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最終還是亡在了節度使的手裡

唐朝最終還是亡在了節度使的手裡

安史之亂,是唐朝節度使制度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邊將擁兵過重,不造反才怪!由安祿山和史思明引起的安史之亂使大唐王朝從盛變衰,並且最終毀滅了唐帝國。那麼安史之亂到底給唐帝國造成了怎麼樣的深刻影響?為什麼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十幾個皇帝都沒有扭轉唐朝衰落的命運。

首先我們來看看安史之亂的起因: 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發生其根本原因就是隨著唐朝國力的增強其政治經濟制度也隨之改變。我們先說說軍事制度的改變,唐玄宗之前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沒有職業的軍人,但是伴隨著唐朝經濟的發展府兵制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國情,因此唐玄宗開始把府兵制廢除改為職業軍人,並且設立了專門帶兵的節度使,安祿山便是唐朝最大的三鎮節度使。節度使的設立雖然增強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也種下了唐朝後100多年的藩鎮割據的惡果。

說完軍事我們在說說經濟制度的改變,唐朝經常被我們說成盛唐,因為唐朝經濟的繁榮在當時絕對第一,。城市貿易的繁榮農民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把更多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到城市中來,而國家的稅收也由農業稅慢慢的變為了商業稅。而這突如其來的改變唐玄宗似乎並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唐玄宗為此設立了大大小小几百個徵稅部門,這些部門相互獨立因為沒有監督合作造成大量的重複徵稅現象,久而久之就埋下了唐朝動亂的禍根。

安史之亂後唐朝奇怪的政治現象:潘鎮割據 雖然安史之亂被平息了,但是唐玄宗時期形成的藩鎮割據卻沒有被除掉,唐玄宗後的十幾個皇帝基本上都只是擁有半壁江山,他們必須和藩鎮節度使相互妥協利用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宦官專權,出現了宦官立君現象 唐朝從李淵建國到唐玄宗去世一直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的情況,可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皇帝們卻陷入了宦官專權的怪圈,有的皇帝還被宦官害死了(唐敬宗就是被宦官毒死的),然後由宦官做主又立了一個聽話的新君,真是可悲可嘆啊。唐朝後期之所以出現宦官專政和上面的藩鎮割據是分不開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的權威被嚴重削弱,因此唐朝的皇帝們就想利用宦官加強中央集權,沒有想到的是皇帝集權沒有搞好卻被宦官把權利分去了。

朋黨之爭皇帝權威削弱,宦官勢力崛起,這樣的時代背景為結黨營私創造了優良的生存土壤。伴隨著這種朋黨之爭的愈演愈烈,直至把衰落的大唐帝國推向滅亡。但是,節度使有造反的,自然也有忠誠的。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還是苟延殘喘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節度使制度的弊病就是,藩鎮割據!但是,這是唐朝的祖宗家法所制定的祖制,在盛唐時期,李世民可以震懾八方,節度使不敢造次,所以弊病沒有顯示出來。但是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由盛而衰,唐肅宗就是有心收回節度使的兵權,也沒有這樣的實力了,只能用一方節度使,制衡另一方節度使。但是這種制衡的方式,客觀上,也可以起到延緩唐朝滅亡的速度。

但是,由於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可以延緩滅亡,但是不能迴轉乾坤!最終,唐朝的末代皇帝,還是被節度使朱溫所殺,可以說,唐王朝最終還是亡在了節度使的手裡。唐朝之所以可以在安史之亂後,存在近百年,是唐王朝的節度使制度決定的,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唐朝的政治體制和國防體制,所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導致的必然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史思明因性格太暴躁 竟被兒子所殺
詩歌賞析《賊平後送人北歸》: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唐朝滅亡:安史之亂是怎樣導致大唐盛世毀滅的?
安祿山不造反都對不起天下人了,辜負唐玄宗
2017最帥古裝新郎,李晨、趙又廷上榜,好巧,五位都是皇子皇孫呢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