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忽略寶寶發出的信號,教寶媽們一眼看懂寶寶的小心思

別忽略寶寶發出的信號,教寶媽們一眼看懂寶寶的小心思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一直沉浸在幸福感中,寶寶會笑了,會沖媽媽做鬼臉了......一切都讓媽媽心裡甜甜的。可不知何時起,媽媽也有了很多困惑,比如寶寶有時候無精打采,有時候會不開心,寶寶這是怎麼了呢?但是寶寶在還沒有足夠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前,往往是要靠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想法。因此,想要了解寶寶的小心思,就要從她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下功夫了。

寶寶噘嘴、咧嘴?小便報到

通常,男寶寶以噘嘴來表示小便,女寶寶以咧嘴或上嘴唇緊含著下嘴唇來表示要小便。寶媽們若能及時觀察到寶寶的嘴型變化,就能摸清寶寶小便的規律,及時更換紙尿布。

寶寶癟嘴?有求相告,爸媽快來

寶寶若是癟嘴,好像是受到了委屈,也是哭啼的徵兆,而實際上是對爸爸媽媽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餓了要吃奶、要人玩耍逗樂、厭煩了要大人抱起來等。這是父母要適時的滿足他。

吮吸手指?自得其樂,不要管我

吸手指是寶寶自我探索的一個里程碑,這種時候,寶寶往往是一副自得其樂的表情。這時,我們不必去阻止,只需要保證衛生就可以了。

眼神無光?我不舒服,快來幫我

健康的寶寶眼神總是明亮有神,清澈靈動的。若發現你的寶寶最近眼神黯然獃滯,無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體不適的徵兆,這是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千萬不要遲疑。

寶寶在7-9個月是身體語言期,能用體態表達意見,不但有表情、有動作、有時還發出聲音。寶寶會張開雙臂,將身體撲向親人,要求擁抱。還會同人打招呼,能表示要或者不要,表達謝謝、再見等,還能用手指表示「我1歲啦」或者「要1個」。

父母千萬不要忽略寶寶的小動作和表情的變化,而要及時的回應,這對寶寶來說是很大的安慰和鼓勵,有利於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社交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讓爸爸媽媽更悉心地照顧好寶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