給在家人受此戒,自然的就以《優婆塞戒經》為主了。當然,還有人主張在家出家都應該以《瑜伽菩薩戒本》為主,只是目前響應者不多。

菩薩戒的內容無論多少條,都不出三聚凈戒之外,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即持別解脫律儀、修一切善法、度無量眾生等三大門類。菩薩戒法首須受持的就是「攝律儀戒」,即別解脫戒,她是「攝善法戒」的根本,也是「饒益有情戒」的基礎。

聚,就是種類。三聚戒,就是三大類。其中,攝律儀戒,屬於止惡門,斷一切諸惡,遵從諸律儀,又叫自性戒,通常稱為別解脫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還包括定共戒、道共戒。為獲得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凈,被惡染所覆,而不得顯現;若能離斷諸惡,則性德顯現、法身慧命不斷增長。

攝善法戒,屬於修善門,菩薩所應做,修身口意一切善法而迴向無上菩提,又叫菩提道戒。包括心不放逸、守攝根門、常勤精進、供養三寶,以及六度等法。為獲得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能成圓滿報身佛故。

攝眾生戒,屬於利生門,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又作饒益有情戒。包括與眾生作伴同行善法、為眾生說法令得智慧、救護眾生於恐怖令離憂惱、慈心責罰令悔改等。為獲得化身之因,以所行即為代佛宣化故。

樂善好施,但未發菩提心者,談不上功德;如果受了菩薩戒,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功德大得不可思議。因為這是行菩薩行、持菩薩戒,《梵網經》中說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凈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十方佛守護:我們誦經持咒、念佛修法,以及六度萬行等一切善法,都會得到護法龍天的護持,他們是承佛付囑,已經在佛前發過這樣的願,只要有人受持某經、行持某法,他們就一定前來護持,而持菩薩戒,則是十方諸佛常愍念,心心掛記著這位未來的菩薩,親自予以護持。

命終正見歡喜: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一切惡緣自然消退,具足正見而心生歡喜,隨緣隨願轉生各方凈土。

生生處為凈菩薩友:以持菩薩戒因緣,生生都轉生到菩薩家,與諸菩薩為友,同行善法,互相促進。

功德聚,戒度悉成就:原來所有功德無限增長,新造的善法功德也聚集一起並增長廣大,很快就圓滿菩薩六度中持戒波羅密。

今後世性戒福慧滿:菩提心是成佛的基石,菩薩行是成佛的方法,菩薩戒是菩薩行的導航標。守持菩薩戒,則無論今生後世,所有性戒都不會再犯,因為已經種下了殊勝的種子,八識田中沒有雜草,唯一只有菩薩凈戒,自然不會犯下任何罪惡因緣,福德智慧資糧也會不斷增長圓滿。

受菩薩戒有九個要點:第一是發願,如果不是自己發願要受戒,而是隨波逐流,別人都受我也受,不能落在別人後面,以這種攀比心而受戒,在受戒正因是就先出了問題,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受戒之後先於戒本學處有個了解,然後是自己發心求受,不由他勸,不為勝他。更不能為了某種利益,受戒免費啦,受戒後的待遇提高啦,等利益心受戒,同樣也有不小的瑕疵,不能令戒體完全清凈。

必要是真正見到戒品的究竟利益——自他解脫,為此而發願受戒,以殷重心和難得心,才能保證獲得戒體。這也是我們這次傳戒,為什麼把三天就能傳完,甚至有的寺院兩小時就傳完的菩薩,變成了七天的戒期,增加了不少開示,尤其增加了傳願菩提心的內容,都是基於這樣一個目的:真正讓大家獲得戒體,真正發起菩提心,真正行持菩薩行!

