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契丹民族與中原民族的文化碰撞與融合 文

契丹民族與中原民族的文化碰撞與融合 文

摘要: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以游牧為主的少數民族,曾在歷史上建立過強大的遼帝國。契丹文化是遼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契丹文化包括本源文化和他源文化,以本源文化為主,同時吸收了他源文化最終形成了契丹文化。本源文化與他源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出現過不適應性的文化碰撞,可是就其結果而言最終與他源文化走向融合。

關鍵字:契丹中原民族文化碰撞融合

一、無法避免的文化碰撞

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產生矛盾和衝突是必然的,隨著中原漢人的農耕文化的不斷北來和擴散,必然與契丹人的以游牧為主的舊文化之間產生不可避免的摩擦。

以畜牧業為主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游牧文明,人們強調孔武有力,以能征善戰、馳騎射獵為榮,在契丹人看來,中原的文化使人懦弱,不習武事,只會揮毫潑墨,吟風弄月,可是中原文化並非如此,這種誤解在契丹存在了很長時期,實際上是因文化的差異在契丹人的內心中產生了隔閡,契丹人滅掉後唐、後晉之後,使得北宋納幣請和,所以契丹人認為武力可以取得一切,可是,在治理被武力征服的地區的時候,卻又需要中原文化來幫助自己,這就在契丹人的內心裡產出了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與文化衝突,因此,契丹人認為,中原文化既能幫助自己又能傷害自己,所以採取一方面積極學習、吸收中原文化,為自己服務,另一方面又對契丹人尤其是下層契丹人學習中原文化有所戒備和限制,就說明內心深處還是一定程度的排斥漢族的中原文化[1]

二、明智的文化選擇

契丹統治階級在契丹游牧文化和漢族農耕文化產生強烈衝突與碰撞之後,中原文化得到迅速的傳播與擴散,著眼於民族發展的需要不得不選擇適應漢族文化並使得漢族文化為其統治服務,在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產生強烈的衝突與矛盾的情況下,統治者作出的明智的文化抉擇是既要大量引進、吸收、學習、發揚中原文化,又要對契丹舊有的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加以保留、繼承和發揚,並使之與中原文化巧妙融合。明智的契丹統治者選擇拋棄舊的契丹文化中的糟粕使得能夠更好地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對改造契丹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三、契丹統治集團的漢化

契丹歷代帝王接觸漢文化在所難免,其喜惡與程度深淺不一,契丹之發展久遠。就自從隋唐以後就歷時三百餘年,漢文化從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遼朝開始被統治者習得。

(一)太祖

太祖建國之初就用漢人治理國家,著名的有康默記、韓延徽、韓知古等人。太祖接觸漢文化的過程中,這些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次,太祖將俘獲的漢人安置在契丹國的「漢城」太祖對漢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能言漢語,曾與後唐使臣用漢語談話,史書曾有記載。

契丹信奉佛教的時間要早於太祖,北方草原佛教流傳很早,柔然、回鶻、突厥皆有佛教之崇奉,契丹處於這種環境當中自然就會接觸佛教進而崇奉佛教,但是,太祖知道佛教不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他也知道儒教能代表中國,所以皇子耶律倍以尊孔為先,太祖很高興又下令建立孔廟自己親自拜孔子[1]

(二)世宗

世宗耶律阮是太祖長子耶律倍的長子,出身於相當漢化的家庭,就文化立場而言,世宗羨慕中華風俗,曾參與太宗之南進中原,更見識過後晉典章文物,漢文化的勝美,所以當耶律阮繼位稱帝,多用後晉漢臣,世宗耶律阮自己覺得本民族文化寒陋,以此可見倡導漢化。[1]

(三)景宗

景宗耶律賢史書記載親筆作書給北漢劉繼元,知其當能使用漢文字,保寧八年即976年,景宗下詔在南京恢復禮部貢院,有助於漢學在契丹的昌盛[1]

(四)聖宗

在契丹歷代君主中,聖宗耶律隆緒是一位漢化較深的帝王,史稱「幼喜書翰,十歲能詩。即長,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聖宗好讀《貞觀政要》欽服唐太宗又親自用契丹小字翻譯白居易的《諷諫集》。聖宗喜歡唐代史書,倡導漢學。他推崇科舉制度,統和六年即988年「詔開貢舉」從此科舉考試成為遼帝國的定製一直延續到遼帝國滅亡[1]

(五)道宗

道宗耶律洪基,對於漢學有研習、倡導之功。除了曾下詔設學養士之外,又頒五經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下詔翰林學士講四書五經,除此之外還翻譯《史記》、《漢書》倡導漢學名著,道宗自己還自己寫詩代表作《放鷹賦》道宗的皇后也通曉漢學,史稱「其工詩、善談論、自製歌詞、尤善琵琶」。

