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每年大閘蟹季節,這張「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的老照片都會在網上出現。不過這張美國攝影師沃特·阿魯法特(Walter Arrufat)攝於上世紀40年代的老照片只是記錄了上海一名小男孩正在吃螃蟹,是不是大閘蟹先不說,以圖中的穿著和家什,絕不是當時的貧困家庭。

近些年,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在餐桌上開始抱怨海鮮不鮮了,說養殖的不如「純天然」的,真的是不鮮了嗎?在沒做測試的情況下,鮮與不鮮只是說說,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不鮮了,不如說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過程太快了,大家吃膩了。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試想,如果一年只吃個三五回魚,誰會抱怨不鮮?如今哪怕我一天三頓都吃魚,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那麼,中國人的餐桌上什麼時候開始多了一條魚了呢?有人也許會說「自古以來」,然而,全國多數地方的普通人都吃上魚,不過是近三十四年的事情。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有一個「魚刺事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雙水村田海民夫妻辦起養魚場,給了全村每家幾條魚,引起「轟動」——村裡絕大部分人沒吃過魚,認為「過去皇上吃的就是這東西」,有些人家沒來,因為不敢吃這面目猙獰的怪物。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即使是現在,到東部沿海上學的中西部學生,如果之前沒見過,他們第一次見到螃蟹、海蝦時,也覺得很新鮮。

或許有人會對此嗤之以鼻。的確,一提起中國,人們的印象就是「地大物博」,而漁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生產行業,在我國源遠流長。實際情況是,古代權貴之家或許可做到「膾不厭細」,但對於沒生活在水邊的民眾來說,魚就代表「山珍海味」,在無法養魚的條件下,不是說從河湖抓魚回來養大,而是指從魚苗養成魚,水產品跟絕大多數人是絕緣的。

事實真相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1957年,譚玉鈞受命負責江蘇和浙江的家魚繁殖,當時日本專家斷言「家魚不可能在中國繁殖成功」。譚玉鈞不信這個邪,在實踐中提出了一條與英國專家不同的技術路線,最終在1960年解決了鰱魚、鱅魚的人工養殖問題。

「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冷幽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在我國水產養殖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徹底結束了千百年來我國「家魚」養殖業的魚苗依賴江河捕撈的歷史,擺脫了自古養魚「靠天吃飯」的狀態。1988年,全國淡水養殖產量達到390萬噸,居世界第一。這是淡水養魚史上的一個根本轉折點。也代表著中國人可以放心大膽的吃魚了!

大吉大利,晚上吃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