受戒的第二個要點是求師:求取明師,光明的的明,不是著名的名。古人出門全是步行,最多是騎馬,尚且不惜千里求取明師;我們如今交通發達,應該不遠萬里求取明師,經過適當的考察,確定戒師的清凈之後,就不要再做觀察了,否則會因為自己的心態變化,導致戒體不清凈。遇到明師後,要發自內心的啟請:「大德念我,鑒精虔於一念,降悲憫於群機,均賜菩薩妙善凈戒,令我修學大乘、契悟心地,即以四弘化導之功,用酬施戒法乳之德。下情不勝懇禱之至。」這是以自己的精進和虔誠來感動戒師,雖然受戒者根機不同,但菩薩戒師悲憫戒子們的未來,希望他們能在受戒之後,專心大乘各宗妙法,心與如來相契和,覺悟諸佛如來本一心成,開悟之後便上度無邊眾生、斷無盡煩惱、學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體會法師傳戒之深心,報答法師傳戒之大恩。

受戒的第三個要點是徵信:在我們的傳戒儀規中,即是第二天的和尚開示,讓我們以決定信發起菩提心,因為如果信心不夠決定,則疑網未斷,不能勇猛精進的利益眾生、進趣佛道。「決定信」指的是深信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我如果受持菩薩禁戒,也必然會同過去諸佛一樣,能成菩提。不但我如是,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所以,我發願勤修勝行,誓成佛道,願度眾生,咸成佛果。

再者,深信戒為無上菩提涅槃的根本正因,不持戒或僅持少許戒律,就想獲得菩提涅槃,猶如蒸砂成飯,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還需深信諸佛法報化三身的清凈光明、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依持戒而得到,我現在沿著諸走過的路,持戒修行,也完全能夠獲得如是妙相。

這個決定信的生起,與菩提心是相關聯的:需要具有直心——深知自性本來清凈,正念諸佛真如法身,本與我心無二無別。只是我之身心遭到蒙蔽,現在諸佛的指導下,拂去灰塵即可見到真如本性。

還要有深心,能分別善惡,識知為眾生的究竟解脫為善,為自己或為他人暫時安樂,皆非真實善法,然後廣集善法,遠離惡業,戒法自成。

最後就是大悲心,發心利益眾生並付諸實施,不一定非得以說法度眾生,重在心行,事事皆先考慮到眾生,時時為眾生髮願迴向,在事相上自然就會漸入佳境,不必強制自己行菩薩,慢慢就會深入六度。即便今生不能入境,轉身遍十方界,在在生處不舍菩薩凈戒律儀,煩惱也會生生世世都在減少,不會有犯重罪的行為出現。即便嚴重稍有忘失菩提心,也會馬上值遇善友,提點而使你覺悟。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以後的生生世世中,雖然還會再次受戒,但都不算新受,僅僅是增心增戒。

第四個要點是請授:受戒者根本戒無犯,沒有遮逆之罪,心量寬廣、志向高遠,發起堅固的利生誓願。把無始以來的以我愛為根本的一切煩惱和業障加以對治。《梵網經》云:「計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一切為我服務的人,不能受此千佛大戒;希求早日灰身泯智、解脫苦海的人,也不是種菩提因的根機。真發菩提心,需修般若空性,知諸法無我。若有我人、貪愛,則不能內舍、外舍、竭盡舍;知法無我、無人、無貪愛,則能財施、法施、平等施。世尊無量劫中修菩薩行,曾經多次投身飼虎、割肉喂鷹、身油燃燈、摘睛濟病。肢節肝膽、頭舌腦髓、國城妻子、象馬七珍,無不用來施捨,才成就了布施波羅密。我們學佛,又受佛戒,當然也要以不著相清凈舍心,行持善法,哪怕燃一香一燈供養十方諸佛,不為人天福報,不為權乘小果,為得無上菩提,拯濟法界有情。以此微因,終究圓滿檀波羅密。心量放大,心態轉換,心堅意決,根機就變成大機,原本不堪受戒,現在就可以受了。

