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獻公選美,不一樣的美人計,男色更甚於「紅顏禍水」

晉獻公選美,不一樣的美人計,男色更甚於「紅顏禍水」

《後宮美人計》劇照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打不贏就暫時躲避,不失為上策。其中的美人計,在三十六計中排在第三十一計策,是以美女誘人的計策,一直被人說津津樂道,更是活了一部《美人計》電視劇。歷史上,也不乏一些成功運用美人計的案例。

比如,東漢末年,王允獻美女貂蟬除掉奸臣董卓,還有非常出名的勾踐滅吳,以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以美色誘惑夫差,消磨掉了其銳氣。傳說,西漢的陳平更 是憑藉一幅《美女圖》,讓40萬匈奴兵退兵,解了白登山之圍,救出了漢高祖劉邦。

陳平獻美女

從南北朝開始,《三十六計》逐漸相傳,至明清兩代成書。而「美人計」出自《六韜》,是戰國時期的人假借姜太公之名而編著的,即「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的意思。《三十六計·美人計》是這樣說的,「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就是用美人來瓦解對方的將領,「伐其情」,充分利用人的情慾、性慾。

《復仇者聯盟之美人計》劇照

其實,美人計,不等於美女計。在《詩經》中,「美人」多指男性,用來形容武藝高強的勇士、品性高潔的君子,或女性愛慕的對象。屈原的《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以及《思美人》「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媒絕而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中的「美人」,指的是統治者,或者就是自己。看來,隨著文字的發展,「美人」都被多理解為美女了。

《思美人》劇照

《思美人》劇照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晉獻公滅掉虞國,就是使用了美人計,準確來說是「美男計」。虞國的虞侯不愛美女,根據記載,說他有龍陽之好,就是現在的同性戀者。晉獻公想麻痹虞侯,就聽從謀臣的建議,精選了一批美少年送到虞國去,用來迷惑虞侯,離間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逼走了虞國重臣宮之奇,最後順利滅掉了虞國。

《春秋祭》中晉獻公劇照

晉獻公影視劇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家 的精彩文章:

被人吐口水的男子版「東施效顰」,卻引發一場紙張價格戰
為幫勾踐滅吳,不惜賣老婆之人,也能成為天下商人之標杆
製造古代第一場經濟危機,霸佔三國第一美女,此人是真正的東漢「國賊」
西晉版「李煜」,歷史總是有些相似之處,沒有野心也是一種錯誤
父子三人皆愛美色,一個還非常仰慕自己的嫂嫂

TAG: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