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洋戰爭中,令美軍最頭疼的武器竟是它

太平洋戰爭中,令美軍最頭疼的武器竟是它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擲彈筒是令美軍頭疼不已的武器。在太平洋海島激烈的戰爭中,日軍開始進行毫不示弱的反擊戰。日軍就好像電影里一樣,一面高喊把美國佬趕下海一面衝鋒,試圖一舉圍剿灘頭登陸的美軍,結果往往還沒有到達步兵火力的射程就被美國飛機和艦炮發射的彈雨大量殺傷傷亡慘重,剩下的部隊被美軍優勢火力的狙擊也根本無法接近灘頭。

到了中後期,日軍開始慢慢調整戰術。基本放棄的灘頭的攻打,從而避免傷亡慘重的灘頭爭奪戰。而把美軍引入美軍軍艦和重炮難以有效支援的腹地,採用了坑道戰和夜襲戰。美軍的優勢無法發揮,只能依靠步兵較大的傷亡來逐步掃清日軍的各個據點。

在這種戰鬥模式下,由於當時美軍已經掌握了制空權又有重炮群掩護,日軍炮兵無法有效作戰(日軍一般最多發射幾十發就會立即被美軍空軍和重炮定位消滅),能夠有效作戰的就是可以由單兵攜帶並且頗有威力的擲彈筒。日軍的擲彈筒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主要和日軍輕機槍手配合,構成組合火網。

首先由日軍機槍利用叢林和山地的優勢地形將美軍士兵壓制,由於擲彈筒可以在任何地形使用,它可以在日軍隱蔽工事中發射,利用曲線的彈道將隱蔽的美軍士兵殺傷。在實戰中這種戰鬥效果頗佳,很多時候日軍對擲彈筒的需求甚至超過機槍。

很多時候日軍機槍只是胡亂射幾槍讓美軍士兵隱蔽,之後主要由擲彈筒完成殺傷任務。這種情況下,美軍雖然在硫黃島上每平方公里傾瀉炮彈和炸彈1200噸,但是自己仍傷亡2.86萬餘人(日軍守島部隊2.5萬人全軍覆沒)。在其後的沖繩戰役中,美軍又傷亡6.6萬人(殲滅日軍11萬人)。

傳說(這很可能是杜撰的)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軍演人員曾很多次重新推演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顯然,失敗的總是美軍。這場戰役的勝利幾乎比二戰期間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都更多地依賴於情報、作戰計劃以及(最重要的)運氣的僥倖組合。當時美國海軍在規模和經驗方面都遠在日本海軍之下,卻仍能擊沉日軍參戰的全部4艘航母。這標誌著盟軍在太平洋漫長而殘酷的奪島進程的開始——這一過程以三年後日本的戰敗而達到高C。

中途島戰役仍然是美國軍事史上一個眾所周知的珍貴記憶。新澤西威廉·佩特森大學的小西奧多·庫克在《歷史的假設集錦》一書中,對於戰役前及戰役中的多項本來能輕而易舉改變歷史的事件做了出色闡述。1942年6月,日本帝國達到了其征服的頂峰,控制地域從中國一直向南延伸至威克島,西及阿留申群島,東達印度尼西亞。日本在珍珠港重創美國海軍(但關鍵的是美國航母當時不在港口內而逃過了襲擊),征服了歐美在東南亞的所有殖民地,並打敗了駐菲律賓的美軍。儘管日本和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有過一場不分勝負的交戰——交戰中雙方各損失了1艘航母,但日本海軍仍掌握著戰略主動。

珊瑚海之戰間接導致了美國的2方面優勢。首先它阻止了日軍佔領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佔領該港將使日軍能夠實施其計劃中的佔領斐濟和薩摩亞的「斐薩行動」。這會使澳大利亞陷入嚴重孤立,從而分散盟國在太平洋其他戰區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此戰使日本的2艘航母無法參加中途島戰役(「翔鶴」號和「瑞鶴」號航母不得不返回日本修理並更換在珊瑚海之戰中損失的艦載機。美國在此戰中損失了「列剋星敦」號航母,「約克城」號航母受重傷,但日軍認為其已被擊沉。)

隨著日本海軍的西南攻勢在珊瑚海受阻,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希望「堵塞」日本地緣戰略封鎖圈的漏洞。首先,這意味著通過佔領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來奪取北部側翼。中途島使美國可以通過向其潛艇和航母提供錨泊地而向整個中太平洋地區投送力量。如果該島落入日本之手,日本海軍和空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轉而向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投送軍力。

不過,美國對日本的意圖了如指掌。由於海軍作戰情報組的努力,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的參謀們知道日本人正在計劃另一場進攻。海軍作戰情報組能夠部分破譯日軍的JN-25密電碼,從而披露了代號為AF的地理位置就是日本攻擊的目標。為確定AF所指代的具體地點,駐守中途島的美軍守衛部隊發出了一封虛假的明碼無線電報,稱島上的淡水即將告罄。當盟軍在澳大利亞的監聽站獲取一條聲稱AF的淡水即將用完的日軍無線電報時,尼米茲便知道中途島就是日本意圖攻擊的目標。