第五個要點是問遮難:戒師派羯磨師問是否曾犯七逆四重,犯四重者,不能與清凈大眾同期受戒。很多人誤認為自己犯重,其實只是犯重罪的支分,因為重罪的根本罪,需要犯緣具足——境正、有心、籌備、行動、究竟等;若無意、被迫、非境、未遂等,則易於懺悔,或對首懺,或眾中懺。若犯根本重罪,遵依大乘方等懺法,禮《三千佛懺》或五十三、八十八佛名號,一七乃至七七,若睹好相,光花瑞現,則罪滅受戒。禮懺時心不專一或儀不虔恭、不信罪福、不怖地獄,則應感難交。如果一七不見好相,或懷疑其好相的真實性,參考《受沙彌戒儀規》的解決方法,和尚沐手焚香,親書三鬮(jiū)「許受、再懺、不許」供佛前,拈香頂禮禱十方諸佛菩薩,慈悲不舍眾生,令其罪業消除,得受戒法。然後隨手拈一鬮,若拈得「許受」者,即令同眾受戒;若拈得「再懺」者,仍去如法禮懺,懺竟即與受戒;若拈得「不許」者,仍須禮懺,不限期數,必以拈得「許受」為定。

如果犯七逆——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梨、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羯磨(同一界內兩種羯磨)轉法輪僧(違佛所制另立教法),七逆罪更難懺悔,唯依觀諸實相、死心參究,實悟無生。或放棄一切,專心凈土,可期帶業往生。

第六個要點是正受:包括禮十方三寶,請諸佛降臨,受大乘三皈和四不壞信(佛法僧戒),發十四大願,然後稟受三聚戒法。

第七個要點是請證:普於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禮供求證,證明獲得戒體。以三番羯磨證成:初番羯磨,使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悉皆震動。二番羯磨,使妙善戒法如雲覆頂。三番羯磨,使妙善戒法流入身心,盡未來際永為佛種。這種無作戒體,不從外來,是由增上善心感發。

第八個要點是教誡:就是講戒條,受戒之前或之後,一定要把戒條講解一下,至少也要把六重講解透徹,才能讓新戒弟子依此守持。古語說:受戒不守戒,不如不受戒。所以,教誡是非常重要的。

第九個要點是迴向:受戒功德於一切功德中最為殊勝,全部迴向一切有情普得解脫。

受戒後盡量不犯戒,至少不犯重戒,但以過去業力因緣,煩惱種子難以斷除。若犯輕戒,可以如法懺悔。犯下品罪,或心念懺,或一人前懺。犯中品罪,在五人以上大眾中懺。犯上品罪,依別解脫戒,不容懺悔,但依大乘戒法,可以懺悔至見好相,或者重受亦可,但諸大律師都不建議重受,重受是否得戒體,說法不一,所以以懺悔為主。

受戒的九個要點中的教誡,不在《儀規》中,一會兒/明天把這一內容補上——講解戒條。戒條的理解,各人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誰是誰非,應當以古德所說為準,所以我們這次的講解,主要依蕅益大師的《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jiān)要》(箋要就是讀書時,在書上標註的眉批、筆錄),同時參考台灣已故著名老法師道源律師的《在家菩薩戒釋義》。

講戒之前提醒一下:依我國律祖道宣律師,沒有受相應戒者,不能聽聞其戒法。而依印度佛教的觀點,人人都可以學習戒律,不限是否受戒。我們綜合兩種意見,建議五種人可以聽聞:1.已經受戒者,2.發心受戒者,3.預受戒者,4.聞後奉行者,5.於法深信,不觀察他人犯戒與否者。

正式解釋戒條,先說六重戒:

第一、不殺生: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雖為身命」舉重以況輕,為了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尚不應殺,何況為其它事,就更不應殺害生命。「乃至蟻子」舉輕以況重,蟻子這樣微小的生命尚不應為身命而殺,何況其它大些的生命,就更不應殺害。

