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聖嚴法師:原諒與寬恕

聖嚴法師:原諒與寬恕

聖嚴法師:原諒與寬恕

曾經有一位女士寫信給我,她說自己因為一時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人,使彼此原本美好的友誼破裂;她已經誠心向對方道歉,卻始終無法獲得原諒。她問我,究竟犯了錯的人該如何取得他人的諒解?又該如何培養寬恕別人的美德?

中國有句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與人之間透過言語溝通表達,如果用詞不當,小則會為個人製造敵人、仇人,或是傷害至親好友;大則可能使許多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害,就像所謂的:『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言語雖然非常好用,但也可能變得很可怕,所以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要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切忌貪一時之快而口不擇言,說出刺激別人的話。

說話不得當會得罪人,別說是一般泛泛之交,可能連你幫了他一輩子忙的人,都會因此反目成仇,你過去所有給他的好處、對他的愛護剎時間化為烏有。造成這樣的結果,顯然非常不值得。

這位女士既然造成錯誤,並且已向對方賠不是、求懺悔,對方還是不理睬,那只有讓時間來沖淡,不必急於一時,不求對方馬上諒解。因為對方正在氣頭上,恐怕很難接受她的道歉,而且對方可能會擔心,如果今天諒解了她,萬一明天她又說了什麼難聽的話,該怎麼辦?所以對方還是選擇躲著你,以免再受傷害。

我們常說:『遠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對於小人應該要有所防備和遠離。既然用話傷人已經成為事實,自己算是做過一次小人,別人避開自己、不願接納自己,就當是罪有應得的現世報。這時應該好好地懺悔,從此以後不僅不再對同一個人說出傷人的話,對其它的人也都不再說傷害的話,應該常說贊歎、勉勵、安慰、同情的話。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便是改過遷善、洗心革面,換上另外一種面貌、態度和心境,和任何人都可以相處得很好。時間一久,那位把你當仇人、

冤家的人,從其它人口中聽到有關你的訊息,對你的印象可能會改觀,自然而然心中的仇恨或痛苦就能漸漸地淡化,你可以等到適當的時機,主動問候、關懷對方,如此便能夠坦然地與對方相處。

也許剛開始會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畢竟當仇人已經當了那麼久,一時間很難再做朋友。這時不要太勉強、不必太心急,還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度,必要時再給予讚美、幫助、鼓勵和安慰,藉著雪中送炭的溫馨,還是有可能找回這份友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有求必應!在寺廟燒香牢記這十條
虛雲老和尚:這兩句話如果做不到 參禪入門都不可能
星雲大師:如何才能夠讓自己靜心?答案都在這裡了!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未雨綢繆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