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從小看成龍的動作片長大,對他的經典打鬥戲路與搞笑套路早已熟稔在心。但不知道從哪部作品起,開始對他一成不變的雜耍式動作戲和越來越「中西結合」的主題,出現了審美疲勞。

如今的成龍已63歲,從年輕時到現在,他的一招一式,都被銀幕所記載。由馬丁·坎貝爾執導,成龍、「007」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英倫對決》,於9月29日登陸內地院線。已經記不清這是成龍第幾次說「這是最後一次作品」了,不過,馬丁·坎貝爾卻表示,這一次成龍會顛覆以往的形象,「他不再是英雄」。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褪去武打喜劇的加持,成龍的文戲已爐火純青

向來以「功夫喜劇」為標籤的成龍,此次在《英倫對決》中飾演了一個「喪」到極致的老父親關玉明。在影片開頭,關便痛失愛女,官方的不作為,讓他不得不決定採取法律程序之外的手段為家人復仇,沒成想卻意外捲入了一起恐怖事件。

與以往的「主角光環」不同,這一次,影片弱化他打鬥能力的同時,「老年妝」也使他顯得更加蒼老孱弱與滄桑。比起往日「跳飛機跳大樓」的英雄形象,這一次,聚焦點在為家人鳴不平的「父親」身份。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眼花繚亂的武打不再是重頭戲,輕鬆詼諧也已暫且退場,《英倫對決》里的成龍是一個從頭沉重到尾的「遲暮」退伍老兵。年已60有餘的成龍,在《新宿事件》飾演鐵頭後,詮釋這個與年齡相近的角色,再一次證實了自己不僅擅長武打動作,更是一名演員。尤其是當眼淚猝不及防地從鬆弛的臉皮上滾落時,大特寫不會說謊。

曾參加越戰、受過特種兵訓練的關玉明,即便身體素質遠超同齡人,但也並不僅靠身手,還有應對突發情況的聰敏和製造炸彈的能力。《英倫對決》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展露,而是父親視死如歸的無奈與心酸。行動前的熱身運動、對知情卻不作為的官員的變相施壓、事無巨細的復仇計劃,在準備這些時,關玉明眼中流露的,與《看不見的客人》中被害人父母向窗口望去時,體現的是同一種悲慟。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對於「成龍還能打多少年」的疑問,導演馬丁·坎貝爾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成龍的身體像一個20歲的小夥子。在拍攝期,成龍接受了4至5小時的外科手術,「我無法想像,這對他來說竟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馬丁·坎貝爾對成龍表達過不止一次的稱讚。

在導演的記憶里,手術後,成龍只用了很短的恢復周期便重回崗位,「他承受著巨大的疼痛,但仍然不動聲色,堅持回來工作」,這讓馬丁·坎貝爾再一次看到了成龍的敬業。同時他也透露,成龍已以高效率的治療得到痊癒,恢復健康。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2013年,在自編自導自演的《十二生肖》中,成龍飾演的JC最終守護了國家文物;2015年的古裝動作片《天將雄獅》中,他飾演的西漢將軍霍安,保護了絲綢之路的和平;從之後的《中國遊記》《鐵道飛虎》《絕地逃亡》《功夫瑜伽》等中,可以看出,成龍正沿著「一帶一路」的路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在此次的《英倫對決》中,成龍展示了與早期作品,例如《A計劃》《紅番區》《飛鷹計劃》《雙龍會》《尖峰時刻》等「打打打」模式完全不同的戲路。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影片的英文原名「The

foreigner」,指的正是Chinaman,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佬」,而影片結尾卻證明了,正是這個低調而執著的中國人,解決了一幫亡命之徒。對於被奧斯卡授予「終生成就獎」的成龍來說,這一次不再是「平面打星」的形象亮相,而是一個更接地氣的老兵,一個值得同情的遲暮英雄。

追溯淵源—— 恐怖事件背後的歷史條件

這部政治驚悚片,改編自史蒂芬·萊瑟1992年出版的小說《中國人》,據馬丁·坎貝爾說,他將原著中的角色進行了組合,在他看來,電影比書籍更好看。其中涉及到的愛爾蘭與英國的矛盾,不了解的觀眾在觀看時或許會有些凌亂。為了使表述更明朗化,小編來簡略梳理一下這段歷史。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公元前3000年,大量歐洲大陸移民定居愛爾蘭島。等到12世紀時,愛爾蘭島進入了封建社會。1169年遭到了英國入侵,隨後的1171年,英國國王亨利二世便確立了對北愛爾蘭的統治權。1800年時,愛爾蘭被完全吞併,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在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後,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便熱情高漲。1921年,英國與愛爾蘭簽訂了英愛條約,允許愛爾蘭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而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仍歸英國。

