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正在糾結於跑姿的跑友,此文必讀!

正在糾結於跑姿的跑友,此文必讀!

沒有最標準的跑姿,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跑姿。個體的跑步姿勢必須建立在身體特點和運動能力的基礎上,不然再好看、再標準也是沒有意義。

目前,國外最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幾乎都加大了跑動中身體重心前移的速度和幅度,這一技術特徵大大加快了運動員水平平移的速度,跑動中的實效性大大提高。另外,跑步技術的合理運用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員的受傷風險,不僅能穩步提升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更能最大限度地延長運動壽命。

我們在跑動中,技術運用的越合理,所取得向前運動的實效性就越高。而且這時候如果用同樣的體力和能量,若採用不同的技術動作所取得的運動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改「跑姿」之前,要先了解跑步技術

技術改正之前,運動員要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專項基礎、核心力量等)。理想的跑步技術是一個由上肢(主動擺臂)發起,引領下肢(積極送髖、後蹬)協調發力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想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軀幹、四肢等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證身體重心的平衡和前移。

如果某一個環節的力量不足,就會導致跑步技術不連貫甚至動作變形,這不僅影響技術動作的連貫性,合理性,也會加大身體其他部位(肌肉群、關節等)被迫受力,造成不必要的傷病。所以,改正跑步技術之前,一定不能忽視加強核心力量素質的重要性,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

其次,運動技術的改正越早越利於技術的穩定和運用,跑步技術也一樣。但是除了上述所說的技術改正前要注重核心力量素質訓練以外,技術改正過程中,還要關注運動員實時的競技狀態和運動負荷。運動員競技狀態的好與壞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動作是不一樣的,這也直接影響著技術運用是否合理性。

所以,技術改正的時機儘可能建立在運動員正處於系統訓練過程中,並且競技狀態比較好的前提下進行,這樣更能強化和留下最好的技術印記。同樣,技術改正期間,一旦運動負荷和強度過大,運動員為了完成運動質量,在跑動中很難輕鬆自如地運用和掌握技術動作要領。所以,改正技術期間的運動負荷和強度,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保持中等偏下的運動負荷和強度。

總之,技術改正是一個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徘徊的漫長過程,需要有恆心和耐心。技術改正後期,技術的穩定性、合理性和運動員的運動成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同時期,當運動員競技狀態最佳的時候,技術動作也是最連貫、最合理的時候。

同樣,當運動員運動能力下降或競技狀態下滑的時候,技術動作質量也會隨之下降。但是,一旦運動員競技狀態恢復到最佳狀態,技術動作的質量也會回到最佳狀態。所以,技術動作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始終處在一個「波動」的狀態,而且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

點擊閱讀:

《準備改「跑姿」的跑友,這篇文章值得讀一讀!》

為何說改「跑姿」要趁早?

許多業餘跑友,對跑姿也就是跑步技術都非常關心。其中,一部分訓練年限較長、已達到較高水平的跑友,對自己跑姿的某一方面不太滿意(比如腳後跟落地、後蹬角度不夠等等),一心想著改正,然而從最終結果來看,不僅跑姿沒改成,反而水平下降了、或是受傷了。這是因為,跑姿的形成、改正,分為不同的階段,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有時候,改跑姿還需「趁早」。

點擊閱讀:《為何說改「跑姿」要趁早?》

高手的「跑姿」,為何不能生搬硬套?

關於跑姿,爭議比較熱的話題有著地方式(是否前掌先著地)、身體前傾角度、落地點與重心的位置關係、抬腿高度等等。

在業餘跑步圈中,每位跑者之間的跑姿往往差別很大。很多業餘馬拉松愛好者總是羨慕、模仿高手的跑姿(特別崇拜黑人高水平運動員),並努力模仿。但是模仿的過程並不順利,即使照搬了高手的跑步動作,反而更累、更容易受傷了。那麼,為什麼高手的跑姿不適合你呢?因為跑姿是變化的。所謂高手的「標準跑姿」,實際上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能跑不會吃,成績不會好
下一場屬於你的馬拉松 我們讓你輕鬆PB
不是diss誰,在半馬的battle場,中國沒幾個人能跑得過他!
當你在堅持長跑的時候,你在堅持什麼?
打鐵還需自身硬,跑步更需核心強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