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編者按】:《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全稱《增廣昔時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集結中國從古到今充滿道家智慧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本書作為一本體現道家哲理智慧的國學經典,以高超的智慧洞察社會和人生,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些經典句子,以供大家學習。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天地間萬事萬物在達到極致之後,緊接著就會開始走下坡路,所以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易經》也提出了「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的觀點。天道忌盈,太完美的東西往往不會長久。由此來看,盛極而衰似乎是必然之結果。因為人在志得意滿之際,大多會產生驕傲的心態,出現狂妄、輕佻的言行舉止,這樣就等於為日後種下衰敗的禍根。由此可見,一個人事業失意後還被罪孽纏身,可能是因為在得意時埋下禍根這一說法也深有道理。因此,「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先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懂得適可而止,才能知足常樂。

功成,身退,大智者也。留候張良,是正一派道教的開創者張道陵天師的先祖,被尊為「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後,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張良祖師在登真後,謚為文成侯(也稱謚號文成),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成仇

是是非非永遠徘徊在我們的左右,說是非,傳播是非都是罪惡的。太上云:「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然而世人之心,有誰能做到絕對的「善」呢?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道人是非,傳播是非的經歷,或者有些時候也被外界的是非干擾,混亂心神。就像《增廣賢文》所言:「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是是非非多不勝數,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無視和善於辨明真假。

夫妻間、戀人間的感情更是如此,如果真愛,彼此間應該懂得彼此間忠誠以待,相互的忠誠,相互之間更要懂得溝通、信任、理解、包容。不要讓是是非非入了你的耳朵,更入了你的心,成了一段美好感情的刀子,刀刀無情傷人心。更不要等到分開的時候抱怨仇恨,卻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初見很美,如果善於維護感情,未來也會更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看淡才能更加淡然,淡然才會更加安然
成長的過程雖坎坷,但終究有希望和光明
抱怨與逃避,不如堅定夢想勇敢前行
修道者必備的兩顆心,你有嗎
為祖國母親慶生,你知道道教有好多「護國廟」嗎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