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莊子》里的20個成語,人生要懂得適度

《莊子》里的20個成語,人生要懂得適度

「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不同於其他諸子百家的大成之作,《莊子》採用大量軼事與寓言故事,想像奇幻,結構靈活,意境開闊。

而這20個成語正是《莊子》一書的精髓所在,窺一斑而知全豹。

安常處順——《莊子·養生主》

莊子眼裡的養生就是人順應天道自然,處於常態就可以了,不必刻意進補或者修鍊。

明白的人懂得放棄,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犧牲,處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脫,隨遇而安。安於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就能擺脫諸多煩惱和痛苦。

安危相易 ——《莊子·則陽》

人生中的平安與艱難,順境與逆境都是辯證的,常常互相轉化,順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順境也會慢慢變成逆境。

有個詞叫「絕處逢生」,絕境可以使一個人突破骨髓與血液中的樊籬,超越常規,書寫不曾想過的神話。

白駒過隙——《莊子·知北游》

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好像在縫隙中窺見飛跑而過的白馬,轉瞬即逝。

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輕描淡寫。人生如夢,但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每個人都有一叢花開在心底,縱使白駒過隙,歲月老去,依然會花香滿衣!

不系之舟——《莊子·列禦寇》

莊子形象地把逍遙人生比喻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達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無約束的。濟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後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不淫之度——《莊子·達生》

「淫」是過分的意思,安於自然,止於所應受之分,沒有過度的要求。

「人生貴適宜。」懂得適度,見好就收。曾國藩說:「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做人只圖自己一時風光,結果一敗塗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

巢林一枝——《莊子·逍遙遊》

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不管擁有多少物質,一個人睡覺也只能睡一張床,吃也就一日三餐,僅此而已。

從容無為——《莊子·在宥》

天地看似「無為」,卻化育萬物。「無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幹,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

大人無己——《莊子·秋水》

「大人」已經超脫了常人物慾,和道家所說的「真人」相似。眾生一體,愛別人也就是愛自己。人與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納他人,接納蕪雜世俗之事而不會心存芥蒂。

道在屎溺——《莊子·知北游》

宇宙精神的本源無所不在,甚至存於最卑微的東西中。道無處不在,世間萬物,不分貴賤高低,都體現道本身。每一個生物值得愛護,每一個人都值得尊重。

得心應手——《莊子·天道》

技巧來源於心靈對道的體悟和把握,通常說「以藝求道」,所有技術、藝術最終都要達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得意忘言——《莊子·外物》

登舟舍筏,得魚忘筌,一些東西,包括語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達到新的境界,原來的工具就應該捨棄。因為工具僅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斷鶴續鳧——《莊子·駢拇》

把鶴的腿截短,把野鴨的腿接長,都是破壞了它們的自然本性,對兩者都是傷害,腿長的與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為的改變只能破壞事物原有的自然狀態,帶來危害。

對牛彈琴——《莊子·齊物論》

「路逢劍客需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有人燉了燕窩熊掌,送給大象進食,大象一鼻子將其摔出丈二之遠。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葯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千萬莫對牛彈琴。

非愚則誣——《莊子·秋水》

世界上正是因為有愚蠢,才給欺騙提供了市場。騙術有兩種:一種是利用人性的優點,善良,憐憫,同情心等等;一種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慾望,貪婪,佔小便宜等等。

肝膽楚越——《莊子·德充符》

莊子說,如果以「同」的眼光來看世界,那麼整個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如果以「異」的眼光來看世界,那麼肝和膽就像楚國和越國一樣疏遠。

世界到底如何,完全取決於不同的心態和觀看方式。「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邯鄲學步——《莊子·秋水》

學習離不開模仿階段,但最終要超越這個階段。我國的產品技術如果只停留在一味地「山寨」,又怎麼能打開國門,走出世界?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創新「為本」。

頷下之珠 ——《莊子·列禦寇》

龍的頷下有珍珠,取來固然是無價之寶,但是龍的頷下也有危險。世間都是居高位往往高處不勝寒,獲厚利常常有災害伴隨,切勿貪慕利益而忘了風險!

畸人侔天——《莊子·大宗師》

「畸人」或許受俗人排斥,與世俗格格不入,卻獲得了生命性靈的自由與完整。「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有時候,和別人保持一致還挺可怕的,因為世界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活出自己的精彩,很重要。

交淡若水——《莊子·山木》

「君子之交淡如水」。愉快地相互欣賞,忙的時候放在一邊,有空的時候搞個聚會,需要的時候打個招呼,朋友就是這麼簡單。

井底之蛙 ——《莊子·秋水》

人的見識受他生活的環境與所受的教育影響,這是人的局限性,反過來說,人註定是有局限性的,不如就做一隻「井底之蛙」。

不去理會紛紛擾擾、繁亂的世界,無欲無求,難得有屬於自己的心境,像青蛙一樣看看藍天。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和諧生活的方法,你就是幸福的!

本文轉載自「曾國藩讀書會」,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百事通 的精彩文章:

豐子愷:用估價的眼光看事物,會減少事物的意義
季羨林:影響我一生的四句話
天涼好個秋,看看世界名畫里的秋天!
又到中秋日,與君共此時!中秋提前看

TAG:生活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