於是,美國海軍能夠為駛向中途島的日軍艦隊設下陷阱。由於日本海軍相信經過了珊瑚海一戰的美國艦隊正遠在珍珠港休養生息,他們急急忙忙要在美軍增援到達之前奪取中途島。因此,南雲忠一海軍大將沒有部署潛艇封鎖線以提供針對美國艦隊動向的預警。當日本飛機在對中途島進行首輪轟炸後加油和補充彈藥時,傑克·弗萊徹和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能夠打日軍艦隊一個措手不及。出其不意的打擊讓日軍損失了參戰的全部4艘航母,而美國只損失了3艘參戰航母中的1艘(即在珊瑚海之戰中受重傷後緊急修復的「約克城」號)。與日軍航母被全殲同樣後果嚴重的是其經驗豐富的航空兵和水兵的損失。從此次勝利開始,美軍能夠取得戰略主動,首先是1942年8月實現了對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登陸。

該假想狀況中的第一級反事實假設設定在戰役開始之前。正如我們看到的,美國能夠出奇兵擊敗日本海軍,是由於聰明地利用了假情報。倘若截獲中途島淡水告急電報的日本電台操作員找到上司,質疑美國人為什麼要發明碼電報,難道他們不在乎被日軍知道中途島快沒淡水了,情況又會怎樣。只要少許的想像力,日本情報分析人員就可以(甚至應當)猜出這是美軍在使詐。

第二級反事實假設由此提出。山本五十六可以取消對中途島的進攻,為日本航母選擇其他攻擊目標:也許可以對斐濟、澳大利亞或阿拉斯加的荷蘭港重新發動攻勢。不過,正如庫克說的,山本完全了解要想保持戰略主動,需要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致命打擊。他更有可能同樣在中途島為美軍設下陷阱。遵照日本海軍的艦隊決戰思想,山本五十六和日本海軍參謀本部更希望把美國剩下的航母拖入決戰。在太平洋艦隊被消滅和夏威夷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山本希望美國主動尋求和談,從而確保日本對亞洲的征服成為既定事實。

山本五十六估計會有2艘、也許是3艘美國航母參戰,他可以依賴數量上的優勢(日本人認為「約克城」號航母已在珊瑚海被擊沉或摧毀,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最好一艘航母「薩拉托加」號則去向不明)。如果他們知道或懷疑美國摸清了他們的計劃,那麼山本和南雲完全可以把他們的潛艇部署到艦艇前沿,很可能會在中途島和夏威夷之間形成一道屏障。這些潛艇會發現開往中途島的美國艦隊,並報告給日本海軍。這樣的話,美軍航母遇到的將不是一支對中途島進行轟炸後正在補充彈藥的毫無防備的日本艦隊,而是一次由性能更優越的戰機和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實施的準備充分的伏擊。

如果交換位置,美軍有可能在中途島遭遇實際上降臨在日軍頭上的那種災難性失敗。一個符合邏輯的結論是中途島將落入日軍之手:儘管有重兵防守,但該島將會被包圍。在美國航母被消滅的情況下,日軍將佔據空中優勢,從而使日本軍艦和飛機可以隨心所欲地轟炸守軍。

於是我們看到了第三級的反事實假設。華盛頓很可能會讓山本五十六感到失望。儘管日本當時仍然擁有戰略主動,但如果在中途島遭遇災難,美國幾乎不可能願意與日本談判。在一段時間內,日本很可能會繼續其進攻行動。在沒有美國航母可以阻止日軍的情況下,日軍重新啟動「斐薩行動」似乎是一個可能性很大的結果。對澳大利亞、阿拉斯加和錫蘭(今斯里蘭卡)的進攻和襲擊則是其他的選擇。

不過,還有另一種令人可怕的可能性。庫克和夏威夷大學的約翰·斯蒂芬認為,山本五十六和另外多名日軍海軍軍官主張在佔領中途島後,應該實施一場奪島戰役,最終目標是佔領夏威夷。這無論如何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日本海軍將在補給線極其漫長的情況下作戰,但是在沒有美國航母對日軍進行阻止的情況下,這麼做至少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不管怎樣,夏威夷將變得越來越孤立。

美國會如何應對呢?不管夏威夷是否被佔領,在中途島失敗之後,打敗日本都將變成一件困難得多的任務。美國將不得不從零開始新建一支太平洋艦隊,並從索羅門群島以東遙遠的地方開始一場奪島戰役。這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比實際花費得長很多。在美國缺乏航母艦隊的情況下,另一個選擇是美國取道阿拉斯加發動毅然決然的進攻。

在更大範圍內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樣重要。如果美國在中途島損失了多數航母,盟國會像後來那樣繼續執行「歐洲第一」的政策嗎?不過,歸根結底,戰爭完全可能以類似史書上記載的方式結束:即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但這麼做是否會迫使日本政府投降則是另一回事。

喜歡看歷史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丸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揭秘:為何二戰中最後只有德國領土被分割
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一生竟然做了這幾件好事
張作霖的中國首輛超豪華防彈轎車,價錢能買10輛坦克
擁有先進武器的美軍為何被志願軍打的落花流水,真相令人敬佩
粟裕將軍臨終前所稱「一生有一大憾事」究竟是何事

TAG:小丸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