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李士翱給張白圭改名為張居正第二年,張居正滿懷著信心,去參加當年的鄉試,也就是舉人考試,鄉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全國高考,但是比全國高考還難,因為它是三年才舉行一次。

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江陵府的這個天才兒童張居正,考一個舉人,那是馬到成功,理所當然的事,可哪裡知道,這位公認的天才,卻在第一次鄉試里落榜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說到這個所有人都認為,張居正是一個天才,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孩子對自己的心理預期也會非常高的,對自己的期待也會越來越高,張居正去鄉試面試的時候,曾經隨口寫過一首詩,是詠竹子的,題目就叫《題竹》,最後兩句總結的話是說,「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鳳毛是一個典故,還不只是鳳毛麟角的意思,它是指繼承前賢,成為出類拔萃人才的意思,張居正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要以竹子品格揚鳳毛之才,登上百尺竿頭,一展青雲之志,你看最後這句話說的,「直上盡頭竿」,這個「直上」兩個字表現出來的那種信心和霸氣,但同時也暴露了這個少年的野心。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我們說這個天才兒童在他成長階段,有這種自我心理預期的膨脹,那都是很正常的,不只是張居正,像唐伯虎,徐文長,在他們人生髮展階段,都有過這樣的心理,從好的一方面來說,這表現了他們的信心和進取心,但是我覺得,從更長階段人生髮展來看,這種自我心理膨脹的調節,往往非常關鍵,尤其是調節的時機和方式,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走向。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像唐伯虎,徐文長,後來都是因為沒有調節好,說老實話,在科舉考試失敗,這種重大打擊的面前,一蹶不振,但是,張居正也經歷了這樣的落榜,他為什麼沒有像那兩位神童一樣,是因為他的這種調節時機和方式,都是非常恰到好處的。

張居正13歲科舉落榜,並沒像唐伯虎徐文長一蹶不振,而是鳳凰涅槃

這使得13歲的高考落榜,不僅沒有成為張居正人生髮展的障礙,反倒成了他人生第一次鳳凰涅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