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人交往,太功利的心會讓自己誤入歧途——國慶假期同學聚會有感

和人交往,太功利的心會讓自己誤入歧途——國慶假期同學聚會有感

大學時代,對很多人來說,是自己讀書年代的一個終結。我們從5歲開始,搭上了這列去遠方的火車。自己一路上見證了五彩繽紛的風景,也收穫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情感。終於,在20年後的一個夏天,許多人打算從車上下來,去車窗外的未知世界走走。

畢業以後的日子,多少有些殘酷。我們不能再逢人說自己還是學生,不能再期待別人原諒自己所犯的錯誤,當然還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情而任性行事。離開大學,是一個人完成職業化和社會化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在這個國慶假期,自己去參加了一場大學聚會,大家聊聊這些年自己的經歷,也在緬懷自己的青春歲月。整個聚會,就如同小說里寫的那樣。混的好的同學,似乎人緣特別好,大家都願意跟他多聊上幾句,雖然他本人沒有表現出傲慢的樣子。至於一般的同學,大家就是很簡單的客套幾句而已。

這是一個見怪不怪的場景,唯一讓自己感到詫異的一點就是自己以前是聽別人說,而今天是自己去驗證了一回。這就是現實——一部分人對於錢的態度!他們似乎覺得只要跟有錢人粘上關係,自己的地位就能「蹭蹭蹭」地往上走——當別人問起他時,他可能會說:「我」跟某某是同學,當然那個某某可能根本就沒有把他當一回事。他不過是在自己標榜而已。

這種勢力的人還有另外的一種心態,他覺得交朋友總該交比自己厲害的,比自己成功的。很多書上也是這麼教別人的。可是,就算一個再怎麼次的人,他身上也會有一兩個閃光的地方。同理,再怎麼光芒萬丈的人,他身上同樣會有小瑕疵。如果一個人他能完美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他肯定不是人,要麼是天使,要麼是魔鬼。

如果交朋友時眼睛只會往上看,就很容易錯過很多腳下的風景。有句俗語,相信我們都聽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在某方面能力不足,卻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是專家。古代的先賢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知道為什麼如今的各種歪曲的理論可以大行其道?是人們懶的去思考,還是說覺得事不關己,傳播者的論點愛怎麼引導就怎麼引導。

很多時候,那些懷有很強功利心的人,眼光往往不會很長遠。他們太關注當前的境遇,就會對未來失去深入的思考。他們今天希望通過奉承得到些好處;明天覺得這個人沒有利用價值了就一腳踢開,如果他經常這麼干,以後還有誰敢跟他交往?說不定自己就是下一次被他耍弄的對象。

如果他們願意靜下心來,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在自己的身上找找自己的優點。然後把這個特色發揮到極致,那他們很可能是下一次聚會中的「新星」。許多人都喜歡去從迎合別人中獲得滿足感,卻很少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做真正有有益於自己的事情。這麼想來,覺得有點「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知生活 的精彩文章:

山東大爺賣饅頭,月收入高達數萬元——讀書真的就不如賣饅頭?
黑夜中行走的女人,你的眼淚換不來食物——女子把自己活活餓死續
宋小寶小品《吃面》現實版——顧客吃「天價」牛肉麵,心中充滿了憤怒!
90後的辭職信又火了——這一次,他想要追求風一樣的自由!
校園上空揮之不去的烏雲——校園貸

TAG:一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