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中國式管理?

如何看待中國式管理?

現今成功的中國商人中,幾乎沒有人系統學習過管理的。這不是筆者妄下結論,而是一些企業家自己的坦白。然而,無論如何,他和他們的團隊成功了。與此相反,一些制度健全的國際知名企業卻在中國屢屢碰壁,而另一些在中國做得較好的企業 「中國化」 以後,又贏得了豐厚的利潤,這兩者的對比使人相信 「中國式管理」 的對中國的獨特意義。

有人也許會認為中國式的管理就是.........!

中國式管理,最早是由台灣學者曾仕強提出。關於它的概念說法不一,最為眾人接受的一種說法是,指以中國管理哲學來妥善運用西方現代管理科學,並充分考慮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以及心理行為特性,以達成更為良好的管理效果。其實,中國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強調答理就是修已安人的歷程。中國式管理以 「安人」為最終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經》為理論基礎,合理地因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象i 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然後才有資格來從事管理,而事業只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實際演練。

中國為什麼需要 「中國式管理」?難道管理也有國界之分嗎?有專家認為,管理是一門科學是毫無質疑的,但它在不同的區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以中國為例,有人把學習中國式管理理由總結為三點:一是中國社會植根的儒家文化創造了中國獨特的社會情況。二是中國社會體制植根子儒家文化所創造的中國獨有的社會特色。三是中國社會體制和中國獨特的社會情況中潛在的規則和中華傳統社會現象。以上三點,造就了中國為什麼需要 「中國式管理」 的緣由基礎。

學習中國式管理,首先要對中國管理思想有一定了解,這樣才能學到 「中國式管理」 的精髓之處。中國是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兩千多年來,中央集權的國家管理制度,財政賦稅的管理、官吏的選拔與管理、人口田畝管理、市場與工商業管理、漕運驛遞管理、文書與檔案管理等方面,歷朝歷代都有新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管理人才,在軍事、政治、財政、文化教育與外交等領域,顯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積累了寶貴的管理經驗。

戰國時期,著名的 「商秧變法」 是通過變法提高國家管理水平的一個範例;萬里長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當時測量、規劃設計、建築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體現了工程指揮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由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將防洪、排灌、航運綜合規劃,顯不了我國古代工程建設與組織管理的高超水平。還有許多令人讚歎的管理實踐都體現了中國古人高超的管理智慧。

綜觀中國古代管理實踐可以看出,管理與行政基本融為一體。由於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經濟,行政管理是社會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因此,任何一項工程、任何一項管理活動,無不以國家或官府的名義展開,管理實踐也只有在和行政融合過程中才有表現的機會。

實際上,我們所了解的中國古代管理實踐,無一例外不是行政中的管理實踐。中國古代的管理實踐是一種經驗管理。古代管理實踐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干管理者或決策者的寒質高低。管理者的個人知識、能力和經驗越豐富,越有可能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動,否則,管理就可能缺乏成效,甚至失敗

因此,管理實踐是和個人經驗分不開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經驗管理。據有關專家總結,這種管理思想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第一,把「人」作為管理的重心。「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終佔主導地位,把「人」作為管理的重心,管理者必須以人為本,「愛人貴民」,認為管理的成敗在於用人。

第二,把組織與分工作為管理的基礎。強調組織與分工是管理的基礎,建立層次分明的組織體系,家庭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儒家和法家的富國富民之學都是把一家一戶作為一個單位,以男耕女織的個體農業作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齊家」 是管理的主要方面。

第三,強調了「農本商末」的固國思想。重農抑商的思想一直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居於主導地位,倡導以農富國,《管子》認為農業是富國富民的本事、本業,韓非提出: 「富國以農。」 「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等等,他們都一致認為只有通過政治、經濟、法律等手段把農民穩定在土地上,國家才能安穩。

第四,突出了義與情在管理中的價值。中國古代充滿著濃重的講情講義的管理思想,倡導「見利思義」,「義然後取」,「義,利也」,「兼相愛,交相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德服人」等。

第五,讚賞用計謀實現管理目標。重視謀劃,主張以謀取勝為上策.適應環境變化,善於權變,不拘泥於既定的清規戒律。

第六,把中庸作為管理行為的基準。中庸思想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終占重要地位,把中庸作為道德標準、決策準則。

第七, 把求同視為管理的重要價值。重求同是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徵。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的地理及經濟生活特點使得中國的管理活動獲得了一個天然的 「隔離機制」,管理體制和思維方式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特色,沒有發生過大的文化「斷層」、交融與更替現象,長期以來一直穩定地延續下來,使中國的傳統管理思想中凸顯出求同性。

從研究中國古代豐富的管理實踐和古代名家管理思想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是一個豐富的、無盡的寶庫,不僅成為滋養中華民族蓬勃發展的智慧之源,而且也被世界各國有識之土所開發和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鬲 的精彩文章:

了解微頭條!入駐微頭條
「因不堪忍受前妻翟某勒索恐嚇而自殺」網戀真的可以相信對方嗎?

TAG:谷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