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藏市場的黑馬古錢幣乾隆通寶 驚爆六百多萬

收藏市場的黑馬古錢幣乾隆通寶 驚爆六百多萬

乾隆通寶,便是因為清高宗乾隆皇帝於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里體現其「文治武功」的治國戰略,發清楚封建社會裡畢竟一個光輝盛世,往後民間便盛傳佩戴「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該錢幣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反面的滿文比較複雜,上面有很具體的報價和錢幣拓片。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公分,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隨著錢幣收藏行情的不斷升溫,古錢幣逐漸進入藏家的眼球,各地錢幣交易會上,古錢幣專場也多次交易出好價。今年上海交易古錢專場成交量總共614件,成交價金額平均543餘萬元,成交率為63%。其中,清「咸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以66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成為此次專場的標王。對此專家表示,古錢幣具有較大收藏投資空間,升值最快的當數其中的珍品類古錢幣,在市場上十分受追捧,漲幅很大。

銅錢的歷史發展

銅錢,古代銅質輔幣,圓形,中有方孔,俗稱銅錢,是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鑒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鑒別銅錢需要看銅質、觀銹色、看錢文、聽聲音、聞氣味、辨偽色、觀版別。

秦帝國以後兩千多年間的錢幣,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錢為「方孔錢」,也被戲稱為「孔方兄」。方孔錢是由圜錢演變而來的,以秦帝國的「半兩錢」為最早,中華民國時期的「民國通寶」為最晚。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鑒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 ,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 。

瓷器 · 字畫

玉器 · 雜項

電話:137 9858 4199

台灣大型交易會,深圳文博會新加坡藝術展,將於2017年4月—2017年6月舉行,隨後移師巴黎龐畢度中心、紐約大都會藝術交易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古董鑒定交易 的精彩文章:

2017年琺琅彩瓷器 市場拍賣價再次爆漲

TAG:收藏古董鑒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