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馬遇到撞牆期應怎麼辦?跑走策略值得借鑒

跑馬遇到撞牆期應怎麼辦?跑走策略值得借鑒

不經歷撞牆,馬拉松是不完整的! 在馬拉松跑圈裡,口口相傳著一堵神秘的牆,一旦撞上它,選手的速度將大幅下降。近期,騷年統計了一份數據,調查馬拉松選手的「撞牆」情況。今天騷年就為大家解析馬拉松跑者口中的那堵「牆」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騷年的這份調查問卷中,其中88%的人都在跑馬的過程中遇到了撞牆期。

40%的跑者在30-35公里的過程中遇到撞牆期,3%的跑者在25-30公里的時候遇到撞牆期,4%的跑者在35-40公里的時候遇到撞牆期。

遇到撞牆期身體會有哪些反應呢?其中50%的跑友出現了肌肉僵硬、無力的反應,29%的跑者出現呼吸困難,還有29%的跑者肚子疼痛。

撞牆究竟是什麼?

曾經有過「撞牆」經歷得跑者是這樣形容的:精疲力竭、體能耗盡、心有餘而力不足,感覺跟要死似的……其實,馬拉松跑者口中的「撞牆」就是指在馬拉松比賽的中後程,出現逐漸跑不動、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

跑馬過程中,身體長時間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消耗大量能量,身體血糖肝醣都用的差不多後,身體就會轉而代謝脂肪來產生熱量,但是如果能量來源從糖轉化到脂肪銜接的不順利時,就會有一段沒力的時期,而這段沒力的時期,就是所謂的「撞牆期。」

在馬拉松比賽中,32公里左右處是撞牆期的高發階段,但是因人而異,有的人早點,有的人晚一點。但是只要堅持過撞牆期,跑者就會從量變到質變,飛奔向終點。

遇到撞牆期應如何應對?

避免撞牆最好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提高糖在體內的儲備,另外就是提高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在馬拉松運動中,糖類作為能源物質給我們的身體供能是有限的,而脂肪可以無限制的儲存在身體里。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賽前拚命補糖,但是由於飽腹感,跑者通常很難強迫自己攝入太多糖。還有一種避免撞牆的方式,就是提高自身燃燒脂肪的能力。

而當跑者真的遇到撞牆期的時候,首先跑者要保持一個輕鬆的心態,全身放鬆、放慢步頻、深呼吸一下,如果真的特別難受,可以考慮走一小段路程,來緩解一下。如果真的跑步下去了,可以採取「跑走策略」,也就是說跑700米,然後走300米,用這種方式完成比賽。

如果感到肚子痛或者肌肉完全無力,這個時候,跑者一定要放緩跑步配速,增加步頻,縮短步幅……

如果跑者在撞牆期的時候抽筋了,首先不要著急停下來,因為這樣可能會讓抽筋更嚴重。如果自己感覺抽筋沒有很嚴重,可以繼續跑步,通過放鬆自己或者降速來度過這個困難時期。

如果抽筋嚴重,跑步需要停下來,休息按摩一下,噴一些藥物緩解並進行拉伸,這時可以輕輕的拉筋,但是不要用力拉筋,因為那樣可能會造成受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騷年 的精彩文章:

柏林馬拉松基普喬格奪冠 阿德拉第二基普桑退賽
「17動」冠軍講堂:管油勝談北馬 保持節奏很重要
美國31歲中長跑名將意外身亡 曾為秘魯出戰奧運
美國25歲青年不受外界援助 挑戰阿巴拉契亞小徑
當我談論跑步時我談論些什麼

TAG:跑步騷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