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不著北——CCTV洋主播的中國故事

找不著北——CCTV洋主播的中國故事

內容簡介

Edwin Maher,1941年生於紐西蘭,曾是澳大利亞國家廣播公司的記者及播音員。一次機緣巧合下,Edwin在2003年來到了中國,成為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首位外籍主播,並於2007年獲得由中國政府頒發的授予外國友人的最高榮譽——中國政府「友誼獎」。《找不著北》收錄了Edwin來到中國後的一系列見聞,由23個單獨成篇的中英文對照文章組成。本書行文風格詼諧幽默,視角新穎,生動展現了一個外國人眼中呈現的中國日常生活、獨特文化與社會風貌。想要了解更多Edwin的有趣經歷?快來聆聽他親口講述的中國見聞吧!

要命的習慣

從我以前的文章里你可能已經看出來了,我是一個很懶散、大大咧咧的人。我非常喜歡中國,從沒把什麼東西特別放在心上。可是,對於中國人生活的一些方面,我可沒那麼麻木不仁。我們每個人都會做一些與身體運轉有關的事情,有時這些事也和一個國家的文化有關。無論去哪兒,我都很尊重當地的文化,可是中國有些傳統已經把我的忍受能力挑戰到了極點。

幾天前,我去市場上買桃子。攤子後面的那位女士剛剛用桃子擺了個誘人的陣形,而我也準備買了。可是我剛要張嘴,她卻直接把鼻涕擤在了地上,就在那些可愛的桃子旁邊,緊接著又用手去擺弄那些桃子。我滿嘴的口水突然就乾涸了,趕緊跑向另外一個攤子。

說句公道話,就完成(擤鼻涕)這一身體機能的方式來看,我認為西方人的做法也算不上最衛生。我曾經跟一個北京土生土長的同事討論過這個話題,他讓我想一想:用一塊布擤完鼻涕後再放進口袋裡,以後還要再用,這就「算是乾淨」了?

我跟幾個外國朋友說起此事,他們也都有同感:「他們(中國人)可能會覺得我們才應該改變習慣,而這也許是對的。」每次我迫不得已要當著別人掏出一條帶花的大手帕擤鼻子時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在地鐵上,我都是站在柱子之間,躲開本地人好奇的眼光——他們可能正在想:「那可真噁心啊。」

可是,積習難改啊。去年來北京三個月以後,我需要再買些手帕。這些手帕是在中國什麼地方生產出來,然後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呢?我在超市的貨架上和服裝店裡苦苦搜尋,卻一無所獲,後來才反應過來:中國可能沒什麼人用手帕了吧。還是那個中國同事跟我說的:「我們過去是用手帕的,不過現在都改用紙巾了。」

我給在墨爾本的兒媳婦打電話,讓她儘快幫我買點兒澳大利亞手帕寄過來。一開始,她怎麼也不能相信我在中國買不到手帕。一個星期以後,手帕寄到了,上面清清楚楚地標著「中國製造」。它們又回到原產地來了。去年,在回澳大利亞過聖誕節時,我又發現了一些綉有姓名首字母的手帕,於是買了一大堆回來送給我的外國朋友。

我們身體從頭到腳都在向著各個方向運轉,而我也馬上就要講到故事的結尾了。我得坐會兒了。可是,什麼?我得蹲著?來中國以前,我從來都沒有見過蹲式的馬桶。第一次在公共廁所里看到這種馬桶時我想:這下子可有麻煩了。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一個澳大利亞同事跟我講過他第一次被迫在單位用這種馬桶的經歷。他回憶道:「真是太可怕了。

我只能打車回公寓去,重新換了一下衣服。」看我一臉懷疑,他又強調了一句:「這是真的。」從那時起,我可真是嚇壞了,一心想著我可不能也陷入這樣的困境。幾天之後,我看到一位美國醫生寫的一篇文章,談的正是這個話題。他說在排出——我還是說得文雅點兒吧——纖維集結物時,中國人的這種蹲法可健康有效得多呢。

此篇文章刊登於《澳中商圈》2017年10月刊,中西交匯 WEST MEETS EASTP123-P1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中商圈 的精彩文章:

誰說菲利普島只能看企鵝?遊艇!海豹!農莊!菲利普島最強攻略來襲!活動豐富到一天根本停不下來
一切美好在路上,等待下一個讓人更為期待的路口
譚寶政府又一新動作!澳洲將設立自己的國家航天局!
全墨爾本最古老的酒吧正在出售!$3000萬澳元尋找新主人!
Hublot Techframe腕錶中的法拉利

TAG:澳中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