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我這樣的女人來說,死才是唯一的解脫

對於我這樣的女人來說,死才是唯一的解脫

還記得《歡樂頌》播出時,樊勝美的媽媽已經超越了容嬤嬤,成為了我人生中最想擼袖子暴揍的人物。作為一個獨生女家庭,我真的被刷新了三觀,因為在我的認知中,我一直覺得,這是戲劇效果,誇張放大從而反諷,現實的生活中怎麼會有這樣的家庭,會有這樣恐怖的家長?

可在跟我媽的聊天中,她對我說:「有!怎麼沒有,只是你過得太好了你才不覺得的!」

後來她跟我說了鄉下老家一個叫吳芳的故事。

先交代一下背景,我出生在一個N線小縣城,就是現在的房價還是5000左右的那種。所以更別提很多年前了,更是貧困落後,而從大概率上來看,越是落後貧困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越是嚴重。

吳芳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上面都是女孩,她的父母想要生男孩,可一直都不如願。生不出來就繼續生,後來一直到第六個孩子才如願的生到了男孩。

那時她的家裡只有幾間自己蓋的瓦房,父親在外打工,而母親因為一直都沒生到男孩,就一直「專職」在家生孩子,生完,恢復,接著生。那時他們家的狀態就是,母親和稍大的姐姐要照顧孩子和老人,還要下地去種地除草....而生到吳芳的時候,他們家已經養不起了,所以吳芳就被送給了只有一個兒子的二叔家。

吳芳的姐姐們,初中還沒上完就早早輟學了,一是因為家裡的錢都是先供著弟弟喝牛奶,義務教育過後,沒有錢供她們上學;二是,家裡全是需要吃飯生活的孩子,只有一個勞動力,根本養不起。所以姐姐們也都根本不想上學,有的跟著村上的年輕人外出打工,還小的就在家帶妹妹。

一家人,最高的學歷也就在初中了。大姐16歲,母親已經在託人在村裡給她相親了,不看出生能力長相,看誰給的禮金多。別人問起時,她媽媽說:「我們養不起,嫁出去一個就少養一個!她也能過上好日子。」

對,沒錯,她覺得這樣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看到這裡,是不是會對送出去養的吳芳感到慶幸?畢竟二叔家只有一個哥哥,應該會過得好一點吧?

然而並沒有。

我一直覺得,人總是受周圍環境和人文思想的影響的,處在一個腐朽的大環境里,你可能雖然是正確的思想,但你就是個異類,你會被一群人洗腦,不自覺的被同化。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走出過著一個小小的城。見不到外面的世界,當然覺得全世界都和他們一樣!

所以吳芳雖然脫離了這樣一個家庭,但卻沒有脫離了這樣一個大環境。

還好的是,二叔供吳芳讀書,可是想要讀書總是要付出代價,於是吳芳早早起來餵豬、做早飯,等著父母和哥哥起床。放學後,第一件事不是去做作業複習功課,而是做晚飯,洗衣服。碰上每月集市前還要到菜園去拔菜送到集市上去賣。

當然,吳芳也是有反抗,但總被二嬸罵:我供你吃,供你喝,供你上學,你又不是我親女兒,讓你干點事怎麼了?沒讓你去打工就已經對你很好了!

其實說到底,這不就是換的一個廉價的勞動力嗎?用道德孝道綁架的一個人,我對你有恩,要不是我養你,你還能活到今天?你怎麼能對我不孝?

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三,雖然她的成績在學校里還算不錯,但是一直都是在鄉村裡的學校,教育環境和城市裡的孩子還是相差太大,所以面對和全國學生同場競技的高考,吳芳只是過了大專的分數線。

她想走,即使是大專她也想去讀,因為她是想要離開這裡,脫離掉這個讓她崩潰的圈子。在她看來念了大學自己就和家裡面的人不一樣了!