犯緣有五:1.是生命;2.生命想:殺者意識清晰,確定對方活著;3.有殺心,非誤殺;4.興方便,策劃殺的方式方法、時間地點,及派人殺,或勸自殺等;5.命斷。

按照《五戒相經》的說法,殺人犯不可悔罪,失優婆塞戒身份。殺非人犯中可悔罪,須在大眾中懺悔。殺畜生犯下可悔罪,在一人前懺悔即可。但菩薩戒,殺任何生命,罪過相同。懺悔只能滅除犯戒罪,只是不以此犯戒因緣墮落地獄,但不能滅除性罪,被殺的果報還是在所難免。而不懺悔,則雖犯小罪,亦必然會墮落三惡道。這指的是受過戒,如果僅受三歸,不結犯戒罪。

失優婆塞戒:無心而殺害者不犯戒,但也須求懺悔。有心殺害者即犯重戒,犯重戒則失去此戒體。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

暖法,即內凡(見道前階位,未證見正理,對正理髮相似智解,稱為內凡,未發相似智解者稱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等三賢位為外凡,以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位為內凡。大乘以十信伏忍位為外凡,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賢位為內凡)四善根的初位,從四念處觀(最基本的修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得相似智慧,伏見思二惑,如同鑽木取火,動作不停,漸有熱相,叫做暖位。尚不能得暖法,是說如果犯了殺生戒,縱然依法修四念處等法,連相似的智慧也不能獲得,無法進入內凡位。破戒如一棵大樹的根爛,不能再生出芽莖,又如房屋的地基被毀,柱子和屋樑再好,房子也會倒塌。

內凡位再向上繼續修,按三十七道品的順序,當為四正勤(未斷惡令斷,已斷惡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長)等法,漸漸證得出世果位——須陀洹至阿羅漢。如果破根本戒,連內凡尚且不能得到,出世果就更免談。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受過戒法,行為與戒法規定相違,無作戒體已經毀壞,故名破戒。但以大乘觀點,其戒體仍存在,可以通過懺悔恢復。

破戒有五過:自害、智者訶斥、惡名流布、臨終生悔、死墮惡趣。還有五種衰耗:所願不遂、所得當日衰耗、眾所不敬、惡聲流布、命終入地獄。

聞者心生不快,如同死屍無復香氣,故名為臭。

旃陀羅就是屠者,破戒就是將善根屠殺了,會墮在下賤種姓,故以旃陀羅比喻。

遠清凈道,故名為垢。心性本來清凈,被妄惑所污,而不能生出智慧。

難得解脫,故名為結。結即系縛,被煩惱系縛而造諸惡業,結集生死。受戒就是要解結。

從「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到「結優婆塞」,在下文中,文字稍簡,內容不變,把第一條理解透徹,以下五條不重複講。

第二、不偷盜: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別解脫戒中,五錢為不可悔,四至二錢為中可悔,一錢以內為下可悔。菩薩戒又不同,即便只盜一錢,也犯根本罪。

六緣成犯:有主物、有主想、有盜心、值一錢、興方便、離本處(或有得心)。

第三、不虛說: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九緣成犯:對境是人;人想;誑境虛,所說或示意的內容是虛假;知境虛,不是增上慢,自知沒證沒行;有誑心,有意欺騙;說過人法,所說超越於凡夫之法;自言證,包括身體示意,紙筆書寫;言句了了,話已出口;前人知解,聽的人聽懂了。

第四、不邪淫: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邪淫:與合法夫妻之外的第三眾生發生性關係(一方用性器官)。

四緣成犯:1.正境是三道(男二女三),2.染心(無感覺或眠中不知不犯),3.興方便(設法實施,如前往、靠前、脫衣等),4.與境合(接觸,沒有接觸不犯根本)。

不但與人行不凈行,與任何眾生,包括非人、畜生,甚至死人皆同犯。不但正式行淫名犯,即便隔著薄膜、衣褲也犯。哪怕只進入一根髮絲許,也同樣犯根本。如果是被強迫,也要看初中後三時是否有染心—是否有快樂的感覺,只有痛苦則不犯。

迴向: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乘書院經論學苑 的精彩文章:

TAG:大乘書院經論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