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諦閑大師心相印

與諦閑大師心相印

編者按

即日起,蜀中凈土微信平台,陸續為大家推出《印光大師永懷錄》。該書是歸元居士參考印祖文鈔全集、永思集、嘉言錄、文鈔菁華錄、年譜等有關印光大師的書籍,編排整理而成,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特譯成當代白話。

印光大師為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弘一大師(李叔同)贊曰:「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太虛大師贊言:「親其教覽其文者,輒感激威德力之強,默估折服,易估崇仰,為蓮宗十三祖,詢獲其當也。」讓我們追隨印祖的足跡,親聆印祖的教誨——「真信切願,老實念佛」。

與諦閑大師心相印

印光大師和諦閑大師是近代兩大高僧,在弘揚佛法和教化眾生的事業中,志同道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堪稱最默契的蓮友,共同為近代佛教的復興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兩位大師有著不少相似的經歷:諦閑大師二十歲出家後,也被兄長追回,還被強迫還俗。二年後,哥哥去世,諦閑大師才到天台山國清寺受具足戒,從此精進修持。

印光大師數十年如一日在法雨寺潛修密證,每年秋季到次年春季打念佛長七。1900年的前後,他和諦閑大師各自同時閉關專修。他在信中與諦閑法師交流念佛體會說:「光自出家以來,就深信凈土,但因業障深重,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口雖念佛,心不染道。蒙法師策勵,發誓不辜負您的悲心,努力念佛,無奈依舊昏沉散亂。於是我每天閱讀凈土經典,以發起勇猛精進的心。當我讀到《念佛寶王三昧論》的隨息法門,就試著用這個方法,隨著呼吸念佛,真的感覺妄念不像從前那樣洶湧翻騰,想必久而久之,定有霧散雲消,徹見天日的時候。我也由此悟到,慈雲法師提倡的十念法,正是借著呼吸來約束我們的心,其原理也來自於此。《凈土聖賢錄》、《蓮宗寶鑒》都記載了這個方法,可見古人早就預見到末世眾生根機漏劣,難以得一心不亂,預先想好了辦法。古人根基利,一旦發心念佛,自然能得一心;而如今的人,像我印光這樣業障重、根機鈍的人,不靠隨息念佛,恐怕一輩子也得不到一心不亂。隨呼吸念佛包含了五停心觀的數息觀與念佛觀。由於攝心念佛,貪愛的心漸漸斷絕,瞋恚不再熾盛,昏沉散亂一旦除去,智慧就現前,愚痴同樣可破,暗合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之法門。但對於一般的念佛人,似乎不宜提倡呼吸念佛法。因為隨著呼吸念佛,就不能記數了,這些人就難免懈怠;而對於真正發心的人,不採用這個方法,很難得念佛三昧。法師您乘願再來,一心利益眾生,您自己雖然可以不這樣做,但不妨為後學試用,以教導後人。若是利根之人,一七日二七日就能得一心不亂;連我這麼昏鈍魯劣的人,想必用功十年八年也能得一心不亂。」

諦閑大師在杭州六通寺宣講《妙法蓮華經》,講到《方便品》時,忽然深入禪定,沉默不語,出定後,從此辯才無礙。諦閑大師多次閉關,到各處講經,皈依居士達十多萬人。民國十年(1921年),諦閑大師63歲時,得了風濕症,手足麻痹,不能行動。印光大師得到消息後,十分關切,致信殷勤問候,並建議諦公至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求早日康復。信中說:

