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鄂爾多斯比特幣掘金者:一年電費過億元,禁令後高管改行做物流

鄂爾多斯比特幣掘金者:一年電費過億元,禁令後高管改行做物流

從鬼城到挖幣之都,鄂爾多斯期冀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轉型升級,政策、氣候以及廉價的資源,為日後比特幣礦場紛紛選址鄂爾多斯埋下了伏筆。

文 | 周路平

編輯 | 祝同

製圖 | 鄭芳

鄂爾多斯達拉特旗三垧梁工業園,三條高速公路交匯於此。工業園的路都以經緯命名,但很少能看到車輛往來。

從地圖上看,鄂爾多斯正好被黃河「幾」字型包圍,但這裡沒有外界想像的貧瘠和炎熱。

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早早爆得大名。從之前的羊煤土氣,土豪遍地;到後來的樓市泡沫,鬼城空城;再到現在,又被貼上了比特幣的標籤。

挖礦的黃金時代

鄂爾多斯的第一家大型比特幣礦場就在三垧梁工業園裡。8座廠房蓋著藍色鐵皮屋頂,與南方的紡織工廠看不出有太大差異。與晦澀難懂的比特幣不同,負責機器維護的工人不需要高超的技術,他們每個月領取四五千的薪水,忍耐著90分貝的噪音。

坐落於鄂爾多斯的比特幣礦場。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由上萬台礦機同時運轉而發出。每台機器都閃爍著紅藍綠三色的光,它們在高速運轉,通過運算從礦池中獲得比特幣獎勵。

焦兵是這個風口的受益者,他原本在電力公司上班,後來被請到礦場當管理,他不懂互聯網和比特幣,也不需要懂。他的職責是保證現場的用電安全和機器正常運轉,和每個縣城都有的網吧管理員一樣。

最高峰時,9萬台螞蟻礦機和阿瓦隆礦機同時開工。這些機器只需要二十多個人維護,每個月有幾百台出現故障。他們也不需要現場維修,而是打包寄到三千里外的東莞,很多礦機在運往各地礦場前,就是在這裡生產。

礦場內的比特幣礦機,工人們只需保證用電安全和機器正常運轉。圖片來源於網路

毅航是最早一撥來鄂爾多斯挖比特幣的企業。2014年初,比特幣在中國發展的勢頭迅猛,一枚比特幣的價格首次超過一盎司黃金。

鄂爾多斯市招商網站上專門披露了毅航投資的消息。環評手續都沒來得及辦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毅航使用的廠房是開發區管委會出資蓋的,深圳來的老闆買來礦機和貨架,然後每年給當地政府繳納510萬元的租金,就可以加足馬力挖掘比特幣。

比特幣是虛擬世界的東西,它通過礦機運算而獲得。這些礦機以前由家用電腦替代,隨著競爭加劇,算力更大的專業礦機成了主力。而零星分散的小玩家也沒有了優勢,數萬台礦機的礦場在各地流行開來。

顯卡是比特幣礦機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有些人開始鑽電商網站的漏洞,購買顯卡挖礦,七天後再退還給平台。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做法最終讓京東忍無可忍,不得不取消了顯卡的七天無理由退貨政策。

與煤炭造富不同,比特幣時代挖礦掘金的人多是外地人,他們僱傭當地人在礦場管理,每年出現一兩次。他們享受到了早期進入的紅利,一躍成了全亞洲最大的礦場。

外界驚呼,隨著比特幣在當地興盛,被「鬼城」噩夢縈繞多年的鄂爾多斯,彷彿又迎來了再次井噴的曙光。

廉價的電與富餘的錢

鄂爾多斯被比特幣礦場選中並非偶然。

「每度電0.3869元。」焦兵對價格倒背如流,這是毅航剛進入鄂爾多斯時的電價。一年後,降到了2毛6。即便如此,在高峰時期,毅航每年需要給鄂爾多斯繳納上億的電費。

煤炭給了鄂爾多斯充足的能源,由煤炭轉化而來的電成了廉價誘人的蛋糕。為了發展大數據,2011年鄂爾多斯市政府分管領導就承諾,「發電成本控制在一毛七到兩毛之間,最終電價可以控制在三毛錢以內。」

毅航享受的電價為2毛6,正常的工業用電價格是這個的兩倍不止。而直到2016年,東勝區還要為兩家製造企業專門發文,向上級申請三毛錢一度的電價優惠政策。在大數據頭銜的加持,挖比特幣被當成了大數據產業的一部分,受到了優待。

