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柴靜的《看見》有感

讀柴靜的《看見》有感

用了幾天時間,讀了柴靜的《看見》。剛開始的時候讀不進去,這種近乎跳躍平鋪式的敘述並沒有真正吸引我,而是後來,自己適應了這樣的方式,融入其中,才看到了她的成長,她的經歷,她的思索。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思索,也在看見,用她的眼、她的心去看見。

《看見》

雙城、對峙、污染、非典、貪污、欺騙、兩會……她是幸福的,在那樣的時間,有機會去觸碰真實的人性,並且和一群有同樣視角的人去見識,去思索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種人性,這種生活。她的思想是真實深刻的,有虛妄,有傲氣,有偏執,可是這些不都是年輕的附屬品嗎?當人真的有機會去觸碰一些事,並學會了獨立去思考,才會發現真實的人性。故事背後的真實是畫面里看不到的,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實的,所以過早的下結論或者是特別肯定的結論,往往是靠不住的。

世界萬物 唯真不破

讀了她的書,我也在想,原來生活可以是這樣的,人生有那麼多的不確定和不真實,那麼生活究竟在幹什麼?如果說非要有意義的話,那麼沒意義恐怕就是最大的意義。人生就像是流沙,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形狀,風吹向哪裡,就走向哪裡,這就是所有普通人的命運,而這場風卻是誰都不可預知的。

她很幸運,可以接觸到許多真實的想法,但是這些思想卻不能簡單的用對錯好壞劃分。每一種思想都有它存在的土壤,妄自評價反而顯得愚昧,正如她所說的,真正的強大不是征服,而是承受。是的,征服是對外的佔有,而承受,卻需要向內的擴張,去把原本的小我撐大,大到包容和理解這個世界上的真實和虛假,並能接受和運用。

理解是寬容的基礎,感受是理解的基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貪,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習慣。

《看見》,看別人的故事,見世間的真假,走自己的道路,只為了有美盡收,有惡盡治,有樂分享,有苦超越。有生之年,有所思,有所獲。

看見世界 看見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瓦爾登湖行者 的精彩文章:

TAG:瓦爾登湖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