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博洛尼亞展後,再看水磨石的回歸

2017博洛尼亞展後,再看水磨石的回歸

-

水磨石

設計潮流總是難以琢磨,不過,那些陪伴你童年的一些元素突然間又受到了時代的召喚成為最新潮的東西,這種感覺也是蠻妙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水磨石」。

水磨石

GIF/842K

·

關於水磨石

GIF/956K

水磨石是將碎石、玻璃、石英石等骨料拌入水泥粘接料製成混凝製品後經表面研磨 、拋光的製品。

每個人心中都有記憶,很多人的記憶已經被封存,被遺忘。一旦將那層掩蓋記憶的膜擊破,內心深處的留存會無止無盡的溢出來。能夠留存的記憶是閱歷的精華,是寶藏,更重要的是,那是你人生的美好。讓我們來感受下傳統的水磨石,或許這張圖片也許能喚起大家對於傳統的水磨石的記憶。

說起水磨石,印象里大抵就是上個世紀學校、醫院樓道的標配,另外還有傳統建築的外牆面。雖然耐磨,但卻顯得廉價。然而還來不及感嘆時光匆忙,曾經遭嫌棄的水磨石竟然已經開始逆襲了。

水磨石在記憶里並不是一種建築材料,而是歲月磨積下來的生活氣質。在這個記憶里,似乎是一種懷舊的情懷,實質上是樸實快樂的生活方式。

傳統的水磨石是把玻璃、石英石等原料混合入水泥所製成的建築材料,在材料和工藝製作上分為澆築水磨石地面,和板材水磨石地面。因其耐磨性高、不積灰塵、材料色彩搭配多樣、裝飾性強等特性,在建築上廣泛運用。

如今,80年代隨處可見的水磨石登上國際舞台,成了2017年最火的家居元素。水磨石不但硬度高、壽命長,而且耐磨、抗滲透,設計師利用其特質,玩起了各類產品。

·

水磨石的產品

GIF/280K

如同之前火爆的大理石一樣,設計師利用其石材本身的特質,玩起了各類產品。從桌椅、水槽到小物件,有些雖然只是用了水磨石的顏色和紋理,但其流行已是必然。

本土創造

設計共和

Memphis Milano

Besler & Sons

C est si BON

Normann Copenhagen

Ferm Living

Bottle-Up

Terra by Simon Legald

現市場上也慢慢出現少些水磨石的產品,相信這些物美價廉的材料會再次掀起風潮。

·

水磨石在空間的運用

當然不只是產品,在建築和空間中的運用就更多了。根據各種材質的混搭及色彩的選擇,在任何空間中裝飾都顯得毫不違和,關鍵看起來還那麼時尚。

KAAN Architecten 荷蘭歷史建築B30改建

巴黎十一區公寓

Maison Kitsune?

成立於2013年的Dzek材料工作室,在2015年與Max Lamb合作推出一套衛浴系統,運用水磨石造了一個夢。

TASCHEN

TASCHEN是1980年BenediktTaschen創辦的藝術書籍出版社,早期出版漫畫刊物,現在主要出版藝術攝影、繪畫、設計、建築等畫冊與圖書,而在米蘭的這家TASCHEN書店,更像是打開的一本藝術畫冊,水磨石充滿了整個店的地面,並且每個不同空間都切換著不同視角。

Bar Luce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Wes Anderson在米蘭Fondazione Prada親手操刀設計了Bar Luce,運用了水磨石這一材質作為地面,在這個咖啡店,彷彿置身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微縮版餐廳。

Valentino Flagship Store

由著名建築師David Chipperfield操刀設計的紐約Valentino Flagship Store,可謂是把水磨石用到極致,相對於其他大名鼎鼎的建築師,相對含蓄的David Chipperfield並沒有把水磨石的色彩用Artdeco的方式布滿,而是用更極簡寫意的方式,通過水磨石顆粒大小的對比,以及與牆面的對比,來進行設計。由於水磨石的特性,這間店鋪在視覺上晶瑩剔透,而在對比之間,動線上,又曲徑通幽。

在該設計中,最明顯的無非就是水磨石的使用,灰色威尼斯式水磨石以細膩的肌理展現了素雅而時尚的格調,同時在局部加入白色的大理石,營造極簡建築空間中的豐富表情。

Maison Kitsune Paris

法國潮流品牌 Maison Kitsune 的巴黎旗艦店同樣也是通體水磨石的典範。

使用水磨石元素,這些店裡,水磨石與大理石樑柱、與黃銅等的搭配,洗鍊而又高雅。

或許看到這裡你已經有點衝動,想要給家裡改造一番,讓自己的房子也多點水磨石元素。

·

水磨石的藝術畫

水磨石的顆粒、顏色都可以按照格調進行修改,反而為建築增添了大氣、高級的感覺。為了把水磨石藝術發揮到極致,Society6 製作了精美的水磨石裝飾畫。

想不到,水磨石還可以這麼美。

傳統用在建築的水磨石,風靡至今,而現在當產品設計師再拿起這種材料的時候,進行了傢具家居的創意,石材總給人心理上帶來安慰的感覺,但又因親民價格的優勢和高潔光滑的質感,更引人注目。

如同很多時候設計根本不需要設計一樣,你只需要去擊破那層膜,心帶情懷的吸納世界,自由的思考,創新的點永遠都在那裡等你。這個點是種責任,人類對自然的消耗無法消退。這個點也是種信任,相信人總會有審美的本心,相信世界總是有輪迴的規律。你走的再遠,也總要回家。你只有心在跳動,才能證明你有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是設計 的精彩文章:

杭州80後媽媽吃魚遭魚刺刺穿頸動脈,搶救7天不治
拉斯維加斯槍手女友疑被兇手提前一個月刻意送走
繼章瑩穎後又一北大女畢業生在美失聯
58死500多人傷賭城浩劫:IS曾發影片吁孤狼施襲
美國歷史最嚴重槍擊案,血洗賭城58死500多人,民眾批內華達州槍管寬鬆

TAG:是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