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蜀漢前三的名將,居然坐了兩屆冷板凳

蜀漢前三的名將,居然坐了兩屆冷板凳

姜伯約(姜維字伯約)在諸葛亮時代,乃是漢軍中的高級將領,而且名位逐級攀升,等到魏延死掉以後,直接邁入三強之列。可是在蔣琬執政時代,姜維卻受到了冷遇

原因很簡單,因為姜維是隴西人,諸葛亮之所以重用他,很大一個因素就是想讓他當北伐的嚮導官。但是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姜維也始終沒能領著漢軍打回老家去。等到蔣琬上台後,他覺得諸葛亮那麼厲害都沖不破曹魏的西北防線,咱們要不換個方向打?

姜維畫像

於是蔣琬跑到東線去造戰船,打算利用漢水運兵,去攻打曹魏的魏興、上庸兩郡,也就是從東線去掏關中。這條戰線和姜維的老家相距遙遠,於是派不上什麼用場的他只得去坐冷板凳。姜維當然不甘心坐冷板凳,所以他就跟費禕聯起手來,跟蔣琬斗。費禕是堅定的諸葛亮既定方針派——丞相從西線打,那肯定有他的道理,你蔣琬覺得自己比丞相高明嗎?竟敢另起爐灶!蔣琬鬥不過他們兩個,無奈之下只好讓步,任命姜維當涼州刺史,讓他總攬西線戰事,自己則繼續在東線做準備。究竟打哪兒好呢?不急,咱們再等等時機。可是等了沒多久,蔣琬的身體就撐不住了,他只好一步步地把大權都轉給了費禕。

在蔣琬時代,西線的軍權雖然給了姜維,但主力部隊卻一直在往東線調,所以姜維掛著個涼州刺史頭銜壓根兒打不成仗。等到費禕上台,姜維心說成了,咱該從西線往北打了吧?誰知費禕繼續壓著他,不讓他輕舉妄動。史書上說,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只有一萬兵馬,姜維想打小仗是可以的,但想發起全面進攻,門兒都沒有!

費禕為什麼不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大舉北伐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蜀漢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再則,費禕認為自己的能力比諸葛亮差得太遠——丞相都打不贏,我除非做好萬全的準備,否則還是靜待時機為好。而且費禕也有排斥姜維的傾向,因為他找到了新的「帶路黨」,已經不再需要姜維了。話說姜維歸降漢軍是在公元228年,那時候的他風華正茂,才27歲。等到費禕執政的時候,已經是公元243年了,姜維年過四旬,變成了個中年大叔。十五載眨眼便過,足夠新一代人成長起來了。而隴西的局勢跟姜維離開的時候比又有了多大的變化呢?姜維再想殺回老家去,他還有足夠的影響力、號召力嗎?

所以費禕最終搞到了一個新的「帶路黨」,這人名叫郭循(或寫作郭修),涼州西平人,某次戰役中被姜維俘虜,被迫歸降。費禕直接提拔他做了左將軍,比當年的姜維陞官還快。只可惜這個郭循與姜維不同,他不是真降而是假降,身在漢營心在曹,最終趁著費禕喝醉酒的機會,把這位蜀漢大將軍、錄尚書事給一刀捅死了。

不但費禕死了,諸葛亮最看重的幾位人才——楊儀、蔣琬、董允,這時候也已經死得一個不剩了。照理說該姜維上位了,但姜維是涼州降將,既不是益州土著,也不是當年跟著劉備進川的荊襄士人,威望不夠無法如蔣琬、費禕那般總攬朝政。所以費禕死了三年以後,才給他補上大將軍的缺。很有可能,錄尚書事就不給他了——大將軍你專註打仗就成,內政反正你也管不了,乾脆就不麻煩你了。姜維倒是不在乎,反正只要給他足夠多的兵馬,能夠讓他繼續往老家打,完成諸葛亮的遺志就成。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035》

書寫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大帝一生傳奇,看他以何等強硬手腕成為拜占庭人的夢魘,稱雄巴爾幹地區!

詳述毀譽參半的晚清名臣李鴻章,如何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迅速崛起!

演義七分真三分假,讓我們認識一個真實的三國英雄——姜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鍛造美利堅之「艦」005︱強悍的輕型巡洋艦:「布魯克林」級
德軍步兵分隊進攻戰術之突襲目標
韓信的背水之戰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皇帝的復辟:那些再次坐莊的皇帝們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