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骨紅樓夢:10歲小孩能把潑婦寡婦演這麼好,小黛玉模仿陳曉旭
對於演員,周嶺唯一有的遺憾是,這部戲原該演一群大孩子情竇初開時的情景,但當時的演員年齡都偏大,「大姑娘、大小夥子在床上耳鬢廝磨,實在不雅。」這是87版《紅樓夢》編劇之一,著名紅學家周嶺先生接受採訪時曾說過年齡問題是選角時唯一的遺憾。
事實上,這個遺憾不僅屬於周嶺先生,更是所有原著黨所惋惜的。現在,這塊空白終於被一群孩子填補了。感謝小戲骨們,有限的條件演繹出一部這麼好的作品。
小戲骨版在選角方面完全參考87版《紅樓夢》,而87版《紅樓夢》則是嚴格按照原著的描寫來選。周嶺先生曾說過10版《紅樓夢》的選角問題,認為「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林黛玉」,「誰把寶釵比楊貴妃的」,寶玉可以像賈環,妙玉可以像媒婆,惜春可以比幾個姐姐大……結果,這人物一出場,觀眾就「跳戲」了。為什麼?因為大家對《紅樓夢》太熟悉了,對人物太熟了。熟到一閉上眼睛,主要人物的體貌特徵清晰出現。
雖然沒有標明,然而看了裝束和長相,很容易分辨各個角色。
寶玉不是非常符合,沒有一張中秋之月的臉,但春曉之花的色還湊合,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的妝容沒問題,看習慣了也還好,要是下巴再圓點就完美了。演技和釵黛比有點遜色。
黛玉神似陳曉旭,其實這個小演員五官比陳曉旭漂亮,陳曉旭五官是有硬傷的,例如鼻子必須要選特定的角度去拍,笑起來牙齒不好看所以用手帕去擋。小黛玉是以陳曉旭為教科書,處處學習模仿的,連音色語調都模仿的極像,黛玉進府那段的聲音簡直模仿的一模一樣。
但是後面有幾個橋段是沒照著87版拍的,無處模仿的情況下,小黛玉發揮的不太理想,有幾個點頭點的挺尷尬的,但總體來說還是很棒了,尤其幾個重要的眼神戲滿分。最後焚稿魂歸離恨天的時候演技炸裂。
周嶺先生見到這個黛玉還有遺憾否?寶釵簡直就是書里走出來的好么?來來來這劇照放出來誰敢說不像?
不用給我字幕真的不用,我們能看出來,真佩服劇組能選出這麼一個長相和氣質完全吻合的小美女,也很佩服這個小演員,將寶釵的端莊、聰慧、大氣都演出來了。服服服。
王熙鳳這個小演員就厲害了,不給近景的時候我每每都認為是鄧婕站在那。這個小戲骨感覺並沒有在模仿鄧婕,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演戲,這就很厲害了,因為她演的真的很像很像,前後發揮一直穩定。之所以會像鄧婕是因為鄧婕就是鳳姐的化身(就像陸樹銘的關羽)。
歌唱的也好聽,長大了要逆天。我一個朋友的女兒長得和她很像。
平兒,台詞功底超棒,後面訓斥一幫婆子的時候,以及哭鳳姐的時候發揮較好,顏值也很高。
一群小孩子演在一塊玩耍讀書的戲真的再自然不過了,尤其是黛玉和寶玉在一塊讀詩的畫面,真心覺得美好純潔。還有黛玉讀西廂記寶釵像大姐姐一樣的教導她,這種話從孩子嘴裡說出來方能感覺到黛玉為何對寶釵改變了看法,從大人嘴裡說出來總是有點尷尬。
劉姥姥這個小演員表演的很投入,由於年齡跨度太大,她的戲其實比別人要難許多,但是讓人看的並不齣戲,無論是前面的自嘲、訕訕的不好意思、感激涕零、後面的報恩、對巧姐的愛護演繹的都很動人,很棒很棒!
