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開國五大臣都有誰?又是誰最早追隨老罕王?
(此圖來自漫畫撫順)
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時部屬不過30人,從各種史料中我們大約可以確定的人如下:舒爾哈齊、雅爾哈齊、穆爾哈齊、阿敦、勞漢、額亦都、完布祿及子安費揚古、巴遜、巴海、常書、揚書、噶哈善哈斯虎。他們中有努爾哈赤的同族兄弟,有最早結盟的盟友,還有一直陪伴在努爾哈赤身邊的古楚們。
古楚,即滿語gucu之音譯,意為「同伴、朋友」。但在部落時期的女真社會中gucu一詞並不單純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它指代的是一種特殊的階級群體,凌駕於諸申(juxen,意為依附民)、阿哈(aha,意為奴隸)之上,類似於蒙古社會的「那可兒(伴當)」。我們可以參考前蘇聯學者符拉基米爾佐夫的觀點來理解古楚群體的性質:「蒙古史的各種資料經常提到伴當,即主要以戰士的資格為氏族和部落首領服役的自由人。古代蒙古的伴當在許多特點上,一方面類似古代日耳曼首領們的親兵,另一方面也類似古代羅斯諸侯們的衛士。」古楚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即「慕義歸附」者、因功簡拔的「家人(booi niyalma)」和戰敗歸降者。
努爾哈赤記掛古楚們的生活,《滿文老檔》中曾有記載:「某賢良僚友漸致於富,某賢良僚友雖出大力而家境貧寒。孰娶妻不睦,苦於無力更娶。孰喪偶而苦於無力再娶」,這正是他對古楚們「毋視為編氓,望待之如骨肉手足」的真實記錄。建國稱汗後的努爾哈赤曾把古楚們比作「一無所有時得到的鐵」,認為他們對自己而言是比金子還要寶貴的財富。古楚隊伍的存在與壯大,促進了努爾哈赤汗權的確立與鞏固,而古楚們則在汗的「恩養」下獲取自己追求的財富與地位,其中的一些佼佼者還憑藉卓越的軍功躋身決策層,成為努爾哈赤倚靠之股肱之臣,如後金開國之初的「五大臣」。
後金開國的「五大臣」
所謂「五大臣」是指在後金建國之初,地位僅次於諸貝勒、與汗同聽國政的五位佐命元勛,他們是弘毅公額亦都、直義公費英東、溫順公何和禮、達爾罕轄扈爾漢、敏庄公安費揚古。其中額亦都和費英東的靈位,至今還作為「meiren adafi guculefi banjiha amban」(並肩為友而生之大臣),安奉於故宮太廟努爾哈赤神主的兩側,彰顯著有清一代絕無僅有的配享太祖的殊榮。
瀋陽故宮太廟努爾哈赤神主與配享太廟的額亦都、費英東靈位
努爾哈赤五大臣
額亦都,世居長白山英鍔峪,姓鈕祜祿氏。他出生於富貴之家,父母遭嫉妒的仇人所殺。他13歲手刃仇人,逃至為嘉木瑚寨寨主的姑父家。萬曆八年,努爾哈赤路過嘉木瑚寨,額亦都「心知非常人」,決定跟努爾哈赤出去闖世界。他說:「大丈夫生世間,能以碌碌終乎?」(《清史稿·額亦都傳》)額亦都隨努爾哈赤征戰,未嘗敗績,每次受到封賞,都分給有功將士,從不獨佔。努爾哈赤對他非常優厚,先後將自己的族妹、皇四女嫁給他。
費英東,瓜爾佳氏,從小習武,驍勇而精於騎射,12歲時就能拉開十餘石的強弓。戊子年四月,索爾果帶領蘇完部五百餘戶歸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見年青的費英東英氣逼人,十分喜愛。
何和禮,董鄂氏。萬曆十四年,何和禮成為棟鄂部貝勒。當時,努爾哈赤已統一建州大部,與棟鄂部有爭戰。棟鄂部素強,兵馬精壯,努爾哈赤一心想將其招納。何和禮知努爾哈赤乃梟雄,與之接觸,感知其雄才大略,禮賢下士,將來必為英主。何和禮力排眾議,率領本部軍民萬餘人馬投奔,使努爾哈赤實力陡然大增。何有妻室,努爾哈赤復以11歲的長女東果格格嫁之,何妻不幹,武力相向,努爾哈赤力勸之,可見對何和禮的重視。
安費揚古,覺爾察氏,世居瑚濟寨。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起兵,安費揚古便同父親完布祿參與,追殺尼堪外蘭。安費揚古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強調以智取勝,很有軍事思想。
扈爾漢,佟佳氏,世居雅爾古寨,從其父扈喇虎歸順建州。努爾哈赤收為養子,賜號覺羅氏。《清史稿·扈爾漢》記載:「扈爾漢感太祖撫育恩,誓效死,戰輒為前鋒。」
那麼五大臣里誰最早追隨老罕王?
清史稿列傳十二里記載五大臣他們追隨太祖的時間
額亦都:太祖起兵前三年
費英東:太祖起兵之六年
何和里:太祖初起兵
扈爾漢:太祖起兵之六年
安費揚古:少事太祖,在起兵之前。
最後的評價裡面還有一句:額亦都歸太祖最早,巍然元從,戰閥亦最多。
因此最早臣屬於太祖的可能是安費揚古,但是最早作為大臣為太祖效力的是額亦都。如果你不知道別人想問的是什麼,還是回答額亦都吧。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的精彩文章:
※滿族人的捕魚工具
※賞月之時,請不要忘記是這位滿族科學家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
※中外名人對雍正的評價
※守護圓明園的巴圖魯文豐罹難157周年祭
TAG:
> maximum-scal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