然而並沒有用,在親生父母,養父母眼裡,她滿18歲了,終於有了一個到了合法工作年齡可以去打工給他們賺錢的人了。於是吳芳被養父母強制的剝奪讀大學的機會,塞給了外出打工回來的鄰居,跟著她們一起出去打工。吳芳終於來到了大城市,燈紅酒綠下,感覺自己越發的渺小。

而在這個時候,原本幾乎斷了聯繫的親生父母,開始頻繁的給她打電話噓寒問暖。原因不是對拋棄她內心的譴責,而是因為她有錢了。

沒什麼文化只能做體力活的吳芳,住著最破爛的隔板房,做過服務員、進過服裝廠,現在的她每個月不僅要供自己的開銷,還要填來自生父母,養父母兩個家庭的窟窿,應付著他們各種以生病、沒錢吃飯、交學費等要錢的借口。

我聽到這裡時很納悶,既然已經出去了,世界那麼大,乾脆斷絕關係,這樣的家庭還不如沒有呢,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啊!

旁人總是這樣說,但就像樊勝美一樣,即使內心明白父母是個吸血鬼但那也是她的父母,生她養她的人。傳統的孝道思想,根本不允許她拒絕他們的求助。如果她斷絕聯繫,她就成為了那個不孝、忘恩負義的人!從小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習慣了剝削,下意識的就會去做那個拯救者。

而吳芳的兩個姐姐早在她們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被父母嫁給了同村的男人,幸運一點的是慶幸老公是愛她的,生活過的至少比在家裡要好多了。而差一點的又淪為和他們母親一樣被當做是生孩子的機器。

吳芳是在打工時遇到她的老公的,兩人互相很喜歡,男方家雖也不是有錢人家,但至少是縣城上的,條件也不差。但其實吳芳的父母是很不想吳芳嫁人的,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嫁出去了的女兒就是別家的人,以後就不會再把錢給他們了。

所以,他們定下規矩,要想娶吳芳,拿出十萬塊的禮金,錢拿來,女兒就是你們的了。

兩方家庭商談過,吵過,鬧過。兒子非她不娶,女兒非他不嫁,最終在吳芳懷孕的情形下,兩家以六萬元協商。經過這些事,丈母娘看她的眼光都變了。

後來第一胎,吳芳生了個女兒,聽聞是女兒,吳芳的父母和養父母都沒有來,丈夫在外打工也沒能趕回來,丈母娘也是冷言冷語。

在坐月子時,沒有人幫助她帶孩子,婆婆對她說:「我們以前生完第二天就下地幹活了,你們這些女孩怎麼這麼嬌氣!」於是在生完一周後,走路都費盡的她還要準備公婆的飯菜。

要問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是深愛吳芳的老公幫她對抗著家庭?還是吳芳又淪為了第二個她媽媽成了生孩子的機器?

不,吳芳在二胎還是生了女兒後,遭受了更可怕的待遇後產後抑鬱,孩子還沒斷奶就跳樓自殺了。留在窗邊的紙條上寫著:

「女兒對不起,我這一生沒有留戀的人,除了你。但是媽媽對不起你,我真的活不下去了。對於媽媽這樣的人來說,死可能才是唯一的解脫了。」

我聽到這,真的是目瞪口呆。

原來真的有人,活著比死艱難,原來真的有人,這一輩子,都沒幸福過。

重男輕女這種被拿來翻來覆去說了好多遍的話題我本來是不想做,其一是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沒有因為我是女孩有任何的不滿,所以我覺得我無法切身體會那種折磨。

其二,我覺得這個話題就像是牛彈琴一樣,有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人是不會因為一些悲劇的例子做出任何的改變。他們甚至會覺得別人的思想有問題而從不會覺得自己想錯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誰比感受過的人更加懂得其中的苦楚了。而更可怕的是,還有很多曾經自己被「重男輕女」迫害過的女人,延續了這種思想,她們依舊迫害著自己的女兒。

凌晨四點被夢驚醒,敲下這些字,夢裡卻出現了一個被母親打的滿身血淋淋的女子,她向我求救,我卻無能為力。驚醒後特別的難過而又無措。

好像這就是一個怪圈,無限循環,但只是希望,那些遭遇痛苦的女生,能少一點,再少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沐心木語 的精彩文章:

「你已經這麼幸運了,還好意思跟我計較?」

TAG:沐心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