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釣&島釣?或許才是象山海島游的正確打開方式……

海釣&島釣?或許才是象山海島游的正確打開方式……

GIF/703K

今年國慶長假

象山各大旅遊景區和特色鄉村皆呈現人滿為患的景象

花嶴島作為「新晉」國家級海洋公園

更是成為遊客們的不二選擇

同為出遊花嶴島,

記者避開人潮擁擠的景區,

而是在鄉間蟹塘邊提籠釣蟹,

盡享愜意自在和螃蟹大餐。

GIF/605K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

現在無疑是抓螃蟹的再好不過的季節了。

GIF/1047K

秋意漸濃,早晨海邊猛烈的陽光仍躲在厚厚的雲層後方,海風拂面,輕柔舒適,還夾雜著熟悉的咸腥氣味。

和朋友搭乘汽渡到花嶴島碼頭,下船坐上電動三輪車前往蟹塘。

鄉間小路顛簸崎嶇,但兩旁風景卻是靜謐怡人,成方連片、有足球場般大小的蟹塘就這樣出現在眼前,遠遠就看見養蟹人邊開著皮筏邊均勻地將飼料灑進塘內。

朋友家的蟹塘在道路末端位置,不遠處就是大海。

拿上網兜和釣竿,就大膽地走上坑坑窪窪的田埂,塘面在微風吹拂下泛起層層漣漪,沿岸四周隨意長著好些黃綠色的蘆葦,映著氤氳的水氣,氛圍安寧柔和。

蟹塘水比較淺的地方可隱約看到白蟹遊動的身影,身體傾斜倒垂在水中,螯足頻頻擺動,緩緩地作不定向的水平遊動,游得深了就不見了蹤跡。

瞅准了不時冒水泡的區域,底下八成就有螃蟹,將一頭綁著水潺餌料的釣竿沉進塘里。

不一會兒就感受到釣竿被拉扯,小心翼翼地將釣竿抬起,待餌料浮出水面,只見竿上空空如也,什麼收穫也沒有。

釣蟹跟釣魚其實也相似,運氣和耐心缺一不可。幾次下竿都是「虛驚一場」之後,朋友索性就沿岸坐下,大有跟這一塘螃蟹較上勁的意思。而我則等不住了,拿著網兜跑到另一側試試。

兩隻眼睛緊緊盯著水淺處的螃蟹,看準迅速地一伸一撈,雖說螃蟹是沒撈著,倒是兜著了一些個小白蝦和彈塗魚,一問才得知也都是養殖在塘里的。

陽光逐漸變得猛烈起來,餌料被吃得所剩無幾,可我倆愣是一隻螃蟹都沒釣上來。正當我們準備放棄另尋他法時,朋友將插在泥里的釣竿隨意拔出,卻不料帶出了一隻白蟹,傾斜著身子咬著餌料。

「快快快,趕緊拿網兜來!」「當心,千萬別讓它跑了。」終於在釣竿和網兜的雙重配合下,螃蟹最終被收入筐內。朋友解釋說,白蟹其實很聰明,喜歡潛伏在池塘邊的砂堆里,只露出眼及觸角。

小的時候還容易撈捕,大了確實很有難度。於是我們就改用地籠網捕蟹,這地籠網網口用篾片尼龍細繩編成,身子則由一隻只半米長籠子並排連接組成,總長約20米,將它放入塘中,它就猶如一條「地龍」,全身張開十幾個口子,梭子蟹只要鑽進去就沒法出來。

地籠網需要放置一段時間,而我們就趁著空檔暢遊蟹塘。站上皮筏,粗長竹竿在塘岸邊重重一撐,皮筏就搖搖晃晃地出發了。

漸漸駛近塘中央,雲霧已完全散開,遠山上間隔排列的風力發電機在風中緩慢轉動,大佛山清晰可見,圓渾峻險,兀峙海上,岩頂在陽光下呈現層層金色的光環,順著岩峰兩側衍射,格外好看,瞬間便有避世山水間之感。

玩了一會兒就回去把地籠網拿出看看,只見幾十隻青背白肚的白蟹正在網筐里爬行。塘中央還放置著料斗,將其拿起便看見幾十隻小白蝦在斗里彈跳著身軀,有的還順勢躍進了塘里。養蟹人挑揀了一些白蟹出來,其餘的用皮筋綁好蟹鉗,免得其「自相殘殺」,準備拿去市場售賣。

蟹塘旁就有一間小屋,就著還活蹦亂跳的白蟹做一道蔥油蟹。肥厚滿黃的螃蟹被斬成幾塊,在鍋里被煮得通紅,蟹黃流出泛起油油的光澤,撒上蔥花和蒜末,倒上醬油,再淋上滾燙的油,只聽得「滋滋」的聲響,蔥油蟹的誘人香味立馬鑽進了鼻子。

此時,湯汁變成金黃稠液,紅的綠的白的黃的糅融於一體,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上好美饌,任憑誰都要忍不住流下口水。

記者:謝賢瑜 文/攝

編輯:周衍欣

中國象山港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象山港網站 的精彩文章:

真的!象山人聽完這首歌,都迫不及待要回家!
9月25—19日,象山這些地方將停電!看看有沒有你家!

TAG:中國象山港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