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刻本《樂府詩集》

宋刻本《樂府詩集》

宋刻本《樂府詩集》

宋刻本《樂府詩集》

宋代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是一部收集最為完備的樂府詩總集。樂府,是我國西漢時期朝廷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負責制定樂譜、搜集歌辭和訓練樂員。後人以樂府官署所採制的詩歌稱之為「樂府」,「樂府」詩體名稱由此得來。直到唐、宋時期,一些可以入樂的詩歌和仿樂府古題的作品也統稱「樂府」,詩的範圍既有朝廷所用的樂章,也包括產生併流行於民間的歌謠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樂府民歌具有鮮明、生動的風格和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是中國珍貴的文學遺產,如《陌上桑》、《長歌行》、《木蘭詩》、《敕勒歌》等至今廣為傳誦。

郭茂倩將自漢至唐五代時期的樂府民歌、文人作品和先秦歌謠彙集一起,編成百卷巨帙,按其曲調分為十二類,有郊廟歌詞、燕射歌詞、鼓吹曲詞、橫吹曲詞、相和歌詞、清商曲詞、舞曲歌詞、琴曲歌詞、雜曲歌詞、近代曲詞、雜謠歌詞、新樂府詞等,為後世保留了大量古代優秀的詩歌作品。同時,他還撰寫題解,對各類樂府詩的曲調、歌辭起源、發展加以考訂,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之成為早期研究樂府詩的重要文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徵引浩博,援據精審」。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樂府詩集》是現存此書最早版本,今存七十九卷目錄二卷,其他缺卷用元刻本和清抄本補配而成完帙。此宋刻字體方整,結構謹嚴,雕鐫精緻,紙潔墨瑩。版心下鐫刻工姓名,卷中謹避宋帝諱字,實為宋刻本中的精品,因此歷來為收藏家所珍重。從書中藏書印記得知,清初曾經藏書大家徐乾學、季振宜等收藏。後為近代著名學者、藏書家傅增湘先生所得,視為至寶,其間還有一段有驚無險又鮮為人知的故事。

1918年,經友人介紹,傅增湘得以見到這部宋本,甚為驚喜,稱此書「體大思精,蔚然巨制」。遂以高價買到此書,一直妥善保藏,平日從不輕易示人。二十多年後的一個秋日,考慮到原書已然年代深遠,蠹損日增,為長久保存之計,決定將書重新裝裱。於是命人拆去原書衣,拿出家藏高麗苔箋加染靛藍換作書衣,交付文友書堂,請當時的著名裱工王仲華裝裱。當時正值年節,王氏便把書帶回家去,完工那天正準備將書送迴文友書堂,以釋重負。忽然間記起中午有朋友約請,於是先去赴宴。酒罷回家時天色已晚,只得改天再送。恰在當晚文友書堂失火,其火勢迅速蔓延,使得萬卷藏書付之一炬,文友堂主人魏笙甫逾屋逃出,幸免於難。次日傅增湘聞訊怦然心驚,不禁扼腕嘆息,如此珍密二十多年的寶物,一旦出匣重裝,竟遭此劫難!彷徨繞屋,心急如焚,只得強作達觀,趕往文友堂探詢。當得知此書幸未送還而免遭焚毀時,不禁欣喜若狂,感慨不已,此等寶書可謂真有神物護持也,遂更加珍視保藏。

如今,這部免遭劫難的古籍善本珍藏於國家寶庫中,當年裝裱過的書衣平整如新,外配淡雅精緻的書套依然光彩奪目,可誰又能想到它曾有過的這段經歷呢?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我國第一部病因學專著《諸病源候論》
桃花塢木刻年畫工藝流程
《皇朝禮器圖式》:一部規範清代社會成員行為的圖譜
被遺忘的好書總會復活
中國古籍版本分類及歷代版本書體特徵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