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這兩人不死,明朝也許不會亡,一個是袁崇煥,另一個你想不到

若這兩人不死,明朝也許不會亡,一個是袁崇煥,另一個你想不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它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與其他開國皇帝一樣,明太祖也非常努力,希望讓王朝一直延續下去,後代能夠千世萬世而為君。奈何明朝也逃不過歷史的魔咒,在276年後,亡於崇禎帝之手,共歷經16位皇帝。

客觀來說,崇禎帝並不是一位昏君,他自從登基之日起,就勤於政事,個人生活也相當節儉,更沒有沉溺於酒色,還曾六次下罪己詔。但是,在他在位期間,也殺過不少人,其中的大多數都屬於當殺之人,沒有絲毫的冤枉。然而,卻有位非常有能力的才人,被崇禎帝給處死。

這兩人雖然也有過錯,但他們的被殺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無法挽回的損失。曾有人這樣說,若這兩人不死,明朝也許不會那麼快滅亡,崇禎帝也不會落得上吊自殺的凄慘結局。他們二人分別是誰呢?一個是抗金名將袁崇煥,另一個你絕對想不到,他就是大太監魏忠賢。

對於袁崇煥的事迹,多數人都比較熟悉,他於萬曆四十七年考中進士,任福建邵武知縣,從此開始踏入仕途。在任知縣期間,袁崇煥政績突出,當地百姓無不對其拍手稱讚。《邵武府志》記載:「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

雖為科舉文官出身,但袁崇煥對兵法、韜略深有研究,並立志殺敵報國。公元1622年,因其軍事才能被御史侯恂所賞識,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此時遼東形勢危急,京師朝野官員,無不談敵色變,唯有袁崇煥絲毫沒有任何畏懼,曾單騎出關巡視,將士們都讚歎他的勇敢與膽量。

受到重用後的袁崇煥,沒有辜負朝廷的信任,先後取得了寧遠、寧錦大捷。崇禎帝繼位後,任命袁崇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並賜他尚方寶劍。因他越權斬殺總兵毛文龍,讓皇帝心生不滿,加上皇太極的離間計,被逮捕入獄,並以「謀叛欺君,結奸蠹國」之罪名被凌遲處死。在行刑前,袁崇煥留下了感人肺腑的遺言,即「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再說魏忠賢,他本為市井無賴,好賭成性,為了躲避賭債,一狠心揮刀自宮,從而入宮做了太監。或許是他技術不到家,將自己閹割的並不徹底,依然據有某方面的能力,也靠它受到了明熹宗乳母客氏的賞識。在客氏的運作下,魏忠賢成為皇帝的心腹,並出任司禮秉筆太監一職。

手握大權的魏忠賢,開始結黨私營,打擊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但是,魏忠賢在一些事情上,還是非常有原則的。他先後重用了兵部尚書趙南星、孫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人,這些人都有能力的忠臣,且一直與魏忠賢不合,由此可見他是個顧大局的太監。

當時的東林黨,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士大夫,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反對向商人及礦主收稅。魏忠賢果斷出手,幹掉不服從的東林黨人士,堅定地延續了萬曆的礦監政策,極力向中上層徵稅,使得國庫不至於被財政拖垮。崇禎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魏忠賢被迫自縊,東林黨人再次被重用,並廢除了商人及礦主的稅後政策。

結果,國庫越來越窮,當崇禎要這些東林黨人捐款以作為軍費時,幾乎每一個人捐,都哭著說自己窮。此時的崇禎帝才意識到,魏忠賢當時的做法是正確的,但為時已晚。崇禎自縊前,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也就是說,他此事看清那些文官的真實面目,無一不是為自己謀私利,對朝廷沒有忠心可言。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僅用了一點手段,曾經明朝的文官紛紛求饒,並將幾萬甚至幾十萬兩白銀乖乖地呈上。所以,有些人就認為,明朝並不是亡於天災和流寇,而是亡於東林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突然消失的皇帝,找了二十多年也沒結果,至今下落不明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其人、其書法為何後世評價頗高?
明末名將那麼多,為什麼最後還是滅亡了?
明朝末年北京的這件事,成為世界三大未解之謎之一!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