「我知道您悲心深重,為了四眾學子,不惜現身說法,好讓大家知道人命危脆,應當趁著身體健康,及早努力修行,不要等到病魔纏身時手忙腳亂,您的深慈大悲實在無以復加!然而,您若病成這樣,又如何能弘法?反而導致那些見識淺薄的人覺得佛法不靈,他們會想:為什麼講了幾十年的經,聞名天下的大法師,一旦得了重病,只顧看病吃藥,病卻不見好。他平時講的依教修持,能轉定業,還有什麼阿伽陀葯,包治萬病的話,不都是騙人的把戲么?否則,他一定能依照教誨轉變定業。他不是一向尊崇凈土,以阿彌陀佛的名號為無比靈驗的阿伽陀葯嗎?為什麼自己反而不用?還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音圓通章,講的時候頭頭是道,一副菩薩跟到求救人面前的樣子。他為何不放下身心,拼了老命,志心念觀音菩薩?也好身心安樂,得大解脫,於一切法通達無礙。

考慮到不少世人會有這種想法,在此殷勤祈請諦公,能仰求觀音大士垂慈救護,令貴體康復,福慧彰顯。這樣,那些似懂非懂的人,將從此斷盡狐疑,增長正信,更能互相勸勉,出離邪途,得入佛道,自利利他,這正是以大慈悲現身說法,利益無窮。」

諦閑大師的回信充滿真摯的感情,非常感人,信中說:「印公鑒:讀到您的開示,我不禁心悸神傷,淚眼滂沱。早就知道自己夙業深重,到六十三歲時,必難逃此關。一晝夜間,突然就感覺雙手麻木,兩腳像灌了鉛一樣抬不起來,從此行動不便。我清楚這是業障病,光靠吃藥是沒有用的。想必是自己多生所作的墮三途的惡因成熟,本來要下三惡道,而佛菩薩深慈大悲,顧念我出家三十多年以來,全心全力弘法,也許能重報輕償。承蒙您慈悲垂示,教我持念觀音大士聖號,怎敢不唯命是從?自從我得病後,雖沒能盡情放下萬緣,但求生西方的決心已是無比堅決。我常常念四大無常,身為苦本,倘若能早一天往生,便是早一天離苦得樂。每日獨處靜坐時,心中只想著佛,一心以佛為依歸。由於我一心向佛,從今以後,決定可免三惡道,這樣一想,不免心生歡喜。不料,這樣過了一百天,不但沒有往生的消息,病反而漸漸康復,恐怕再過二十天左右,又將步履如常。由此可見,娑婆世界的苦緣實在不容易逃脫,而極樂世界的凈因也不容易成就。我算什麼人?為了弘法,完全不值得計較這條窮性命,倒是希望您能為法自重,調養精神,保重身體。」後來諦閑大師在講普賢行願品時回顧說,當時在病中雖不能行動,因發願終身受持此經,所以在病中仍堅持觀想修十大願王。

兩位大師的通信,充滿了互相關懷和以佛法為重的精神。印光大師所期望的,諦公已自覺地身體力行,不久就徹底痊癒,繼續講經,足以去除信心淺薄者的疑惑。作為天台宗祖師,諦閑大師與律宗高僧弘一大師一樣,始終堅持一心念佛,他曾勸勉信眾:「不要以種種理由錯過此身,永劫沉淪。看一切事情,沒有大得過生死大事,把任何時刻都當作臨命終時,這樣念佛,就是至誠懇切,以這份誠心,定能生凈土。必須下死工夫,才能成就凈業;常常想到死時的情形,才肯發出真實懇切的心。這是往生的關鍵,是至誠念佛的妙訣。」 諦閑大師往生前寫下一偈:「我今念佛,凈土現前。真實受用,願各勉旃。」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而逝,面容呈金色,光潔瑩凈,頭頂暖氣炙熱,持續了很長時間都不散。

《釋門法戒錄譯文》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卷一-致諦閑法師問疾書》

《余會心-印光大師故事-諦閑大師開示念佛緊要語》

善思如母眾,難忍無量苦,

憶念蒼生情,世世永不離。

迴向偈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中凈土 的精彩文章:

厭此欣彼,方是修凈念佛之士
佛弟子不可去修「腦場懺悔三昧」!
不要老回頭看過去的痛苦
願在西方 生蓮花中
在家如何清洗佛像才如法?

TAG:蜀中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