到1937年後,愛爾蘭憲法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其實,電影中的UDI組織,便是對愛爾蘭共和國軍隊的一種影射,由於話題敏感,而選擇更換名稱。

在冷戰時期,愛爾蘭島上有愛爾蘭國和英屬北愛爾蘭,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的北愛爾蘭屬於英國,愛爾蘭島的南邊是愛爾蘭國。《英倫對決》是寫於冷戰時期的小說,北愛爾蘭正處於「鬧獨立」正凶的時刻。從電影中的人物設置也不難看出,不少愛爾蘭人認為投靠英國政府是一種「叛變」行為。

所以說,影片中出現的「炸巴士」「炸商店」等瘋狂舉動,不安定的社會狀況,在現實中一度是真實存在的。直到撒切爾上台後,採取鐵腕政策大力鎮壓並抓取愛爾蘭人,進行關押。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漢尼斯(皮爾斯·布魯斯南

飾)作為原愛爾蘭共和國的頭目,進入政壇後「洗白」成了和平與正義的使者。作惡無數的他,在影片中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的妻子與情人都是監視他的間諜,而他又偏偏熱衷於作死,惹怒了一位絕望的老兵父親,最終他的名聲與前途在體制範圍外得到了解決。而令小編頗為意外的是,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漢尼斯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還真的有原型。

《英倫對決》僅政治軍事這條線便十分過癮,關玉明為女復仇的這條線也自始至終貫穿影片,但兩條線索卻無法分清孰輕孰重,導致在結尾交匯時,略有故事重點錯亂之感。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影片里,關玉明是一個曾參加越戰的中國廣西特種兵。近幾年,類似題材越來越搶手,且大多被拍成了國際范兒的影視作品。這些與中國日益提高的綜合國力密切相關。

當英雄走下神壇,就有了「去英雄化」的《英倫對決》

在成龍的早期作品中,比如《新精武門》,他還有過模仿李小龍、擔任李小龍替身的時期,後來成龍逐漸樹立了自我風格。直至《醉拳》的出現,功夫喜劇成為港片的一個亞類型。隨著拍片數量愈多,成龍的風格愈加成熟,形成了一套「成龍式」動作喜劇風。通常這種動作喜劇片都有大篇幅、眼花繚亂的快節奏打戲,巧合式的笑點,以及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

比如,在《新警察故事》里,他作為「破案率達100%」的高級督察,有「戰無不勝」的光環加身。在《紅番區》中也不例外,他飾演的香港警察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包括《龍兄虎弟》《城市獵人》等片中,他的角色總能既「拯救蒼生」,又死裡逃生。

而後,在主旋律+類型化的道路上,成龍也大展身手。比如,革命戰爭片《辛亥革命》中,他飾演了同盟會裡孫中山的親密戰友黃興;《鐵道飛虎》中,他以游擊隊隊長馬原的角色亮相。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而從《英倫對決》來看,在這個逐漸變化的過程里,成龍正在完成「去英雄化」。

拍攝《英倫對決》是好萊塢與成龍時隔7年的合作,馬丁·坎貝爾回憶,在拿到劇本後,第二次飛往北京時,成龍已經做好了接這個項目的準備。「當時,他正在做《功夫瑜伽》,他停下那邊的工作後,拍完再飛回去」,馬丁提到,拍攝成龍的戲份用了三個星期,「他真的很忙」。

而在這部影片中,馬丁·坎貝爾的確呈現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成龍。之所以說「去英雄化」,不僅由於打鬥戲份的減少,更是因為他在片中老態龍鐘的形象。馬丁透露,成龍的學習能力強,所以在前期做好功課後,只要他進入了狀態,接下來的拍攝便十分順利。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英倫對決》中,我們看不見那個精神抖擻、耍寶靈活的成龍,他的每場打戲都如同《金剛狼3》中狼叔的狀態,令人心疼。馬丁坦言,很多動作電影里都是盲目的打鬥,但這部影片中人物會有合理動機,「這也是為了保證動作戲份的真實」。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影片里,畫老年妝的不只有成龍,還有劉濤。之前,因為《白蛇傳》《歡樂頌》等電視劇,劉濤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導致在觀影前,小編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好在劉濤表現尚可,演活了「背後的女人」的憂心忡忡。

《英倫對決》:老成龍和政客007都好,只是最後一刻重心錯亂了

《芳華》撤檔後,《英倫對決》算是十一國慶檔期還值得一看的影片。友情提示,如果想看一部正兒八經的政治驚悚片,請務必選擇原版,因為國語配音版本的喜劇效果,或許會多帶來不少笑點,但一定會削弱觀感。另外,3D版本除了圈錢,毫無他用。

【文/鄧雅萌】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