三春很符合,迎春看著就老實,探春透著機靈,尤其惜春,簡直太符合了,好像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哈哈。
妙玉,和87版的氣質神似。
湘雲,戲份太少了,導致完全沒存在感
李紈,這才是書中的貞靜淡泊、清雅端莊、青春守寡的大嫂子啊,看了也讓人憐惜。87版那個太老了,體現不出「青春守寡」。
最後我要為趙姨娘點個贊,這孩子還在換牙,然而演起姨娘來氣勢洶洶,撒潑打滾,滿臉「豈有此理」,讓人看的過癮。
有人說小戲骨是毫無意義的模仿,不明白那麼多人會支持模仿,這只是消費87版紅樓迷賺流量博眼球罷了。想說的是,87版《紅樓夢》的確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經典,從劇本、服道化、演員、攝像都是藝術精華。小戲骨版的確是模仿了這一版,但是得到大部分人的好評不代表大家支持模仿,而是確實被這麼一群孩子打動了。
首先,87版《紅樓夢》不是獨立的一個作品,它是基於曹雪芹原著的一個高度還原,所有的劇情均要開討論會進行研究,一個細節,一句台詞,都非常講究。劇本每部分完成後要送去給各個顧問批閱,由紅學家們提出修改意見,比如朱家溍先生提出「優先放了外任」那個時代不這樣說,要改為「僅先放了缺」才符合習慣,朱世昌先生提出「瓦敗冰消」不妥,要改為「瓦解冰消」,字字斟酌,處處用心。
再比如,87版《紅樓夢》的服裝設計師史延芹女士,設計了2000多套衣服,都是根據書里的人物名字、居住地、劇情設計的,例如紫娟的紫色衣服,怡紅公子的一身紅,黃鶯兒的杏黃,花襲人的衣服上則是綉各種花,鳳姐弄權就給她設計一身陰險的黑,黛玉要體現「質本潔來還潔去」,進府一身白,死的時候仍然是一身白,而她在大觀園最溫馨的時光則設計了這身衣服,這是黛玉為數不多的暖色衣服。
87版《紅樓夢》拍攝的初衷就是為了告訴世人,《紅樓夢》不是一本談情說愛的書,它是一本偉大的作品,希望能夠普及這本經典巨著。
小戲骨紅樓夢拍攝的官方宣傳是致敬87版紅樓夢,傳承文化,讓更多的小朋友接觸《紅樓夢》。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最後一句話,確實做到了。
模仿經典就是在向原著靠攏,因為87紅樓對原著的總結目前已經做到了最好,也給小朋友科普了正確的《紅樓夢》打開方式。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片花,演探春和惜春的兩個小朋友為記者講解並示範她們學到的禮儀,小朋友們在背詩,我覺得,傳承文化也是做到一部分了。
多少年來,我們提起劉姥姥這個人物,都是嘲諷的態度,好一句「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劉姥姥一直是「沒見識、沒眼界」的化身。
而小戲骨紅樓夢選取了劉姥姥這條支線,弘揚了「扶弱濟貧、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也告訴下一代小朋友們,劉姥姥不是大人說的那樣沒見識,她是一位品德正直高尚的樸素老人,也算是為劉姥姥正了名。
這就是此劇的意義了。
若一直有人揪著劇里的情情愛愛不放,非要鑽進風月寶鑒的正面去,真是連孩子都不如了。
放一些趙姨娘的截圖,這場戲從頭至尾發揮的超好。
興沖沖的趕來問,給了多少兩銀子
聽到親生女兒居然才給二十兩銀子,連襲人都不如
惱怒,這死丫頭別是個傻子吧,我找她去
跟女兒講理
你該替老娘出口氣
怎麼反而還來踩我
坐下聽我說
我辛苦半輩子
有了你們姐弟
可是連不是姨娘沒有孩子的襲人都不如
我還有什麼臉
連你也沒有臉了
坐地大鬧
有什麼可看的,襲人的例子不是在那擺著嗎
既然太太疼你
你該越發拉扯我們
誰知如今羽毛還沒長全
只撿高枝飛去
我可沒這個舅舅
氣死我了你這個死丫頭
感覺可以做一連串的表情包嘿嘿嘿,看了這版紅樓夢的下面評論區舉手!


※這張照片獲獎後,攝影師被逼得自殺 網友:其實你沒錯
※瑪麗蓮夢露沒六隻腳趾,也沒很多男人,死後唯一的值錢物件只有它
※將三個孩子拿去賣,卻讓人感動!網友:你還想吃狗肉嗎?
※別人都在行納粹禮,這男人卻抱臂不理,原因讓人膽顫又心酸
※紅樓夢:這女人最有心計最小氣,處心積慮擠兌,只為了嫁豪門
TAG:一個文藝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