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許巍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勾起了多少人心中的詩與遠方的田野;女老師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激起了多少人想要背起行囊遠行四方。但最終能夠到達那遠方的田野,並把生活過成一首詩的人,又有誰呢?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到達不了的地方,才是詩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藏有一片田野,它是我們的自留地,是我們最終的信仰與追求。但是我們卻永遠也到達不了那個地方,因為一旦到達了,就會發現也不過是「眼前的苟且」,又會有新的嚮往在遠方。

眼前的柴米油鹽,不是詩,到達不了的遠方,那才是詩。也許遠方的詩,意義只在於追求的過程,而並非最終達到結果的圓滿。《道德經》說「大成若缺」,一直有這個缺存在,才會不斷前進更新;而如果圓滿了,也就固定了,鮮活的生命就此死去。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空間的遠,與時間的逝

上千年前的蘇軾,站在赤壁之前,詠懷上千年前的三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而如今,我們也站在赤壁之前,遙想蘇軾當年,下筆有神,曆數千古風流人物。

當我們遠眺天際之時,就會發現,空間上的距離感,會產生時間上的滄桑感。越接近天際的景象,就越能觸動你遙遠的記憶。

《道德經》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當我們獨處天地之間,遙望天地相接之處,反觀自身之時,能讓我們感慨的,大概也就是「天地之悠悠」,逝去之人物吧!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信仰時間

有朋友說,自己只信仰時間,只有時間可以公正無私地檢驗一切。我們自古也有「是古非今」的情節,因為古時遺留下來的,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所以我們不需要過腦的一句話「流傳了幾千年,肯定有它的道理」,卻彷彿蘊含著無可辯駁的至理。

工之僑得到一根優質桐木,製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一彈奏,琴聲悠揚,就像金玉相應和。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給樂官太常。太常讓高級樂師鑒定了一下,樂師說「這琴不夠老」,太常便把琴退給了工之僑。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入匣子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工之僑把琴挖出來,抱到集市上賣。有個權貴路過集市看到了琴,用一百金買了去,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相互傳看,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

孔子也常常「夢周公」,而與眼前的諸侯同床異夢。當我們沉浸在過去的輝煌,夢想未來的美好之時,卻往往沒有發現,自己錯過的現在,恰好是古人所不能及之將來,後人所不能及之過去。

過去,現在,未來,有區別嗎?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無有之鄉

《莊子》說老子喜歡的是「以無極無限的本源之道為精微,以有極有限的具體之物為粗鄙,以積蓄為不足,恬談地獨自與神明共處。」

當魔術揭開了謎底,當美人揭開了面紗,當懸疑泄露了劇情,也就成了有極有限的具體之物,也就失去了那種「無有」之美。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正是因為從「有」中抽象出了「無」,而到達了無有之鄉。

「無」,為何會成為「有」之鄉?因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形有象的事物,來源於無形;有極有限的事物,來源於無極。因為有「無」,萬物才得以存在,得以有用。

對於人來說,不確實,才是夢幻的,才是藝術的,才是美。所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為一旦得到,也就落於現實了。

現實與夢想,一個是有,一個是無;一個是具體,一個是無限;一個是近,一個是遠;一個是當下,一個是過去及未來。

放棄現實,也並不意味著你就能順利達成夢想;放棄眼前的苟且,也並不意味著你就能順利到達遠方。詩,是用來吟哦的,而不是用來生活的。因為詩,永遠都在遠方。

詩,為什麼總是在遠方?


在水一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解老:《道德經》第五十八-六十章 長生久視
不言之教:人當有獨立之精神
實用《道德經》系列:怎樣看到一個人的內心?
《道德經》:為什麼傻人有傻福?
德國教育為什麼要「去精英化」,因為普通人才是國家的基石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