契丹統治集團主動的漢化對於契丹民族的發展進步起到重要作用,對於整個民族摒棄舊的契丹習俗,革新契丹文化,實現民族融合具有歷史性意義。

四、契丹民族的漢化方式

(1)文字的漢化

《契丹傳》記載:耶律阿保機使用「漢字隸書之半增損」創建契丹文字,也就是說契丹大字、小字都是根據漢字字體而改制的拼音字,契丹文字是受到漢文化熏陶之後所創製的。統治階級雖然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5],但此種文字只在契丹貴族、文人圈使用,使用範圍窄,《遼史》記載,大多精通契丹文字的契丹文人同樣兼通漢字。因此,契丹文化實際上是在漢字、漢文化的基礎之上形成和發展的,這樣就奠定了契丹文化的漢化根基。

(2)儒學的發展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機以祭祀一個有影響力的漢人,用以鞏固統治集團對漢民族的統治。大臣認為契丹皇帝可祭佛,耶律阿保機說:佛並非中國教。太子耶律倍說:孔子是大聖人,萬世所尊,應當先祭孔子。耶律阿保機很高興,下令建造孔子廟,令太子耶律倍春秋祭奠,自此儒學開始受到遼朝的推崇。《貞觀政要》一直受到契丹統治者的重視,興宗時期蕭韓家奴把它譯成契丹文給興宗閱讀。蕭韓家奴上疏論政事的時候,也援引唐太宗的「輕搖省役」的方針。《遼史·興宗紀》記載興宗好儒術。到了道宗繼位時,儒學更盛。道宗曾召翰林學士講四書五經。又召耶律儼講解《尚書》。契丹貴族普遍接受了漢文化,儒家的封建政治思想也逐步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4]

(3)歷史學的興盛

遼帝國模仿漢人修史書,編實錄。991年,室防、邢抱朴等撰寫的實錄有二十卷。興宗時,蕭韓家奴又和耶律庶成等人編寫從遙擎可汗到興宗時期的大事記,共二十卷。這充分表明契丹在歷史學方面全面地走向漢化[4]

(4)文學藝術的繁榮

唐、五代吟詩的風氣直接影響到遼帝國。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契丹貴族也學習寫詩作賦。史載聖喜歡吟詩,曾作曲百餘首。道宗也常作詩賦,耶律良將其詩歌編為《清寧集》。唐詩中對契丹影響最大的要數白居易的作品,遼聖宗曾以契丹字翻譯白居易的《諷諫集》。近年來的考古發掘發現大批的遼代陵墓壁畫,壁畫上畫有生動的契丹、漢族人物。說明契丹畫工技藝精湛,更說明契丹與漢族交往很深,契丹藝術的漢化程度很大。

(5)社會風俗的漢化

婚姻

契丹族早期婚姻制度規定契丹王族只能和後族通婚。隨著契丹族進一步逐步封建化,出現王族、後族分別同其他部族人通婚以及契丹同契丹以外民族相互通婚的狀況。遼朝政府不得不讓「契丹人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這說明契丹婚姻制度有一個明顯的漢化過程。契丹皇帝娶漢人為妃,或者契丹公主嫁漢人都充分說明契丹人已打破本民族界限,開始與漢族融合起來[2]

喪葬

契丹喪葬制度除大量保留本民族的特有風俗之外也吸收了漢人的某些喪葬習俗。例如太宗死於奕城,靖安皇后蕭氏死後與皇帝合葬。契丹族貴族嚮往中原文化,不斷吸收漢民族風俗習慣,還可從帝王和貴族取漢名的現象看出端倪,如耶律阿保機漢名為億,耶律兀取漢名為阮等等[2]

服飾

服飾方面,「凳發左枉」是契丹裝束的主要特徵。《契丹國志》記載: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漢兵,步騎萬餘人,並凳發左枉,竊為契丹之飾。而《契丹國志》卷二十三《衣服制度》又載:國母與番官皆番服,國主與漢官則漢服,這說明契丹、渤海婦女仍著「胡服」,但是已經有部分契丹人著漢人衣冠,契丹的服飾也趨於漢化[2]

五、結語

契丹民族大量吸收漢族文化,說明在我國歷史上生活在邊疆的少數民族心向中原,具有強烈的內聚力和民族認同感,這是形成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契丹民族漢化過程實質上是契丹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進步與發展的過程,契丹民族的漢化使契丹民族由一個北部草原的落後游牧民族逐步封建化,一躍而發展成為統治中國北方將近二百年的帝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貢獻。更有利於北方各民族的進步與民族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契丹是建立遼王朝的統治民族,契丹的漢化政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為這些少數民族的漢化提供基本經驗教訓,也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3]

六、參考文獻

專著:

【1】韓世明.遼全史論集【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學位論文類:

【2】張文毅,董麗.契丹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的漢化【D】,遼寧大學學報,1997.

【3】孫佳佳.契丹文化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影響【D】,赤峰學院學報,2009.

【4】武玉環.契丹文化的源流及其歷史影響【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0.

【5】吳奕璇.契丹文學與遼文化的關係【D】,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10.

作者簡介:王舶宇,陝西咸陽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民族經濟專業碩士,現供職於咸陽師範學院,熱愛散文、詩歌寫作。

掃一掃關注 心靈雨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雨巷 的精彩文章:

TAG:心靈雨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