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鏡楊俊麗講解:不懂酒,就不要亂釀酒
自以為懂酒的「自釀族」,一些好酒之人就開始思慕古人。吟詩作對,曲水流觴的文采不一定夠。但學著古人釀酒的雅興卻格外高。趁著夏季葡萄豐收,大量採購,照著老祖宗留下的釀酒十法,撩起袖子就釀了起來。這些熱衷於在家以土法釀酒的人形成了群體龐大的「自釀族」。
除了葡萄酒這樣的發酵酒外,動手能力更強「自釀族」,甚至連工藝繁瑣的高粱酒也不放過。從泡糧到發酵再到蒸餾,樣樣自己經手。好不容易釀出了一罈子酒,還要遍尋親朋好友一同共享,引以為雅事。結果每年都有不少患者,因為喝了「自釀酒」,在醫院裡痛罵送酒的親友想毒害他,好繼承他的螞蟻花唄。
一、自釀酒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釀酒的人根本不懂酒!這酒,有毒!本著「再好的館子都比不上自家廚房」的心理,很多人都覺得親自動手製作的食物和飲料要比買回來的出色。
二、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自釀酒,最多只用開水對原料沖洗殺菌,發酵過程中也無法通過工業手段來控制發酵菌的種類,往往造成雜菌超標。雜菌污染是造成 「自釀酒」有毒的主要原因。雜菌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雜醇超標。雜醇則是造成頭疼的罪魁禍首。
常常有人誇自家釀的酒容易醉,「後勁足」,以此證明自家的酒真材實料,比酒廠釀的酒更純,酒精度更高。
而事實正好相反,容易醉「和」後勁足這些強醉酒感都是雜醇對神經系統的傷害。其中甲醇對視網膜和視神經傷害極強,喝自釀酒險些失明的案例比比皆是。
其次,大多數的「自釀族「都並不具備專業的凈化設備,釀出的酒往往糟味過重,口味不會太好。
有人會說,「古人沒有現代酒廠技術條件,不也好好釀了近千年酒?」自釀酒的風險是倖存者偏差問題。畢竟喝死的古人,再也無法跳起來反駁你了。如今「自釀族」日益壯大,他們在論壇和網站上,分享著自己的釀酒經驗,以此為社交誘餌。除去有專業知識和設備的釀酒愛好者,大多數人也只是因為好奇,隨便釀釀嘗鮮。在釀酒這件事上,太過自信,往往是拿命在耍。


※天氣好轉啦 去歡樂谷浪正當時
※Best名品腕錶:說說幾款能讓你中毒到欲罷不能的復刻表
※千元機與高端機的這些細節差距,看了你才不後悔?
※中歐班列一周開出5列:海內存知己,天涯共美食
※《功夫》中包租公的角色原來是他扮演的,我們錯怪周星馳13年了
TAG:九派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