電力成本低成了吸引掘金者聚集的公開秘密。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四川、雲南,甚至是泰國。這些地方水資源豐富,礦機被拉到了小型水電站附近,搭建幾個簡易的鐵皮棚,這裡有廉價的電和免費的水。這些多餘的水電在往年,都像多餘的牛奶一樣被倒掉。比特幣礦場的到來,每年可以給水電站多增加數百萬收入。

礦場開始逐電而居。進入冬季枯水季節,西南地區廉價的水電得不到滿足,比特幣礦場開始如候鳥般遷徙到內蒙古,這裡的電力資源同樣廉價,地方政府同樣敞開懷抱。

儘管在很多人看來,挖礦與真正的大數據相差甚遠,它並不需要有太多技術門檻,已經淪為了資本的遊戲。這並不妨礙比特幣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巨大的耗電量給了這些煤電和水電富餘的地區帶來額外收益。

鄂爾多斯在2009年將雲計算列為轉型發展的重點產業,2010年鄂爾多斯市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確定為雲計算產業發展重點地區。2011年,鄂爾多斯雲基地正式開工建設,並宣布將投入數億元,打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光纖網路。

雲計算和大數據已經被鄂爾多斯市提到了戰略發展的高度。2017年2月,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到訪鄂爾多斯,打算將大數據產業基地落戶於此。

鄂爾多斯市與多個企業合作成立大數據應用中心。圖片來源於網路

政策、氣候以及廉價的資源,為日後比特幣礦場紛紛選址鄂爾多斯埋下伏筆。這裡沒有颱風、沒有地震、沒有洪水,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6℃,除了夏季短暫的燥熱,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涼爽。這些氣候條件也給機房散熱提供了天然優勢。

這裡有歷史選擇的偶然,也有必然。

一位曾在內蒙古進行經濟調研的分析人士,曾專門對虛擬貨幣做過調查,發現這些在當地炒虛擬貨幣的人,和之前做傳銷的是同一批人。

煤炭讓這裡的人們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鄂爾多斯的GDP從2005年開始就在內蒙古排名第一,幾乎是第二的包頭與第三的呼和浩特的總和。鄂爾多斯幾乎是一夜暴富,沒有經歷城市發展的完整過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鄂爾多斯人唱歌洗腳都要開著車去不遠的包頭,或者打飛的來北京。

遍地黑金的鄂爾多斯,連空氣中都充斥著金錢的味道。這裡流傳最廣的是開路虎上街買菜的故事,人均GDP甚至一度趕超香港。到了2010年,鄂爾多斯這個人口只有200萬的城市,豪華小區的房價已經漲到了2萬一平米,連北京也自愧不如。

房地產泡沫之後,民間資本在尋找一個新的出口,很多打著比特幣概念的各種虛擬貨幣層出不窮,歷史選中了比特幣,比特幣則選中了鄂爾多斯。

夢想破碎

2016年5月,毅航悄無聲息地撤出了鄂爾多斯,連工商註冊名和企業法人都改了。焦兵的兩年美好時光也過去了,他原本可以很輕鬆的每月獲得過萬收入,現在他不得不在包頭找了一份物流的工作。

但掛了多年「鬼城」頭銜的鄂爾多斯,顯然很歡迎比特幣的掘金者。毅航閑置的廠房很快有了接盤俠——比特大陸。這是一家國內知名的比特幣公司,除了生產比特幣礦機,它也自己找地方挖礦。

而最後的瘋狂並未持續太長時間,這場挖礦運動很快偃旗息鼓。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閑魚」已經開始有礦主出售礦機。

閑魚上的礦機出售信息。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斷衰減的比特幣數量,波動的價格,以及日益加劇的競爭,使得挖礦變得越來越受人詬病。要靠比特幣來支撐一個地方產業的發展,已經沒有可能。而打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幌子,披著高科技的外衣,傳銷組織在當地招搖撞騙,橫行多時。

2017年9月,中國監管部門決定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一刀切」,全面禁止平台交易和ICO,再加上揮不去的龐氏騙局質疑,比特幣的價格雖然衝過了2萬人民幣大關,但瞬時間風聲鶴唳,應聲回落,留下掘金者未卜的前途。

(應受訪者要求,焦兵為化名。)

【AI財經社原創,《財經天下》周刊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陝西科大教授打環衛工目擊者:對方說剛回國不了解國情才動手
天才李一男年底出獄:任正非接班人27歲當華為副總,因750萬入獄
俞敏洪評大佬英語水平:雷軍很勇敢劉強東在進步,企業家要學馬雲
FF工廠擱置攪亂美國政壇:州長被打臉,賈躍亭堅稱那塊地還在
天津價值百億瓷房子拍賣風波後首個長假:門票每張50一天遊客上萬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