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於明代出土。《張遷碑》現存於山東省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整個碑的書風雅拙、質樸。

《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是傳世漢碑中風格雄強的典型作品。

前六講回顧:

第七講:煥、知、其、祖、高、帝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煥字左右結構,在張遷碑中這個字稍變形,主筆橫畫將偏旁托起。火字旁在書寫時豎撇與三個點畫不要粘在一起。右側分上下,上側方正,接筆肯定。下側主筆橫畫與兩點站在一起。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知字左右結構,左側變形從篆書演化而來,略顯古意。右側口字呈扇面形狀。整字較為靜雅,書寫時應注意整字字形為扁勢。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其字為獨體字,整字結字茂密。第一橫與第四橫為整字主要展示筆畫,兩豎向里略收,展示主筆橫畫。下面兩點與長橫連接,使整字不鬆散。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祖字左右結構,左小右大。示旁整體較瘦,上松下緊。且字寬大,四橫間隔相等,兩豎向里收勢,展示長橫主筆。整字左右緊湊,長橫借位於偏旁下側。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高為獨體字,整字上松下緊,主筆長橫伸展,中間口處稍變形,接筆靈巧,用墨適量,以點畫為中線左右呈對稱之勢,以線質粗細變化打破對稱。下側平穩,展示橫豎之間平行關係。整字橫畫較多,間隔相等。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帝呈隸勢,原帖整字非常扁,在書寫時可以稍加調整,以求在作品中和其他字的和諧。第一筆點在隸書中多以橫代替,第二長橫為主筆,下面兩點相聚中間。禿寶蓋與巾字整合在一起,呈包圍之勢,在書寫時內部變化打破對稱關係。

往期熱點頭條: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七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寫書法的男人,竟有如此魅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六講)
據說看完這篇的家長都把孩子送進書法班了……
燦爛輝煌!(唐)《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二全卷》(一)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五講)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